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数量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组群岛是南沙群岛,她位于北纬3度40分到11度30分和东经109度30分到117度50分之间,北起雄南滩,南至曾母暗沙,东至海里马滩,西到万安滩,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水域面积约82万平方海里,约占中国南海传统海域面积的五分之二。 
  南沙群岛全部是珊瑚礁构造,南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是中国唯一一个位于珊瑚礁核心分布区的海域,其美丽和富饶足以比著名的马尔代夫和澳大利亚大堡礁,分布海域面积比马尔代夫和大堡礁都要大。南沙岛礁中的水面环礁的礁体面积有3,000平方公里左右,而在国际海洋公约中,水面环礁是具有准陆地地位的。按照群岛基线准则,南沙群岛就能够划出数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区域(陆地+水面环礁(具有准陆地地位)+内水),据此能够主张上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几十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
 
南沙群岛位置   
                 
  南沙群岛的岛礁共由230多个,其中已定名的有192个。这些岛礁多是隐于水面下的暗礁暗沙,常年出露的岛礁、沙洲以及在低潮时出露礁坪或礁石的高地共54个(其中水面环礁44个,水面台礁8个,水面塔礁2个)。因一个水面环礁往往会形成多个单独的岛礁出水,因而,南沙群岛常年出露和低潮时出露的地理单体共86个。按地理构造,这86个单元又分为灰沙岛23个(下表中标“*”号者),其中常年露出水面的岛屿11个,有北子岛、南子岛、中业岛、南钥岛、太平岛、鸿庥岛、景宏岛、费信岛、马欢岛、西月岛、南威岛;沙洲12个,有双黄沙洲、杨信沙洲、敦谦沙洲、染青沙洲、安波沙洲5大沙洲及信义礁沙洲、司令礁沙洲、毕生礁沙洲、南海礁沙洲、中礁沙洲、西礁沙洲、北外沙洲等7小沙洲。常年出露的礁石11个(标“#”号者),有东门礁、三角礁、仙娥礁、海口礁、蓬勃暗沙含乙辛石、浪口礁、簸箕礁、柏礁、东礁、弹丸礁、皇路礁。低潮时出露礁坪或礁石 (属于干出礁)52个。(按照海洋公约,灰沙岛和常年出露的礁石都可以享有12海里领海和12海里毗邻区海域。),陆地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而位于北纬3°58',东经112°17'的曾母暗沙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
  
南沙群岛图:                    

   
 
