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文庙最重要的建筑、最主要的大殿是大成殿。绕过戟门(后门没开),我们看到一座风格独特的建筑,它就是国宝级文物,正定县文庙的大成殿。 1933年,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专程从北京到正定考察古建筑,无意中发现了县文庙大成殿,惊喜万分,梁思成先生鉴定,正定文庙内的大成殿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建筑极为相似,应为五代时期(公元907~960年)的建筑。据《中国名胜词典》和《中华揽胜》等书记载,山东曲阜孔庙现存的大成殿为明成化和清雍正年间重修,如此算来,正定县文庙现存的大成殿比山东曲阜孔庙的大成殿还要早五个世纪。 1991年10月,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罗哲文等到正定对县文庙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同样对文庙大成殿的古朴、简洁而又恢宏的木结构建筑所吸引,认为此殿在遍布全国各地的文庙大成殿中,属于时代最早者,应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大成殿,其建筑年代之久,价值之高“实属国内罕见,堪称国内现存文庙大成殿之最。”为研究早期建筑木构件的形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县文庙大成殿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县文庙大成殿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至1998年5月,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投资70余万元对文庙进行了抢救性加固维修,恢复了大殿原貌,翻新了东西庑,并依照曲阜孔庙增补了孔子、四配、十二哲塑像。 现在正定县文庙是正定县城内的一个旅游景点。 大成殿是文庙的正殿,单檐歇山顶,建在58厘米高的台基上,面阔五间,通阔23.53米,进深三间,通深10.80米。面积650平方米。前出月台东西宽18.61米,南北深12.95米。大殿瓦顶平缓舒展,出檐深远。柱子有明显卷刹,柱头不施普柏枋,仅用栏额。斗拱奇大,直接安放于柱顶柱头。补间铺作无华拱,只有柱头枋,上面刻影拱。梁架由驼峰及斜柱构成。这些主要结构均保持着早期建筑的特点。因此梁思成先生鉴定为五代时期遗存。是国内屈指可数的五代遗构之一。 文庙大殿“大成殿”内正面神台上供奉的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说《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孔子像东,座东面西配二人,是“复圣”颜子(即颜回,孔子的学生)和“述圣”子思子(子思,即孔伋,孔子之孙,曾子的学生)的神像。 孔子像西也配二人,为“宗圣”曾子(曾参,孔子的学生)和“亚圣”孟子(孟轲,子思的门人的学生)。 大成殿内东侧,“复圣”颜子和“述圣”子思子的神像后供奉有六位先贤: 闵子(闵损,即子骞,孔子的学生) 冉子(冉求,即子有,孔子的学生) 端木子(端木赐,即子贡,孔子的学生) 仲子(仲由,即子路,孔子的学生) 卜子(卜商,即子夏,孔子的学生) 有子(有若,孔子的学生) 因位置关系,6位先贤像不能照全 大成殿内西侧,“宗圣”曾子和“亚圣”孟子像后也供奉着六位先贤: 冉子(冉耕,即伯牛,孔子的学生) 宰子(宰予,即子我,孔子的学生) 冉子(冉雍,即仲弓,孔子的学生) 言子(言偃,即子由,孔子的学生) 颛孙子(颛孙师,即子张,孔子的学生) 朱子(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朱理学被明清两代称为儒学正宗) 正定县文庙的大成殿宝贵就宝贵在它的梁架结构了,咱不懂眼,只能瞎拍一气。 大成殿的柱头斗拱为五铺作双杪偷心造,“斗拱用材较大,材宽为20厘米,较宋营造法式规定的一等材还要略大一点。”——(《河北正定县文庙大成殿》林秀珍)。宋《营造法式》中规定一等材,材广(高)0.9尺,材厚(宽)0.6尺,而宋代营造尺一尺约为31.2cm,所以一等材的材广约28.08cm,材厚约18.72cm。从材宽来看,正定县文庙大成殿的用材确实略大于营造法式的一等材。 另有资料说,正定大成殿单材25厘米,以材高计合法式三等材,斗口20厘米,合一等材有余,材之高厚比为5:4,所以从用材特点看不是宋朝的法式流派。这大概也是梁思诚先生认定这座大成殿为宋以前的建筑的依据吧。 原来大成殿后面还有崇圣祠和文昌阁。崇圣祠是祭祀孔子的五代先祖的祠堂。明朝时此殿叫启圣祠,只立有孔子的父亲“启圣王”叔梁公的牌位。清雍正元年,皇帝下诏对孔子的先世封了爵位,在崇圣祠增祀孔子的父亲以上四辈先祖,孔子的祖父伯夏公封为“昌圣王”,孔子的曾祖父防叔公封为“诒圣王”,第四代祖父祈父公封为“裕圣王”,第五代祖父木金父公封为“肇圣王”。孔子的这五位先祖的牌位居崇圣殿正位。 在崇圣祠正位的两边,还有配位的五位先贤。东配为孔氏孟皮、颜无繇和孔鲤,西配为曾皙和孟孙激明。 现在崇圣祠、文昌阁均已不存。 