从草沟堡到赤崖堡,炎炎夏日,我们穿行在甸子梁-茶山-小五台之颠 1

2010-08-27 11:20 阅读(?)评论(0)

    题头图说明:近山是茶山,远山是小五台(请点击看大图)



河北第一山小五台山位于张家口蔚县、涿鹿南部山区,它雄居于太行山与燕山、恒山交汇处,由东、北、中、南、西五台组成,五台海拔高度依次为2882米、2837米、2801米、2743米、2671米,因为东台为河北境内之最高峰,故小五台山有“河北屋脊”之美誉。小五台穿越是河北唯一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户外路线。作为一个河北驴子,小五台不能不去,去一次还不行。这些年我已先后6次去小五台,尽管每次去都会走一条以前没走过的路线上山或下山,但越走越感到小五台的博大深幽,5个台、数不清的沟壑、山脊形成了众多的穿越路线,企是我等几次穿越就能轻易走完?(别的不说,隧道口登南台这条传统路线我就没有走过,因为我一直想把这条线与茶山穿越结合起来。)正因为还有N多的没走过的新路线勾引着我,才让我每每有再去一次小五的冲动,这种冲动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投入到小五台的怀抱之中。

海拔2524米的茶山是河北的第二高度,虽说至少在三年前就有了走一走的想法,但至迄今为止却只有想法,一次不曾走过,对我来说茶山充满着一种神秘,也充满着一种吸引力。而与茶山一脉相连、位列河北高山前20名内的东甸子梁,今年5月借8264河北版的一次公益活动之便我曾走了一次,那次近距离的观察了一下茶山。为计划中的穿越茶山做了一个铺垫。这个铺垫就算一次战前侦察吧,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这是户外活动的原则。

今年我准备完成茶山小五台的穿越,这将是我第1次走茶山,也是我第7次走小五台,时间定在了端午节。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端午节我没能去完成茶山小五台的穿越,而是与任丘、保定的驴友一起去了北京灵山,之所以做出这一改变,一是想凑个热闹、和两地驴友来个“以武会友”,二是感觉把茶山-小五台的穿越放在百花盛开的7月更好一些:甸子梁美丽的空中草原和碧波万倾的三北防护林、小五台漫山遍野的金莲花和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还有神秘的茶山,加在一起会给人带来一种什么享受?想想心已陶醉。

穿越示意:

 

常言道:好事多磨。原本想在金莲花开的日子里也就是7月上旬出行,但这事那事却让我的计划一推再推,一直推到了7月底,具体时间也从周5晚出发变成了周日晚出发,甸子梁、茶山到小五台的穿越大约需要5天时间,周日晚出发意味着要占用周1到周5整整一周的工作时间。原来想一起去的朋友有的耐不住性子早已另寻“出路”去了小五,有的请不了那么多天的假,好在原来没时间的老于和飞熊随着学校放假有了时间,计划还不至于黄。而在这之前的6月底,在端午节过后那一周汗腾格里刚刚完成了小五台、茶山、甸子梁的穿越,他基本与我计划的路线是反向而穿,行前汗腾曾邀我一起走,而我因刚从灵山回来,身体要调整一下,作业也要写,加上他计划中的五台连穿我走过一次不想再走,所以就谢绝了。我走小五要舍去东台,由中东山脊下西金河沟,再从沟底上北台,这是一条我没走过的路线。
25日(星期日)上午最后确定了人员,然后去向阳路客运站买了当晚石家庄到蔚县的卧铺车票,这班车我曾坐过一次,正好在凌晨路过计划中的穿越起点草沟堡,票价是95元,虽说比从涞源倒车稍贵一些,但能省近一天时间,同时又比坐火车到下花园再包车要便宜不少。

刚刚买好票,老于打来电话,脚被划伤了,口子足有一寸长,但他不想放弃这次机会,下午看看伤情再做决定。中午老于又打来电话:伤口问题不大,决定还是去。我告诉他等等再做最后决定,如不能参加4点前打电话。最终老于还是决定参加活动,也好,这样我就不用再跑一次去退票了,不过内心真为他能不能走下来而耽心。

5点40,我们在车站会合,坐上了已经超员的班车,这班车的乘客多是蔚县来石家庄上货的商贩,行李箱早已塞满各种货品,我们的包只能放在自己的铺位上,好在对我和飞熊这样的小个子来说并无太大影响,相反包还能当靠背,而身高马大的老于就不太舒服了,腿都伸不开。