水面环礁44个: 
  1、双子群礁:*北子岛、*南子岛、*北外沙洲、贡士礁(低潮时部分礁盘干出)、奈罗礁(部分干出)、永登暗沙 
  2、中业群礁西群:*中业岛、铁线西礁(干出礁坪)、铁线中礁(干出礁坪) 
  3、中业群礁东群:梅九礁(低潮出露)、铁峙礁(低潮时部分干出) 
  4、蒙自礁-长滩
5、渚碧礁(低潮时可全部干出) 
  6、道明群礁:*南钥岛、*双黄沙洲(正在成陆的干出礁)、*杨信沙洲(成陆不久的干出礁)、库归礁 
  7、郑和群礁:*太平岛、*鸿庥岛、*敦谦沙洲、舶兰礁(低潮出露)、安达礁(干出礁)、南薰礁、小南薰礁(低潮出露) 
  8、九章群礁:*景宏岛、*染青沙洲、#东门礁、安乐礁(干出礁)、长线礁(有干出的礁石3块)、主权(干出礁)、牛轭礁(低潮干出)、赤瓜礁(干出礁)、琼礁(有白色沙丘)、屈原礁(北部和西部有礁石露出水面)、漳溪礁(低潮时有礁石出露)、扁参礁(低潮出露)、龙虾礁(礁盘上有露出水面的礁石3块)、染青东礁(低潮出露)。 
  9、大现礁(低潮出露) 
  10、小现礁(低潮时部分干出) 
  11、火艾礁 
  12、马欢岛-费信岛:*费信岛、*马欢岛 
  13、五方礁(干出礁) 
  #14、三角礁
  15、禄沙礁(干出礁) 
  16、美济礁(干出礁) 
  #17、仙娥礁(干出礁) 
    *18、信义礁(沙洲) 
  #19、海口礁(干出环礁) 
  20、半月礁(干出环礁) 
  21、舰长礁(干出环礁) 
  22、仁爱礁:(干出礁) 
  23、仙宾礁(干出环礁) 
  #24、蓬勃暗沙(含乙辛石)
  *25、司令礁(沙洲) 
  26、无乜礁(干出环礁、有数块适淹礁石) 
  27、南华礁(干出环礁) 
  28、六门礁(干出环礁) 
  *29、毕生礁(沙洲) 
  30、榆亚暗沙(干出环礁):#浪口礁;二角礁;线头礁 
  31、光星礁(干出环礁) 
  #32、簸箕礁(干出环礁) 
    *33、南海礁(沙洲) 
  #34、柏礁(干出环礁,鸟鱼锭石、单柱石) 
  #35、东礁 
  *36、中礁(沙洲) 
  *37、西礁(沙洲) 
  38、日积礁 
  #39、弹丸礁 
  #40、皇路礁 
  41、南通礁 
  42、光星仔礁
  43、永暑礁 
  44、安塘滩:巩珍礁、鲎藤礁
  
水面台礁8个: 
  *1、西月岛礁坪 
  *2、南威岛礁坪 
  *3、安波沙洲礁坪(干出台礁) 
  4、半路礁(低潮干出) 
  5、牛车轮礁(干出台礁) 
  6、华阳礁(干出台礁) 
  7、南屏礁(干出台礁) 
  8、小火艾礁(含西南礁体) 
 
南沙群岛主要岛屿和沙洲简介: 
1、南沙第一大岛-太平岛 
  太平岛我国渔民俗称黄山马峙,是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地处北纬10度23分,东经114度22分,位于南沙群岛北部郑和群礁的西北礁盘上,靠近南海西侧的主航道,东距中洲礁约3.1海里(约6公里),东距敦谦沙洲约7.1海里(约13公里),西南距南薰礁16海里(约3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太平岛东西长约1,289.3米,南北宽约365.7米,面积0.432平方公里。太平岛地势低平,海拔在6米左右。太平岛上覆盖着各种高大茂密的热带植被,如椰林,木瓜树,香蕉树等,太平岛是南沙群岛中唯一有淡水资源的岛屿(即使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西沙群岛中的永兴岛上面也没有淡水资源),有肥沃的土壤,具有其他任何一个南海岛屿都无法比拟的绝对生存优势。
  1946年,国民党政府派遣海军收复南沙,以旗舰“太平号”命名了该岛。1950年台湾当局撤走驻军,1956年重新驻军,太平岛现由台湾实际控制,岛上有驻军。
 
