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正文
|
||
占地6万余平米的恭王府又分府邸和花园两大部分,府邸是恭王府最主要的部分。恭王府府邸由一个主院,两个跨院及门前广场共四部分组成,其中的主院南北长160米,东西宽约140米,又分东中西三路,前后各五进,共15个院子,总面积达21000平米,可以说是面积巨大。主院东西侧各有一个跨院,西跨院位于主院西北角,后花园的南侧,这个跨院和主院、后花园连为一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东跨院位于主院东南角,前广场东侧,由四个四合院组成。这个跨院单独开门,自成体系。如今东跨院是恭王府管理处的办公用地。我们参观恭王府,主要是参观恭王府主院及后花园。 恭王府府邸部分的平面图 恭王府头宫门的前院,东西两厢各有一个穿堂式门房,两个门房结构基本相同,圴为三开间,一门两阁,进深一间,门房的高度比两侧的厢房略高一点,这两个门分别通往恭王府东路或西路院。我首先走进的是西路院。 通往东路院的东穿堂门,西穿堂门是大逆光,我没拍照 走过西穿堂门是茗园,茗园其实是一个正方型的四合院,正对院门的西房是仁和堂,南边是待月轩,北边有尚华轩、快雪斋,尚华轩和快雪斋间是通向二进院的穿堂门。 茗园是四合院,但比一般四合院大的多。一般四合院大多只有三到五间正房,两侧的厢房只有两到三间,即便是大型四合院最多不过七间正房,五间厢房。茗园的四边长各30多米,四边都是长长的一大排房屋,数一下各有9间明间,加上拐角处的暗间,整个院子有大约40间房屋。这还仅是一个茗院,恭王府主院由15个各式各样的四合院组成,加上东、西跨院共有20多个院子,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整个恭王府会有多少间房屋。 走过尚华轩和快雪斋间的穿堂门是一个古木参天的四合院,此院名雅园。雅园的正面是五楹的建筑,看着象一座殿堂,其实它是通后边内宅的门,人称西二府门。西二府门两厢分别是乐善斋、尚善斋。 穿过西二府门是西路院的第三进院。恭王府主要分中、东、西三路建筑,各路建筑从第一进院到后罩楼,不包括后花园各有五进院落,其中前两进院子都属于前院的性质,主要是两道门房及各种附属设施,第五进院主要是后罩楼,所以第三、四进院才是恭王府主人的主要活动场所,所以各路院的三、四进院子是人们游览的主要区域。在东中西三路院中,西路院是恭亲王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所以西路院的第三、四进院又成了游客游览的重中之重。 西路院的第三进院的主建筑是葆光室。葆光室位于恭王府西路,在恭亲王成为这座王府的主人以前,和珅与庆王时期,此殿是接待客人的客厅,恭亲王入住后只用于接待王爷至亲。“葆光室”的匾额为咸丰帝临幸恭王府时,御题给恭亲王奕訢的,其意味深长。“葆光”一词源于《庄子·齐物论》:“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咸丰皇帝之意是让奕訢收敛其光,暗含着告诫之意。恭亲王奕訢为此撰写了一篇《葆光室铭》,表示明白咸丰的意思。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十一日(1898年5月30日),恭亲王奕訢病逝的第二天,光绪帝、慈禧携御前、军机、内务府大臣们在葆光室办理了一天公务。议定恭亲王奕訢的谥号、出殡、配享等。光绪帝辍朝七日、素服十五日。四月十二日(5月31日)颁旨,奕訢赐谥“忠”,准入贤良祠,排在为雍正建立卓越功勋的怡亲王允祥之后,这是自咸丰起至清朝灭亡期间最高的待遇!在四月十二这一天,由恭亲王奕訢的长孙溥伟继承了恭亲王爵位,成为第二代恭亲王,又称“小恭王”。 葆光室宽五间,进深三间,两端各有两间耳房,院子的两侧建有东西厢房。院中广植花草树木。环境优雅而肃静。葆光室内天花板和梁上彩画多以花草为主图案,以祥云衬托,透露出祥和、平静,其中的莲花、菊花、桃花带有吉祥长寿、连生贵子的寓意。恭王府作为旅游景点开放后,葆光室布置成了一个展厅,主要介绍恭王府的第一位主人——和坤。 葆光室 葆光室前的台阶,饱经风雨,斑驳仓桑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恭王府几经尘埃,住过的主人,都是权贵之人,但要说知名度最高的还是这座豪宅的创建者和坤。