美女环饶,颇有一点桃花运的飞熊

 

当告诉司乘人员我们要在草沟堡下车时才知道这车现在不走草沟堡,而是改走北口的张石高速。这年头人心不古啊,买票时我问到草沟堡多少钱,那个卖票的只说和蔚县一个价,却不说车不走草沟堡,要是说了我们可能就不坐这辆车改在涞源倒车了,现在说什么也晚了。一个当地人告诉我们可以在西合营下车。半信半疑,这车为什么下了高速不直接拐向县城而要饶到西合营?“师傅,您这车过西合营吗”?“过”。“那我们在西合营下车,换去草沟堡的车,您看哪儿方便等车就在哪儿停吧”。满以为他会把我们放在西合营路口(109、207国道的交汇处,蔚县去张家口、北京、涞源方向的交通咽喉),结果司机把我们扔到了5里外的西合营汽车站处。当我们明白过来时车已走远,后来我才知道当地人称这个路口为夏源路口。

现在的时间是3点14分,离天亮有班车时最少还有3小时,好在天一点也不冷,于是一家商店的台阶处成了我们临时休息的场所。

我们在一家商店的台阶上休息

 

利用休息时间,老于给脚伤擦药

 

懒的拆包,铺着冲锋衣倒地而卧的飞熊

 

穿越路线第一天

起点1:西合营村

终点:夏源路口

直线距离:2公里

实际距离:2公里

起点2:草沟堡村                                       

终点:茶山村

直线距离:20KM

实际距离:大约27KM

累计爬升:大约750米

穿越时间:5.30~19.15(其中6.05~8.25为等车、坐车时间,早餐午餐共用时1小时)

 

第一天行程示意:

 

天将亮时,扫街的老乡告诉我们,除非是熟人提前联系班车专程过来接人,否则的话去草沟堡方向的车一般不往这边拐,而是从夏源路口直接向南拐。我们坐班车要到夏源路口等。又等了一会,向另一个老乡打听车的情况,他也确认了这个说法。我们只能奔夏源去,现在已快5点半了,事不宜迟,三个人背上包向5里外的夏源路口走去。

夏源路口,卖早点的老乡说到草沟堡的班车8点后才有,而且时间没有准,大概在8点至8点半间,而跑出租的小面6点半后才有,包车到草沟堡要100元。班车太晚,包车太贵,最好能搭个顺路车。焦急等待中,一次又一次的拦车,我们的美好愿望却连连碰壁。6点半后,小面们陆续“上岗”了,在一番意志与耐心的较量后,最终我们以每人15元的格与4个也要去草沟堡的老乡合拼了一辆车(我们还是被黑了,那几个老乡一人只掏了10元)。

山路弯弯,30多公里路小面跑了近一个小时。近8点半时我们在草沟堡村边下了车,沿着一条沙石路向东走去,我们今天的计划经东庄子到南骆驼庵上东甸子梁,然后拐向茶山方向,天黑前赶到茶山村扎营。

沿着沙石路向东走去,后边不远的村子就是草沟堡

 

这是一条宽阔的沟,路的两侧是大片的农田,地里种着一片片谷子、胡麻、土豆、油菜甚至是各种蔬菜,不时有一两个老乡在地里忙碌着,他们在耕耘自己的希望。见到我们,他们只是稍有好奇的直起腰来打量一下,又猫下腰继续忙碌起来,这几年,已有几拨走茶山或甸子梁的驴友路过这儿,就在20多天前,汗腾他们才从这儿出的山,因此对于我们这种这种背着大包的外来客他们并不感到很新鲜。

路边的田地

 

远处正猫腰忙碌的老乡

 

脚下的路坑洼不平。这条沟里有三个行政村呢,按说三个村都应该有村村通的油路才对,来以前我也认为油路最次也要通到东庄子,可现实不是那么回事。后来在东庄子与老乡说起此事,老乡回答说:“县里穷、没钱”。呵呵,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钱办不成事。可现在的问题往往是有钱吃喝、无钱办实事。不过蔚县甚至整个张家口市穷也是真的,这些年为保北京的空气、水源,河北的张、承两市做了很大牺牲,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包括蔚县在内的不少县都属于贫困县。真心希望这儿的老乡生活能早日好起来。