太平岛位置

  
  太平岛卫星图

 
太平岛航拍图
 
 2、南沙第二大岛-中业岛
 面积0.37 (一说0.33) 平方公里 
  中业岛是中国南沙群岛第二大岛。“中业”一名系为纪念1946年国民党政府海军接收南沙群岛主权的军舰“中业号”而命名。我国渔民又称铁峙。中业岛地处北纬11度03分,东经114度17分,位居中业群礁中部,扼铁峙水道之西,岛呈三角形,长800米,宽500米,高出水面3.3米。四周有沙堤包围着,沙堤高约5米,宽达60米。中业岛上覆盖着灌木,棕榈树等植被,高达3-4米。西北有椰子林,高达18米。岛的中部有渔民茅屋,耕地及清代小庙一座。岛西岸有大水井一口,水质好,可饮用。中业岛向为中国渔民的季节性居留地。中国渔民曾在岛上种植椰子、木瓜、番薯、和苋菜等。西部还有中国渔民修筑的小庙一座。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文昌县铺前七峰村渔民蒙斌文便曾住此岛。此后,因土质好,中国渔民曾在岛上种植椰子、木瓜、番薯和苋菜等,并在岛的西部修筑小庙一座(今天可能已被侵占的菲方摧毁)。 
  1935年法军入侵时岛上有中国海南渔民五人居住,法军在岛上挂的法国国旗后来被文昌县龙楼渔民郑兰锭愤然扯下,
  二战时本岛被日本人占领。1946年12月,中国政府派遣海军接收南海诸岛,建碑测图,并以中业舰的舰舰名命名本岛为中业岛
  1956年,马尼拉航海学校校长汤玛斯克罗马到南沙群岛探险,他声称“发现”了中业岛等9个无主岛屿,并命名为卡拉延群岛。 1971年,中业岛被菲律宾非法占领,1978年6月,菲律宾总统签发1596号总统法令,正式宣布卡拉延群岛归菲所有。中业岛现在是菲律宾侵占南沙群岛的指挥中心。岛上建有机场,混凝土跑道长1500米、宽90米。还有轮流部署的军队士兵80人、海岸警卫队员、警察共20人及少量渔民。 
 
