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扫街之18、17.5.25游东四七条胡同

2017-08-22 11:32 阅读(?)评论(0)



由东四六条胡同西口走出来,沿繁华的东四北大街北行约150多米就是东四七条胡同。

  东四七条胡同位于东四社区的区域中心部位,东四北大街东侧。其名称来历,系因该胡同在东四北大街东侧诸胡同中排列顺序为第七条而得名。七条胡同东起朝阳门北小街,西止东四北大街,全长724米,宽9米,在东四诸条胡同中,也属较宽大的胡同。胡同呈东西走向,南距六条胡同157米,两者间有月光胡同、南板桥胡同、德华里、石桥胡同相通,北距东四八条胡同85米,中间有南板桥胡同、石桥胡同相连。胡同中部向北略有曲折成一个波浪弯。

 东四七条明朝属南居贤坊,清朝属正白旗,称七条胡同。据《燕都丛考》载:"《顺天府志》:灿公第在七条胡同,公为圣祖十五子愉恪郡王讳允祸之后。《宸垣识略》:一等超勇公第在七条胡同,案乾隆时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封超勇公,谥武壮"。民国沿称七条胡同。解放后称东四七条,属东四街道办事处管辖。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八宝胡同并入。“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红日路七条,后恢复原名。 





七条胡同西口外,东四北大街上的店铺




象北京所有的老胡同一样,东四七条也是略量显凌乱




连接东四六条的月光胡同


  东四七条里,最箸名的四合院要数七十九号院。清同治年间此院子为大清朝辅国公载灿的府第,人称灿公府。

  载灿为圣祖十五子愉恪郡王允祸之后,一等超勇公。据2007年11月6日北京青年报刊载的鹿璐的文章《东四胡同阅尽岁月纹路出落沧桑韵致》,同治五年,愉郡王的后裔载灿承袭了辅国公。载灿最初住在龙头井的愉郡王府,同治十年十二月初四,军机大臣奉旨,将载灿的府第赏给贝勒载滢居住,将东四七条官房赏给载灿居住。于是这个院子就成了灿公府。 

  载灿有个独生女儿,自幼不爱女红,喜欢骑射,平时还爱穿着男子装束。载灿这样的宝贝女儿一般人是不敢娶的了。可巧光绪十二年十二月,额驸景寿的第四个儿子志钧过继给春福为嗣,承袭承恩公的爵位,搬到同在东四七条的春公府居住。灿公府与春公府两家邻居,交往频繁。光绪二十四年,载灿的独生女儿嫁给了志钧,成为志钧的嫡夫人,并演绎出一段爱情故事,成为街巷里的一段佳话。

  清灭亡以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79号院被执政山西38年的太原绥靖公署主任,人称“山西王”的阎锡山重金所购,成为这位土皇帝在北京的别馆。

  阎锡山(1883年—1960年),字百川、伯川,号龙池,汉族,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同盟会员,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民国时期,历任山西省都督、督军、省长、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国防部部长。一级上将。解放前夕去台湾,1960年,逝于台北,葬于七星区阳明山。

  七条79号院为标准的三进四合院,面积为2000平方左右。院分中路、西路、东路,以前中院就有三座假山,各房之间有游廊连接,院内树木很多,门口的两棵槐树有200年树龄了。 

 79号院第三进院的院门和其它建筑风格不同,其天花板为西洋式, 据说这个院内当年住的是阎老板的第十一房姨太太,此美女懂洋文,擅探戈,还爱咖啡,估计这天花板的设计和她有关。 

  抗战时期79号院为日军占领,成为日军的高级会社。日本投降后,此院重回阎锡山之手。

  解放战争时,东四七条79号院一度成了山西大学的临时校舍。1948年5月,随着晋中战役的推进,太原已经陷入解放军的强大包围之中。阎锡山并不甘心失败,发起所谓的《保卫太原总战役》,强迫全市人民签名,并企图让太原市大中学校学生为他卖命,到作战一线参战。山西大学全校广大师生为了不给阎锡山充当炮灰,决定离开太原,迁校北平。教育系和全校各院系同学历经艰辛,来到了北平,在到达北平之初,他们便搬进了这座院子,作为山西大学的临时校舍。山大迁委会在79号院里还发表《告各界同胞书》和《告全国同学书》,并举行了记者招待会,说明事实真相。这一切让一直自称是山西人民最忠实代表的阎锡山在世人面前丢尽了颜面。