走在坑洼不平的碎石路上

 

走过的一个岔沟,沟里的村子是沙沟行政村

 

路边的山头上出现了一个高大的建筑,远远看去很象是长城的敌楼。没听说这儿有长城啊,怎么会有敌楼呢,用长焦拉过来才发现是一座红砖建筑,显然不是长城了。那是什么?森林防火站?相临的山上是有三北防护林,可这个山头上没有大林子呀?再说那山头视线那么好,防火站建那么高大干什么?不解。后来碰上的老乡说那确实是林场的房子,看来真是为三北防护林建的防火站。

长焦镜头中,高高矗立在山头上的防火站建筑

 

我和飞熊边走边拍照,一会儿我走在他前边,一会儿又落在他后边。而老于虽说带着相机,却一次也没见他拍照,他只是一步不停的往前走着,几乎一路走在最前边。用他的话说:“我脚上有伤不敢走快了,先慢慢走着”。

前边出现了一个村子,不用问我知道那是东庄子村。虽说我没来过这个村子,但通过上一次走甸子梁时与老乡的交流,通过这次来前反复看卫星图,这个村子已牢牢的印在了我心里。我知道,过了东庄子最多2、3里就是南骆驼庵,老乡称之为南骆庵,我们会从南骆庵村边拐进岔沟,登上东甸子梁的山脊,以后几天的时间里,除了由小五台中东山脊下西金河沟再登北东山脊那段路之外,我们都将行走在高高在山脊上。

走近东庄子

 

走在后边的飞熊

 

东庄子到了,村口的影壁墙从周八的照片里已经很熟悉了,记的汗腾的游记上说周八的木棍就扔在了这儿。我此行只带了一根杖,找找那根棍还在不,要是在的话我就可以拄双杖了。然而搜遍四周不见那根木棍的踪影,看来早被老乡捡走当柴烧了。

走进东庄子,几个老乡正在墙边的阴晾处休息,虽说他们对我们样的驴子已不再新鲜,但还是很好奇我们为啥大老远的跑到这儿来,还要背着大包去爬山,“这山有什么好爬的么,累的很,受罪哩”。呵呵,这些可爱的老乡哪儿明白我们就是吃饱了撑的来找罪受来了。他们又如何知道他们眼中再平常不过的山,那些天天看、已经爬腻了的山对我们有多大的吸引力。

东庄子村口的影壁墙

 
东庄了村口,飞熊在与老乡交流

 

东庄子的一处废屋

 

一个老屋的屋顶

 

东庄子村有200多户人家,在山区算是个不小的村子了。这个村东西方向长、南北窄,一条横贯东西的大街成为村子的中轴线。东庄子虽大,却鲜有近年建的新屋。即使是二十年前的红砖房也很少能看到,多数的房屋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毛石房,从这点看东庄子确实不算富裕。

我们沿着大街穿村而过,从进村到出村用了将近10分钟时间,此村东西向之长由此可见一斑。

东庄子村的中轴线大街

 

村中的胡同

 

村东口的一户民居

 

正要走出东庄子的飞熊

 

村东口的一座近乎废弃的小屋

 

弃屋中存放的旧农具


告别东庄子行没二里,这个沟里的最后一个村子——南骆驼庵出现在我们眼帘中。南骆驼庵,老乡们称之为南骆庵,这也是一个行政村,与东庄子大小差不多,有200来户人家,虽说位置更靠里、更偏僻,但远远看着村中的房屋却明显新于东庄子。

南骆庵处于东甸子梁多条谷的环抱中,因此有多条上甸子梁的路,我选择的是村西的那条沟,从地图上看这条沟的尽头正是甸子梁到麻田岭间最低的那个垭口,那个垭口处有南、北骆驼庵间的村道,还有三北防护林的林区巡逻道,顺着沟可以很快的上到甸子梁的山脊上,然后一路走山脊到茶山。

远眺南骆庵

 

不远处正在干活的村妇

 

脚下的大路饶了一个很大的胳膊肘弯,饶到几百米外南骆庵的村边又拐向左边的沟里,我们放弃了大路,沿着沟底的草坡直接切到沟里。现在已经10点了,我们还没有吃早饭,老乡说这条沟中有水源,既然不进村也能补水,我们就没必要进村去讨扰老乡,不如尽快赶到有水源的地方吃早饭。