中业岛形置

 
 中业岛卫星图
 
  
| 中业岛航拍图   3、南沙第三大岛-西月岛 面积0.16平方公里   西月岛,长约700米,面积0.16平方公里(约合240亩),是南沙群岛的第三大岛,西月岛位于北纬11度05分,东经115度02分,西南距太平岛56海里。发育在一个广大的桌礁上,桌礁长4-6公里,宽约2公里,水深在1.8米以内。 西月岛海拔3米左右,满潮时岛屿的东面和南面部分会被海水淹没,海龟每年会在岛上产卵以提供庇护。岛上的植物以耐干旱的热带植物为主,生长着灌木,红树和椰树。椰树为中国渔民种植,现高达25米。由于沙堤广大,淡水层厚,泉源也多,挖沙2尺,可得淡水,岛西南端椰树下还有水井一口,但受鸟粪污染,岛上的淡水均不能饮用。    西月岛历来是我国渔民的捕捞基地,我国渔民向称红草峙,他们在岛种植椰子树,建造神庙,开挖水井。1947年和1983年民国政府公布名称为西月岛。   1963年西月岛被菲律宾非法占领。    西月岛位置 
    西月岛卫星图 
    西月岛航拍图   网上流传的张冠栉戴的西月岛 
   4、南沙第四大岛-南威岛 面积0.15平方公里   南威岛是中国南沙群岛主要岛礁之一。“南威”一词系纪念1946年国民党政府介绍南沙群岛主权时广东省主席罗卓英(号慈威),兼有威镇南疆之意。我国渔民又称鸟仔峙   南威岛位于尹庆群礁西礁西南18.5海里,日积礁东约12海里处,北纬8度38分30秒,东经111度55分55秒。南有奥援暗沙,西北有康泰滩(纪念中国三国时代东吴海航官员康泰得名) 。 南威岛外在一桌状礁平台上,近三角形,东西底边长约350米,东北到西南斜边长约750米,面积0.1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2.5米。 岛四周有沙滩,沙滩上有礁岩形成,向内是沙堤,高约5.5米,沙堤围绕着中间低洼的礁盘部分,海拔2.4米。在岛北端,有一圆锥状礁石,高7米,而在最南端则有另一高5.5米的石塔。 岛东北部有天然水道伸入岛边,深达14米,故成为南沙群岛南部海区优良港口。岛上覆盖著灌木等热带植物。岛上海鸟甚多,鸟蛋俯拾即是。岛西端有中国渔民百年前挖的水井,可饮用。    我国自元、明、清的疆域图中已将南沙群岛列于版图之中,并设行政管辖。 二战前及二战中该岛先后被法国人和日本人占领,1946年12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派遣海军接收南海诸岛,并建碑测图。1947年和1983年中国政府公布名称为南威岛。1956年,中华民国海军先后派出海军三次巡察南沙群岛。在巡弋过程中,曾在太平岛、南威岛、西月岛重树石碑、举行升旗仪式,    1974年南威岛被越南侵占,现岛上设有越军驻南沙群岛的指挥中心。 2012年6月,越南在南威岛用瓷片拼凑越南国旗,用来“宣示”侵略得到的岛屿的“主权”。该巨型国旗拼图在空中可以醒目地看见。      南威岛位置     被越南人侵占的我南威岛 
    南威岛上,越南人已修建了机场、码头和大量军事设施 
   5、南沙第五大岛-北子岛  面积0.14平方公里   位于南沙群岛的最北部的双子群礁的西北侧,地处北纬11度27分,东经114度22分。岛呈长椭圆形。长800米,宽200多米。一般海拔3.2米,最高处12.5米。1947年中国公布名称为北子礁。1983年公布北子岛为标准名称。我国渔民称为奈罗线仔   北子岛的四周,有宽约300—500米的白色珊瑚沙带环绕。除中部和南部是草地外外,全岛大部为绿色的草海桐灌木树覆盖,岛中部有泉。北子岛是中国渔民到南沙捕捞的第一站。他们在岛上掘水井,建房屋,种植椰子、番薯、牛洗(高粱)和九尾粟(小米),捕捞海参、公螺、龙虾、砗磲等海产和拾取鸟蛋等。琼海县谭门港老渔民许书琳曾在岛上种植椰子树50余株,树上刻有“新海利渔庄”五个字。北子岛上还有中国人的坟墓两座,一幕碑刻着“同治十一年翁文芹”另一碑刻着“同治十三年吴[][]”(两字模糊不清)。    北子岛自1971年起被菲律宾侵占至今。   北子岛位置 
      北子岛卫星图 
   |  | 
| 6、南沙第六大岛-南子岛 面积0.13平方公里   南子岛(英语:Southwest Cay),位居北纬11度26分,东经114度20分,与相距1.6海里的北子岛共同坐落在双子群礁的西部边缘,是南沙群岛西北端的重要岛屿。南子岛北距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约640公里,东距菲律宾本土约560公里,西距越南本土约560公里,南距马来西亚本土约600公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中国海军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海域的门户。   南子岛岛形呈椭圆形。