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户外又遇灵异事,求腐败夜奔乌龙沟——涞源长城唐子沟-煤窑村段穿越、3

2022-08-28 20:44 阅读(?)评论(0)

海拔渐升渐高,山坡越来越陡,灌木也越来越密,路也越来越不好走。老慢别出心裁,向一侧的乱石脊拐去,想沿城墙向上走。“回来老慢,沿城墙走肯定不行。”可老慢偏不信邪。不信邪的结果是撞南墙,固执的老慢只有撞了南墙才肯回头。而我,也只有这一刻才能走在老慢前头,拍一张老慢的正脸。“呵呵,咱也来个守株待兔。”

重新走回路上的老慢;

攀升中的老慢,注意他的衣服,可谓千疮百孔,不过那不是今天的成绩

当山坡重新变缓,当茂密的灌木林重新变成草坡,又一敌楼出现在眼前,它是我们此次唐子沟至乌龙沟穿越中的第四座敌楼,长城遗产网上登记为寨子清20号台,但其原始编号应该是乌字49号台。

关于乌龙沟长城(即真保镇紫荆关路乌龙沟营管辖的长城)的敌楼数量,网上有不同说法,有的说乌字号长城共有空心敌楼66座,也有的说有72座,但《四镇三关志》卷二〈形胜考〉记述:“乌龙沟下隘口五。乌龙沟口,堡城一座,正城一道,极衝。嘉靖二十四年建。张虎石口,正城一道,缓。煤窑沟口,正城一道,衝。双坨兒口,正城一道,衝。忙兒沟口,边城一道,衝。上四口俱正德年建。边城共6565丈,附墙敌台85座,空心敌台71座。隆庆五年至万历二年岁次建”。我取《四镇三关志》的说法,71座敌楼,这一说法也在我走长城的过程中得到了实际验证,乌龙沟长城和浮图峪长城以隋家庄东的小河口为界,河南是浮图峪长城 ,河北为乌龙沟长城。以河北岸的第一个敌楼为乌字71号台向北数,数到唐子沟的盖洛楼恰好是54号,与盖洛的记述及照片完全相符。如果乌龙沟长城不是71痤敌楼,那这个排列就完全对不上了。所以,乌龙沟长城不应该是72座楼, 更不可能是66座楼,完全不可能。

从卫星图上看49号台与50号台间的乱石脊

再看一侧的敌石脊

走上乱石脊尽头的城墙

坐落在小山包边上的乌字49号台,在长城遗产网上登记为寨子清20号台,寨子清在土安村东,离这儿其实也远着呢

乌字49号台也是四眼楼,但和一般的四眼楼又不一样,一般 的四眼楼,或是四墙都是四往前是窗或一门三窗,即象刚才走过的50、51号台那样,或是4X3眼,即面对关内外的两个主要防御方向是四箭窗,连接两侧城墙的外墙是一门两窗。如52号台那样。这座敌楼却是南墙是一门三窗,西、北两面是四箭窗,唯独东面是一门两窗。应该是特殊的地理条件,东墙上的楼门只能开在中心所致吧。

可能也是远离村庄的原因,49号台的主体保存较好,只有个别门、窗有所损毁。

49号台内部结构保存的也较好,但地面一层羊粪,看不见铺面砖

49号台的中心室,地面上有一个圆圆的坑,深达一尺,这让我很是疑惑,在别的地方的敌楼里,还从没有看见过类似的坑,是古人的捷作,还是现代人的行为?如果是古人的捷作,这个坑是干什么用的?如果 是现代人所为,他为什么要在敌楼里挖坑,用意是什么?

49号台登顶的天井

从49号台看那段乱石脊

49号台位于山头西侧,距山顶仅有几米之遥。从49号台里向北看,山头北侧是几十米深的断崖,虽不是刀劈般的崖墙,也是乱石参差,犹如斧剁一般,长城在这儿形成一个几十米深的大断茬,故49号台只有我们来的一侧有城墙,其它三面没有城墙相接。

从49号台向北看,对面是一座更高的山,我们走长城,要先下后上,先做几十米的急降,下到下边的平缓城墙上,再沿城墙向前走,向对面的山顶攀。这话说的容易,走起来可不简单。别的不说,单说眼前这个下降就很不简单。

49号台看下一步我们要走的长城

49号台有两个楼门,一个朝南,即我们来的方向;一个朝东,面向山头方向开。一出东门,一条陡的不能再陡的路贴着敌楼向下栽去,若不是路边栓着几个红布条,我真不敢相信那脚都立不稳脚的地方会是一条路,可红布条实实在在的在那儿栓着呢,你不相信也得信。东门至小山顶,好象也有一条路,但不见路标,“它应该是有人上小山顶观景踩出来的路,不是我们要走的路。"正因为有这样的判断,尽管我心里120个不愿意,可我们还是义无反顾的走上了那条栓着红布条的险路。“慢一点老慢,千万注意脚下,别踩滑了。“ “知道,你先等一下再走,咱俩拉开点距离。”还是老慢打头,我们拉开距离向下走去。

路打着旋儿向下降去。拐了一道弯,前边路更陡了,陡的只能扣着石头向下溜,可就在这时老慢不见了,喊也没有回应。怪,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老慢怎么没影了?不管他,反正华山只有一条路,他能跑到哪儿去?肯定是先下去了。我扣着路边的石头,小心翼翼的向下出溜着,紧张的出了一身汗,终于溜到了安全处。这才发现,有条更明显的路从山顶方向通下来。看来我们走的是歪门邪道,山顶那条路才是登49号台的正路。