  建国后79号成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宿舍,冯德英(苦菜花作者)、刘江(闪闪的红星里胡汉三的扮演者)等很多文艺界著名人士都先后这里住过。 

  现在79号的大门被改动了。门墩被嵌在了墙里面,里边的宅院虽有翻修,但基本按原貌保存。

 

  和79号紧挨着的77号,据说也是阎锡山的别院

  

七条胡同79号院



被砌在墙里的门墩石


79号院里的大影壁




七条胡同路南的一个二层小楼门牌是70号,看不出来二楼是原有的还是后接的 



不同院子门口的门当石




  资料显示,七条胡同内还有个海公府,是一代名将,清一等超勇公海兰察的府邸,它的门牌是61号。

  海兰察(1740?-1793年)全名多拉尔·海兰察。鄂温克族,满洲镶黄旗人,姓多拉尔氏。他的一生是从士兵到将军的传奇人生

  史料记载:海兰察原是一个普通猎户的儿子,乾隆二十年(1755年)应征入伍,作为骑兵赴准噶尔平息巴雅尔、阿睦尔撒纳叛乱。他勇敢善战,首战即生擒叛军首领巴雅尔,获赐号额尔克巴图鲁(勇士之意)。官升头等侍卫。乾隆三十二年,海兰察作为清军先锋入缅甸作战。三十三年再度出师,屡建战功。三十六年入大小金川(今四川大、小金川流域),平小金川。又从福康安平大金川。四十六年,甘肃、青海回族、撒拉族发动起义,海兰察随军前往镇压。乾隆末年,台湾爆发林爽文起义。清廷派福康安进兵台湾,海兰察在福康安帐下任参赞大臣。五十三年俘林爽文,解往北京。另一起义领袖庄大田亦被福康安、海兰察俘杀。五十五年,廓尔喀(今尼泊尔)侵扰西藏,入日喀则。次年,海兰察随福康安入藏,败廓尔喀兵,迫使廓尔喀请和。海兰察深得福康安赏识,福康安屡任大帅,均以海兰察为参赞大臣。因功封爵至一等超勇公。乾隆皇帝特赐东四七条胡同一座公爵府给他居住。此院即今七条胡同61号院,人称海公府

 乾隆五十八年三月,海兰察从西藏回京,因多年征战,身上伤情复发,不久病逝于七条府中。乾隆皇帝念他“在军奋勉,尝受多伤”,为朝廷效力多年,破格批准他入祀只限于阵亡将领才能入祀的昭忠祠,以示皇上体恤为朝廷(国家)奋力的大臣之意。五月,乾隆皇帝赐予他“武壮”谥号。清代的中南海紫光阁是陈列功臣画像的功臣阁。据历史记载,海兰察的画像曾四次入陈紫光阁,可见他战功卓箸、非凡一般。

  61号院是个三进院,院内很宽敞,房子间有游廊相连接。院子二道门处有抱鼓石、上马石各一对,墙上还有栓马石。小花园内种有各种花草,还有一座小亭子。亭旁的鱼缸里金鱼嬉戏,整个小院鸟语花香。

  资料显示,61号院建国后成了海关总署的宿舍,后来又变成一个大杂院。现在,61号院的院门已经被改建,游廊因建房被拆除,屋顶上的筒子瓦也换成了石棉瓦。小花园的地面也铺上了红砖,鱼缸早已不见踪迹,枣树已经干枯,只留下一棵石榴树也不再结果,61号院已失去了往日的风貌,但院子的大体格局还算完整,二门旁的上马石和抱鼓石依然存在,虽然上马石上满是裂痕,抱鼓石上的狮子没了,底座也有残缺,但仍能清晰地看到上面的精美纹路,透出当年宅主的地位。

  因大门面目全非又为众多杂物遮档,我与当年的海公府擦肩而过,却并没能留意。





靠近七条胡同东口的一个四合院,虽不知此院有什么来历,但看的出此院档次不低




  最后修改于 2017-08-25 06:47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