最高点海拔3.9米,为南沙群岛中海拔最高的岛屿之一。全岛东北至西南长度为600米、宽2700多米,总面积约0.13平方公里,潮间带100-300米,退潮时可见岛周白色珊瑚细沙环绕。岛上生长灌木丛,杂有乔木。东南部有中国渔民种植的椰树10余株,可作航海标志。   南子岛四周海产丰富,又是海鸟的天堂。每年六七月间,各种海鸟在岛上繁殖,岛上遍布鸟卵,鸟粪堆积层很厚。南子岛自古属于中国领土,在古代我国渔民就常到此捕捞,在岛建有简易房屋,开有耕地,挖有两口水井,水虽有涩味但勉强可饮用,因此我国渔民常住岛生产。并在岛上种有椰子树、木瓜、南瓜、番薯、牛洗及九尾粟等。1918年日本人小仓卯之助在该岛探险时见到我国渔民。1933年法国军队入侵时,该岛住有七名我国渔民居住,其中两名是小孩。1947年我国政府公布名称为南子礁,1983年公布为南子岛。我国渔民向称奈罗下峙,又称奈罗峙仔。   1955年南越军队首次入侵南子岛,1971年后一度被菲律宾人乘虚占领,1974年2月1日,南越军队赶走了岛上占领者菲律宾驻军,占领了南子岛。现在该岛是越南在南沙北部的重要聚点,驻军规模在200人以上。    南子岛位置 
    南子岛卫星图 
   7、南沙第七大岛-弹丸礁(因以人工岛为主,暂定为礁)   弹丸礁是南沙群岛的一个东北至西南长约6.5公里,南北最宽2.4公里,平均1.5公里的环型珊瑚岛,礁环低潮露出,完整无礁门,其中主要的礁台位于北纬7度23分,东经113度48分。在大约2x0.5公里的范围内,由13个珊瑚礁组成一个较大的礁台,出水面积约0.1平方公里,其中有数块海拔1.5-3.0米的较高珊瑚礁块在环礁边缘环饶排列成篱笆状,遥远可见如石人像(石公),故名石公篱,又“篱”与“厘”音同,我国渔名向称石公厘。弹丸礁位居亚洲大陆与南太平洋岛屿间,是候鸟飞越南海的一个歇脚点,加以千百年来人类活动很少,所以成为海岛的天堂,每年从北方陆地南来的海鸥、燕子在这里成群结队栖息,每年3-10月,成千上万的候鸟或漫空翱翔,或齐聚环湖礁上,构成一道奇观。因此西方航海家乃称之为燕子岛,这也是其燕子岛名称的由来。1935年民国政府亦公布名称为燕子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弹丸礁,有些外文图书称为Swallow Reef。   弹丸礁最高海拔约3.5米,陆地面积大约0.1平方公里,为我国固有领土。1979年马来西亚以大陆架延伸为理由宣称弹丸礁上其附属岛屿的一部分,自1979年占领弹丸礁,马来西亚称为拉央拉央岛。1983年正式驻军,守军大约70人。1991年马来西亚宣布在弹丸礁开发旅游并向外界开放,经马来西亚30多年的经营,马来西亚用填海造地的方法建成大约0.35平方公里的人工岛,面积是南威岛面积的2倍多。成为南沙群岛第三大岛,也是南沙群岛第一大人工岛,目前马来西亚在弹丸礁上建有海水淡化厂、发电厂、酒店商店等基础设施和码头、机场(40mx1100m跑道),凭借礁盘末端延伸入海2000米的陡峭悬壁,目前弹丸礁已经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热门的潜水圣地之一。据说排名世界优质潜水胜地前十名之内,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往弹丸礁旅游,潜水,钓鱼,及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进行DX活动,在南沙群岛中,弹丸礁是唯一一个对外界开放的的旅游胜地,是潜水者最向往的东南亚潜水热点之一,更重要的是,因为弹丸礁处在马来西亚的实际控制和管辖之下,越来越多的游客把弹丸礁还有其周围的几个岛礁当作是马来西亚的国土,这是对我国南海主权的严重侵犯。       弹丸礁位置 
   弹丸礁卫星图   弹丸礁航拍图  
   |  | 
|   8、南沙第八大岛-鸿庥岛   鸿庥岛位于南沙群岛郑和群礁南部边缘,北距太平岛11.25海里。为椭圆形小岛,东西向长轴560米,短轴180米,面积约0.08平方公里。海拔约6米,处于一长条形礁盘偏东位置。其西侧礁盘宽约1850米,其它部分礁盘宽600米以内,退潮时出露满布的白色珊瑚沙。岛东西两侧有水道可以进出郑和环礁中之泻湖。其对岸是太平岛。鸿庥岛上林木茂密,有海鸟群栖。海南渔民曾种植百余株椰子树,迄今已蔚然成林。 岛上还有淡水井,但水质欠佳,不宜饮用。  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伊岛,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鸿庥岛,是为了纪念1946年中国政府派往接收南沙群岛的中业舰副舰长杨鸿庥。中国渔民称之为“南乙”或“南密”。有些外文图书称为Namyit Island。据考证,Namyit即是外国人根据中国名称“南乙”(海南音Namyit)而来。  