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扫街之44——18.3.6游北京佘家胡同

2018-04-11 20:13 阅读(?)评论(0)


  北京西城区,前门西河沿街南侧有个延寿街社区 。


  延寿街社区位于大栅栏的西北部,是包括延寿街,佘家胡同,东北园胡同,东北园北巷,东北园南巷,东北园中巷,刘家胡同,泰山巷,百合园共九条胡同在内的一长方形区域,属北京市西城区(原宣武区)大栅栏街道办事处管辖。辖区内共有居民1906户,4594人,338个门院,是一个集中了汉,回,满,朝鲜族等多民族的人群聚居地.辖区内有利客隆超市,西河沿房管段,南城中医院,三家单位,还有门店20多家;同时也是外来人口居住较密集的地区。


  2018年3月6日,在转过西河沿街之后,我走进了延寿寺社区。前边说了,延寿寺社区共有9条胡同,因时间关系我不能一一全转,只能蜻蜓点水般的转上一两处。 我首先走进的是佘家胡同。




延寿街社区及佘家胡同位置示意



  佘家胡同位于宣武区东北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辖域的西北部,胡同东西走向。东起延寿街,北至前门西河沿街,长250米,宽5米。有的地图把西河沿街北侧,与佘家胡同北口相接的另一条小胡同也标成佘家胡同,实际上那条胡同是和平门东街的一部分,真正的佘家胡同只到西河沿街即结束。  

 佘家胡同,顾名思义,是以佘姓人的姓氏起名的胡同。说起佘姓,最有名的当属杨家将里的佘老太君 佘太君,名赛花,和其他的杨门女将只是传说中的人物不同,佘太君历史上确有其人,只不过不姓佘而姓折,折太君。佘姓是后来说书人以讹传讹,用了同音字所致。折太君曾祖父曾任后唐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刺史,隶属李克用;祖父折从远,公元930年后唐明宗授他为府州(今陕西府谷县)刺史;父折德扆,后汉隐帝特任府州团练使。据清代兵部尚书毕沅《吴中金石记折克行碑 》中记载:折恭武公克行神道碑,在府谷县孤山堡南,叙折太君事,世以此碑为折太君碑。考折太君,杨继业妻折德扆女也,墓在保德州南折窝村。
 



  佘家胡同虽以佘姓为名,却与佘(折)太君并无任何关系,而是起源于另一个佘姓人。相传有姓佘的举子来京考试,寓居于巷内,后来这名举子金榜题名,这条胡同也因此得名佘家胡同,一直沿用至今。

  佘家胡同原来又分佘家胡同和小佘家胡同两段。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将小佘家胡同并入,统称佘家胡同。

  我是从北口,即西河沿街走进佘家胡同的,一进胡同先看见社区的宣传栏。





  走进佘家胡同没几步是一个弧形弯。北京的老胡同就是这样随意,这些胡同是随着城市的发展,随着房屋的不断增多,自然而然形成的。内城(即原来的东城、西城两区)的胡同多形成于元朝,很多都有6、7百年的历史。外城(即原来的崇文、宣武两区,也叫南城的胡同稍晚一些,大多形成于明清时代。前门大栅栏一带紧靠北京内城,属于外城的核心区,这里的胡同大多形成于明早期,每条胡同都有5、6百年的历史了。北京的胡同在形成时并没有统一规划,而是各家各户的主人随心所欲的盖房子,久而久之形成的,所以这些胡同或者宽窄不定,或者弯弯曲曲,很少有又平又直的胡同。




宽窄不一,弯弯曲曲的佘家胡同



  佘老太君和她的杨家将一门忠烈,历史上还有一家佘姓人也是辈辈忠勇。明末有个袁崇焕,官至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当时后金兵势渐勇,经常窜扰中原。袁崇焕率军长驻蓟辽。作 为防御后金的第一线。公元1629年(明朝崇祯二年),后金主皇太极率领10万大军,绕过蓟州,绕道蒙古,攻下遵化,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焕闻讯率部星夜驰援京师,力解京师之危。可是皇太极施离间计,使袁崇焕戴上“卖国”罪名,并被崇祯帝投入狱中,全城群众广受隐瞒,指忠为奸,纷纷骂袁崇焕为卖国贼。

  明朝崇祯三年八月(公元1630年),袁崇焕在北京被凌迟处死,头颅示众,家人流放三千,所有家产充公。袁崇焕死后,他的一名随从袁将军多年谋士,也是袁崇焕的老乡,冒着满门抄斩,诛九族的危险将袁将军的头颅从旗杆上盗走,埋在自己的后院里(现在北京广渠门内东花市斜街52号院)。这位姓佘的义士临终前对后代留下3条遗言:1、他死后埋在袁崇焕墓的一侧,这样可以与袁崇焕同眠。2、袁崇焕一生无后,佘家后代要坚持为袁崇焕守墓,不得回到广东老家。3、佘家后人可以读书,但是绝不能做官。

  此后380多年,佘家后人代代传承,为袁将军守墓。到如今佘幼芝这儿已是第17代。佘幼芝有一子,佘幼芝让他改姓佘,以十八代传人的身份继续为袁将军守墓,不料其子在去广东关照袁崇焕故乡的衣冠冢时竟然遇上车祸,不幸世。佘幼芝将儿子的骨灰埋在广东袁崇焕的衣冠冢旁,用这样的办法,继承佘家守墓的承诺。如今佘幼芝已经78岁了,但她作为守护袁崇焕墓的最后一个家族成员,仍在坚持着。





佘家胡同的一条支巷



  资料显示,旧时佘家胡同内曾有襄陵、上虞、浙江诸会馆,星转斗移,如今这些会馆都已不见踪迹,原来的馆产均变为了居民住宅。就连万能的网络也找不到任何有关信息了。 





佘家胡同14号
是个保护院落,临街的一长排倒座房高大而气派,其它具体不详



14号院的大门



大门的内部



一个购物回来的大妈,正走回自己的家



墙上的两大排电表,显示这个院子里住着大约20户人家



院子的内景



这个宅院,房顶上还有小阁楼,这是北京的老建筑中并不多见



一座维修一新的老建筑



佘家胡同12号



停在路边的车辆



10号院





佘家胡同6号院






长长探出来的屋檐



屋檐细节




佘家胡同东口的小楼, 墙上挂着延寿楼的牌子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