,我走上了山脊低缓处的长城,可视线中不见老慢,眼前的山脊上看不见,前边一览无余的山坡上同样看不见。这是怎么回事,按时间 ,他不可能翻过前边那座山,绝对不可能,难道老慢在上边还没下来?那他拐到哪去了?我卸了包,冲着不同的方向大声的呼喊着“老慢——”,“老慢——”,“连喊5、6声不见回音。这个老慢,这是咋回事?我这么大声的喊不会听不见吧?我加大音量,咧着嗓子继续喊着,“老慢,你在哪儿呢?听见了应一声。”这回有了回音,声音不大,只是轻轻的一声“龙哥”,就又没了动静。坏了,老慢不会是滑落山崖摔伤了吧?我又喊开了,“老慢——,再应一声,我听不出你在哪儿,在上边还是下边?”又过了一会,终于又传来回音,“我在这儿呢,现在找不到下去的路,你看看我下边有断层么?”这回听清楚了,他在半山的大石头那块。“下不来,你下边是悬崖,你怎么跑那里去了?”“就刚才走没路了,我看这边能走,就往这边拐了。”“原路退回去,反向找路,明明有条路,就是陡一点,你怎么没看见?”“我确实没看见,那现在我往回走。走你走的路去。“

感觉又过了差不多10分钟,老慢还没下来,再喊又是没动静。这家伙不会又出状况了吧?我不放心,调头向回走去,也快走回到险要处了,老慢也从上边下来了。“你这个老慢,喊你又不回应,真让人着急,我现在真恨不得锤死你。”“光顾的看路了,没注意你喊。”

走到平缓的城墙上,老慢看着49号台方向说了一句话,只有短短的6个字:“还真是下不来。”“能下来,你可以直接往下蹦,一蹦就下来。”“你蹦吧,我可没那本事。”

老慢没有卸包,直接马不停蹄的向前走去,我上包的功夫,老慢已走出去了至少20多米,我急急忙忙的朝老慢追了过去。“等等我老慢,你个坏东西,这会儿又不是你了。”

攀升路上回看49台及我们走过的山脊

长城在半山腰部消失了,前边又是以险为墙。快至山顶,脚下出现了疑似的岔路,一升一切,两条路大小差不多。那会儿在49号台向这边看,长城好象从这个山头处向右拐了,右侧的平切路是不是直接奔右侧山脊侧切的路?为保险,我和老慢分别探路。探路的结果还得继续攀升,侧切的“路”只是很小的一段,不是真正的路。

探路回来的老慢

攀上山顶,这才发现所谓的山顶其实不是山,只是山脊凸起部,对面才是真正的山,那座山上同样不见有长城,只是两边山脊低缓处有城墙。呵呵,又是因地制宜,以山险为墙啊。现在我们能清楚的看到那座山的左后方有座敌楼,仅一座敌楼,按位置,应该是乌字48号台。更多的敌楼出现在那座山右后方的山脊上。从距离上判断,那段长城还挺远,看来我们前边的路还很长,任重而道远啊同志们。

前边的险山

山头右后方山脊上的敌楼

山脊低缓处的城墙

走过山脊低缓处,正前方就是那座没有筑墙的险山,这座山绝对不好爬,不说是难于上青天,也比登天差不多。好在前边的路并没有沿山脊线向上走,而是向左侧山坡上切去,绕过眼前的险山,直奔前边的敌楼,这样走就省劲多了,

48号台也是3X4眼的敌楼。即面对关内外的东西两墙各留四个箭窗,连接城墙的南北两面是一门两窗。

长城的敌楼,三眼、四眼楼居多,只有个别极为冲要的关口处会建五眼以上的敌楼,最高规格的是九眼楼,如北京四海镇,就有一座九眼楼。我以前走抚宁长城,看到的敌楼以三眼楼居多,四眼楼较少。涞源的长城则以四眼楼为多,只有地形局促处才建三眼楼,还有极个别狭窄的山脊建的是两眼楼。那是受地形地貌限制。

三眼楼也好,四眼楼也罢,多为骑墙而建,敌楼的内外两侧均突出于城墙,三眼楼楼门中开,突出的两侧各留一个箭窗。四眼楼则多是外侧设两个箭窗,里侧留一个箭窗,这样设置箭窗,显然是内外兼顾,可更好的观察城墙根下的情况,战时则可更有效的射杀进至城墙下的敌人。这样的敌楼又称骑墙楼。我们前边看到的几个敌楼,都属骑墙楼。

48号楼不是这样,它的东墙与城墙内墙平齐,南北楼门开在最东侧,另两个箭窗则全部向外突出,也就是说,这座敌楼不是骑墙而建,而是单边突出于城墙之外,有点类似于附墙战台(马面)。这种敌楼又称附墙敌楼,在长城中也不多见。究其原因,很可能是这一带山脊较缓,相对来说不易防守,有必要加强敌楼外侧的箭窗数量,以确保防御安全吧。

从山坡上观察乌字48号台

从山坡上回看刚刚绕过的山头

眼前高大坚固的城墙

登上48号台了,这是我们此行的第5座敌楼,这座敌楼在长城遗产网上登记为寨子清19号台,但它的原始编号应该是乌字48号台。此时的时间 已经 是11点50,我们决定在此午餐。

48号台是座3X4的四眼楼,外型与52号台相似,但其中心室比52号台大的多,与前边走过的那三座标准四眼楼的中心室差不太多。这座敌楼保存的也比较好,主体基本完好,只有个别门窗的拱券遭到了破坏。

从48号台看我们来的方向,敌楼至那座险山间有一小段,大约5、60米长一段城墙

长城内侧的蹬道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