1931年4月,法国派舰船侵入南沙群岛之南威岛、安波沙洲、太平岛、南钥岛、中业岛、鸿庥岛和杨信沙洲等海区非法进行测量,并于同年8月将它们宣布为法国领土。二战中,1939年3月30日,日本军队以武力驱逐南沙岛礁上的法国人,占领南沙群岛,并于4月9日由日本驻台湾总督在一份政府公报中宣布,东沙、西沙和南沙群岛已划归为日本帝国领土,属台湾高雄县管辖,并将南沙群岛改名为“新南群岛”。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精神,侵占西沙、南沙群岛的日本驻军向进驻海南榆林港的中国驻军投降。1946年11~12月间,中国政府派“永兴”、“中建”、“太平”、“中业”4艘军舰前往西沙群岛、南沙群岛进行接收。 1947年12月中国内政部重新命名、核定南海诸岛全部岛礁沙滩名称,共172个,绘制和公布了《南海诸岛位置图》,并标绘了一条西从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起、南到北纬4°左右、东到台湾岛东北部、由11条断续线构成的传统海疆线,线内不仅标有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整体名称,还在线内注明了曾母暗沙和其他绝大部分南海诸岛的岛礁。这是中国首次在官方地图上标绘并公布的传统海疆线。    这样,一度被法国、日本侵占的西沙、南沙群岛又重新置于中国政府的主权管辖下。    1973年,刚刚接收大批美国军舰的南越当局野心膨胀,侵占了包括南沙群岛数个岛屿包括鸿庥钫在内,1975年北越(今越南)政府趁南越(西贡当局)溃败之际,“接管 ”了该岛,目前越南在岛上建有直升机停机坪等较完善的设施,驻军规模估计在一个连100人以上。    鸿庥岛位置 
    鸿庥岛卫星图      越南人在岛上建的碑    9、南沙并列第八大岛-景宏岛(称钩)   景宏岛位于北纬9度52分,东经114度19分,南沙群岛北部中央九章群礁的西北部。在鸿庥岛以南17海浬。岛形是呈椭圆形,岛的中文命名取自随同郑和下西洋的副使王景宏。我国渔民称为“秤钩”,英国探测船据此译为“Sincowe”,载入18世纪海图中。    景宏岛面积只有0.08平方公里,海拔3.6米,是九章群礁中唯一高于海平面的岛屿,也是南沙群岛自然岛中的第七大岛屿,九章环礁上的最大岛屿。岛西周有沙堤围绕,中间为低地,岛上灌丛茂密,有海鸟栖息,故地表有鸟粪;淡水因受鸟粪污染,不能饮用。   景宏岛于1973年被越南非法侵占至今。现在越南在岛上建有较完善的设施,驻军规模估计有一个连约100人。 
    景宏岛位置   景宏岛卫星图 
    景宏岛   10、南沙第十大岛-南钥岛(第三峙)   1935年公布名称为罗湾岛。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南钥岛。我国渔民向称第三峙。因渔民到南沙捕捞以此岛为“第三站”,故名。有些外文图书称为 Loaita Island。   该岛呈圆形,岛直径约300米,面积0.07平方公里,海拔1.8米,高度只有中业岛的五分子之一,是南沙群岛中最低的小岛。它所在的小礁盘也呈圆形,直径约1.2公里。岛缘沙滩有200-500米,小岛有沙堤围绕,高6米,中为洼地。岛上灌木茂密,高3-4米,鸟粪覆盖。 我国渔民向来以此岛为捕捞基地。在岛上种植椰树,建造房屋和清代道光年间所建小庙一座,并挖有水井,但由于本岛沙堤小,淡水存储量很小,水井水味也不佳,勉强可饮。   该岛的军事史可谓久矣。1933年,法国人驻军此处,1943年日本侵占了该岛,1950年代,美国派兵侵占了南钥岛,但1959年后放弃。自1968年后,菲律宾侵占该岛。有非官方消息称:1994年,中菲海军在南钥岛海域发生小规模的冲突,其结果菲2艘炮艇被击沉,数名士兵死亡。岛上的一些建筑被摧毁,包括一个了望塔,此后,菲放弃了该岛,至今无人居住。      南钥岛位置      南钥岛卫星图 
   11、南沙第十一大岛-马欢岛(大罗孔、罗孔)   马欢岛地处南沙群岛北部,位于北纬10度44分,东经115度48分,岛近长圆形,东西长约360米,南北宽约270米,面积约0.06平方公里。 岛上杂草丛生,无树木。挖沙2尺,可得淡水,且水质好,可供饮用。海鸟栖居甚多。海南岛渔民常在本岛搭棚居住,有的长达数年,以捕捞海龟和其他海产为生。有的则以此处作为中转点,以补给淡水。依托本岛的礁盘不大,岛附近水深可锚泊。    马欢岛中国渔民向称大罗孔、罗孔。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山岛。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马欢岛。以纪念明代跟随郑和下西洋的翻译官马欢。有些外文图书称为Nanshan Island. 1970年该岛被菲律宾侵占
    马欢岛位置    马欢岛卫星图 
   