另外,大成殿前面的东庑(即东厢房)名宦祠内供祀的,是历史上在正定县工作过的有成绩的官员共十一位:贾琛、曾布、赵任重、叶思敬、洪子祥、李守义、刘豫、邢尚简、周应中、胡敬(县丞)、杨□、李贞。 西庑(即西厢房)乡贤祠内供祀的是在历史上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家乡的名人。有十四位:赵云、房辉远、李至、王举正、褚承亮、杨粹中、李著、朱显、崔显、马云辉、孙敬、李时、张宏、王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府文庙的乡贤祠内供祀有正定县的十四名乡贤,与县文庙大不相同。除了王藻重复以外,其余人物不重复。府文庙的乡贤祠内供祀的有:贾应春、梁梦龙、许守谦、刘有余、梁士醇、王藻、陈显际、梁维基、梁维本、梁维枢、刘元慧、梁清标、何澄、张莲。 当我参观正定县文庙时,一群学生正在训练,大概是为春节期间举行祭祀活动做排练,下边下边百度一下文庙的祭祀礼仪: 古代,遵照国家的庙制,府、州、县文庙的祭祀礼仪是与国子监相同的,历代建庙、塑像、祭祀都非常隆重。 清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记载,清朝顺治元年规定,“每岁春秋仲月上丁日,直省府州县各行释奠于先师之礼,以地方正印官主祭,陈设、礼仪与国子监同。”又令,“每月各州、府、县官依旧例行香”。康熙二十九年议准,“文武官军民等经过文庙下马”。康熙四十九年,奉皇帝旨意,致祭先师孔子时,直、省、府、州、县的同城大小文武官员必须按照规定入庙行礼。雍正二年,朝廷又下令,郡县每年春秋进行两次祭祀,并且提高祭祀用的牺牲标准,增用“太牢”(祭祀分少牢和太牢,少牢指祭祀时牺牲只备豕和羊,太牢指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 清朝统治者对孔子顶礼膜拜,皇帝为文庙御赐匾额成为例行的仪式。康熙皇帝御赐“万世师表”,雍正皇帝御赐“生民未有”,乾隆皇帝御赐“与天地参”,嘉庆皇帝御赐“圣集大成”,道光皇帝御赐“圣协时中”,咸丰皇帝御赐“德齐帱载”,同治皇帝御赐“圣神天纵”。这些匾额都悬于文庙大成殿。 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大成殿,祭祀崇圣祠,祭祀东西两庑的先贤、先儒,祭祀乡贤祠、名宦祠,都有规定的祭品(祭品陈列见《正定府文庙》所载)。 正祭的前三日,参加祭祀的献官、陪祭官及诸执事都要沐浴、更衣进行斋戒,正祭的前一日献官还要去省牲,监督宰杀牛、羊、豕三牲。 正祭日,正印官率同城大小官员,着官服到文庙大成殿,按照官职大小的顺序列队,祭祀孔圣人。迎神,行三跪九叩礼,然后宣读祭文。祭文曰:“维先师,德隆千古,道冠百王。揭日月以常行,自生民所未有。属文教昌明之会,正礼和乐节之时。璧雍钟鼓咸恪荐于馨香,泮水胶庠益设严于笾豆。兹当仲春(秋),只率彝章,敬(展)微忱聿将祀典。以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配。尚飨。”宣读祭文后,要向孔圣人三献酒,叫做初献、亚献和终献,并且饮福和受胙,都要行一跪一叩礼,送神要行三跪九叩礼。 祭祀孔子结束后,还要祭祀四配十二哲,迎神、送神行一跪三叩礼,奠献行一跪一叩礼。 祭祀崇圣祠也要宣读祭文,祭文曰:“维王,奕叶钟祥,光开圣绪。盛德之后,积久弥昌。凡声教之覃敷,率循源而遡本。宜肃明禋之典,用伸守土之忱。兹维仲春(秋),聿修祀事。配以先贤颜氏、曾氏、孔氏、孟孙氏。尚飨。”崇圣祠迎神、送神行二跪六叩礼,奠献行一跪一叩礼。 祭毕崇圣祠还要祭祀文昌祠。 名宦祠和乡贤祠也要进行祭祀先贤、先儒的活动,祭品为少牢,有帛一、爵三、簠一、簋一、笾二、豆二、羊一、豕一。主祭官换成便服致祭,迎神、送神都是站立行礼,不进行跪拜。祭祀时要献帛、三献酒、宣读祭文。名宦祠祭文曰:“维公,德秉廉明,功昭社稷,俎豆维馨,仪型是式。兹维仲春(秋),谨以牲帛、醴斋庶品,式陈明荐,尚飨。”乡贤祠祭文曰:“维公,功崇昭代,望重乡评,光生俎豆,用垂典型。兹维仲春(秋),谨以牲帛、醴斋庶品,式陈明荐,尚飨。 正定县文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正定县的骄傲。介绍正定县文庙的历史、形制、人物、祭祀、礼仪等等,帮助大家了解了过去,也是为了促使人们进一步崇尚和继承传统文化,创建和谐社会。 2012年文保所在文庙内设立"国学堂",通过举办"集体祭拜至圣先师"、"解读弟子规"、"祭孔大典"等活动,完美诠释国学文化,让世人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带给的无限魅力。 正定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古代北方著名重镇,文化底蕴极其丰厚,寺庙及文化遗迹众多,风俗小吃独特。因其解放后为县城,许多人对此深入了解不多,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走进古城正定》,该书60万字,大16开本,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可谓集正定历史文化之大成,是您全方位了解古城正定的首选。
最后修改于 2018-03-14 08:09
阅读(?)评论(0)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