刚才走过的大沟里干干的不见一丝流水,但拐进岔沟不远就有了流水,虽说水很小,但足以洗手洗脸,如果你不怕那水受到了羊的污染,你还可以喝个饱。

我们在小溪边卸了包开始早餐,这是迟到了几个小时的早餐,早餐很简单,三个人全是馕,还都是购自清真寺街,夏天出行,带这个不容易坏。

放弃大路直接拐进沟里

 
我们开始早餐

 

沟中的流水,很小

 

就餐时拍的山坡上的羊群

 

午餐后我们在收包

 

10点45,我们继续上路了。脚下是一条三马子路(即三北防护林的林区巡逻路),路边是流动的小溪,两边是不高的山脊,应该说,这条沟是上甸子梁山脊的最佳路线,只是走此沟去茶山比走南骆庵村东的那条沟要饶一些远。

 

行走沟底的大路上

 

 路边的小溪

 

 应该说这条沟的风景还不错,两边峰峦壁立、怪石累累,与上次走过的甸坡、麻田岭的光秃秃的秃山野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带来阵阵意外的惊喜。同时与甸子梁顶上那平坦如坻的草原地貌形也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不同的视觉享受。

走在沟中,两边峰峦壁立、怪石累累

 

 怪石累累的崖壁

 

 

 路边的一个山洞,洞口挂有红灯笼

 

 山洞洞口的近拍

 

 沟中的一个羊圈,象这样的羊圈这条沟中有好几个

 

走过一个芦笋般的石峰不远是沟的分岔。我们要走的是右手的沟,这个沟进去不远有一巨石,形成一个天然的山门。刚才问水源情况时放羊的老乡说了,最后的补水处就在右手那条沟的大石头处,再往前就没有水了。为了预防万一,我们不仅要此补足今天一路上的饮用水,还要稍稍多背一些,防备万一走不到茶山村、万一只能在半路上扎营时有最低的保障用水。

走过一个芦笋般的石峰

 

 近拍芦笋般的石峰

 

 行走在沟中,远处是向我们介绍水源的老乡

 

 前边是沟的分岔,我们要走右侧的沟

 

 岔沟的标志,卧于沟底的一巨石,最后的水源就在它上边不远

 

水是从崖边一个石缝中流出来的,很小,只能用瓶子贴着石缝接,但那水很清净。我们在此按每人4L的标准补齐了水,老于喝水多,备了足有5L水。沟底还有更大的一股水流。顺沟上行走出100米,流水越来越小,遍寻一番却无明显的源头,那水是从一片草地下渗出来的。由于那水很水流的又很慢,由于水沟处有很多羊踩踏的蹄迹,我认为上游的水并不适于直接饮用,不过放羊的老乡可是直接趴在地上就喝的

我们准备补水

 

 老于用饮料瓶一瓶瓶的在补水

 

 放羊的老乡趴在上游的小水沟处喝水

 

 距我们补水处仅5米远的地面,一条被老乡打死的蛇,应是短尾腹蛇

 

补完水,肩上突增好几斤份量,此时脚下平缓的沟已走到了尽头,路开始了大坡度的爬升,我们吃力的向上走着。老于的脚走平路还行,当脚下的路变成坡度较大的攀升时就不敢太吃力了,毕竟脚上有一道大伤口呢。再行不远脚下的路开始了之字形的上升,老于和飞熊继续沿大路饶行,我则选择直接沿沟底向上爬。沟底隐约有条小路,这应该是过去串村的路,只是那路本就不大,又被灌木与荒草遮掩,几乎完全看不出来了。沟越来越陡,路越来越小,走着走着路消失了,我只好顺着沟底硬往上爬,好在这个垭口很低,好在此时我距垭口已没多远。沟底不能爬了就攀陡坡,抓着灌木向上攀,当灌木密的人钻不过去时就冲着上边的松林饶。反正林子里没那么多令人讨厌的灌木。

老于吃力的走在大路上

 

 山坡上之字形上升的路

 

 陡坡攀升中回望后面山坡上的大路,老于和飞熊躲在哪里,你能看出来吗?

 

  最后修改于 2010-09-15 08:49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