   12、南沙第十二大岛——费信岛(罗孔仔)   费信岛(Feixin Dao)在北纬10度49分,东经115度50分。位于南沙群岛北部,在马欢岛北约5海里。本岛东西长约230米,面积约0.04平方公里。岛上林木茂盛,鸟类丰富。礁盘的西部和东部各向南伸出一条狭长的浅滩,西部长达6公里,水深小于9.1米;东部长达2.5公里,水深小于14.6米。   中国渔民向称罗孔仔。1935年公布名称为扁岛。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费信岛。以纪念明代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随员费信。有些外文图书称为Flat Island。    1970年费信岛为菲律宾当局非法侵占。     费信岛位置  
 费信岛卫星图 
    | 
 
南沙5大沙洲: 
1、染青沙洲(染青峙)
面积0.12平方公里
位于北纬9度54分,东经114度34分。染青沙洲属于郑和群礁,在牛轭礁西南5海里的一个小沙洲,面积0.12平方公里,南端有黑色礁石露出。东南偏东约600米和东南700米各有水深6至7米的暗沙,海水变色,可以辨认。我国渔民向称染青峙。1983年公布染青沙洲为标准名称。
 
 染青沙洲位置图
 
敦谦沙洲(马东、黄山马东)
面积0.09平方公里
1935年公布的名称为沙岛。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敦谦沙洲。是纪念1946年中国政府派往接收南沙群岛的中业号军舰舰长李敦谦而命名的。有些外文图书称为Sandy Cay。
敦谦沙洲位于北纬10°23′,东经114°28′。太平岛东6海里多。敦谦沙洲实为一圆形沙岛,周围珊瑚礁环绕。是我国固有领土。敦谦沙洲本身长约500米,宽约300米,面积约0.09平方千米。海拔2.5~4.6米。敦谦沙洲与太平岛间还有一直径约1.3千米的圆形礁,高潮时淹没,此礁与123-敦谦沙洲之间有一条水深约10~18米的水道。 
 

 

 
  
安波沙洲(锅盖峙)
面积0.02平方公里
安波沙洲位于南威岛东南约65海里处,座标为北纬7度54分,东经112度54分,是中国南沙群岛中南部的一个沙洲,属灰沙岩岛,是我国最南的陆地(更靠南的曾母暗沙等都没出水,不能算陆地)。安波沙洲实为出水不久的小沙洲1935年公布名称为安波那暗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安波沙洲.,沙洲长约300米,宽约140米,面积约0.02平方公里,海拔约2米。形似锅盖,故我国渔民向称锅盖峙。1935年公布名称为安波那暗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安波沙洲.洲上杂草丛生,但无树木,缺淡水。
 

 
杨信沙洲(铜锅、铜金)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