我敢说,在中国,提到庆亲王永璘,恭亲王奕欣,知道的人没有多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但要说和珅,绝对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这个乾隆皇帝面前红的发紫,集千万恩宠于一身、权倾一时、富可敌国的的清朝大学士和珅是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贪”,是中国历史上“贪官”的代名词!和坤究竟贪了多少钱?据说和坤被抄家时,监察院开列的长长的查抄清单上列的有: 房屋3000间; 花园两座,亭台100处; 田地12万亩; 银铺42处,当铺75处; 赤金60000两; 大金元宝100个(每个1000两),计10万两; 小银元宝56600个(每个100两),计566万两; 银锭900万个(总重量不详); 洋钱58000枚; 制钱150万枚; 铜钱150万枚; 吉林野山参600余斤; 镶金玉如意1200余柄; 其它玉器365件块,二尺以上高玉鼎13座,玉碗13桌,3尺6寸至3尺8寸高的玉寿佛、玉观音、玉马3匹件; 珍珠,一两以上桂圆大珍珠10粒,珍珠手串230串等一大批; 大红宝石280斤; 大蓝宝石40块未计重; 其它宝石帽、屏风架等一大批; 银碗40桌,其它银器一大批; 珊瑚树11支,每支高一米以上; 铜器和锡器361000件; 名贵瓷器10万件(其中不乏价值连城的官窑宋瓷); 绫罗绸缎、纯金床、西洋钟等一大批……,据说共合白银11亿两(亦有8亿两、10亿两之说)。11亿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总收入不过白银8000万两。也就是说,当时全国上下各级衙门各级官员辛辛苦苦忙乎一年,最终收归国库的全部银两不及和珅家财的一个零头。这还不包括和珅收藏的不计其数的,价值连城的名人字画。难怪有人说:“皇上有的,和坤要有;皇帝没有的,和坤也要有。” 和珅在清剧中形象不彰,在民间声名狼藉,并以巨贪扬名于世。但客观而论,和珅相貌英俊,风流倜傥,也是一位才高八斗、才华横溢之士。和坤是满洲正红旗人,其祖上几代都有军功,也算是将门之后,名副其实的八旗弟子。和坤的父亲官至福建副都统之职,但为官清廉,所以和珅小时家境一般,不幸的是和坤三岁丧母,九岁丧父,从此沦落为落魄贵族,不得不靠四处求贷渡日,过着乞丐般的贫寒生活。 逆境造成了和珅性格刚强,志向远大,他与弟弟和琳互助互勉,为改变命运发奋读书,青年时的和坤精通满、汉、蒙、藏四种文字,能诗善画,展示出超凡的才气。本来他完全可以凭借这些才能走上逐级而上的仕途,可他却把才艺释放在投机钻营耍弄心计上,把大好前程引向灰暗的歧途,人性发生了畸形的变态。 和坤生活在乾隆年代,乾隆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专制、最好大喜功的皇帝之一,也是最长寿的君主。乾隆在位60年,又是清王朝从鼎盛走向衰落的开始。在这其中,重用和坤可说是乾隆政治生涯中最大的败笔。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19岁的和珅参加科举,但名落孙山。他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乾隆三十七年授三等侍卫,被挑选为补粘杆处侍卫。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23岁的和珅由于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学,获得了乾隆的赏识,终于做了乾隆的仪仗队的侍从,即一位抬轿子的侍从。此后他靠着超人的拍马技巧把乾隆哄的团团转,从乾隆四十年到四十一年,不到两年间,和坤先是晋升为御前侍卫、正蓝旗满洲副都统,次年提升为户部侍郎,年内又加官进爵升至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赏戴一品朝冠,总管内务府三旗事务,赐紫禁城内骑马,一步蹿升到最高统治阶层,真可谓平步青云,红的发紫。 后来和珅又得到一个官运亨通的保护伞,乾隆将心爱的幼女和孝公主许配给和珅的长子为妻,与皇帝结成儿子亲家,从此和坤的的权力和贪欲更是双向膨胀。和坤一生抓权、抓钱、抓女人,明媒正娶的老婆就有26个,其中还有两个是俄罗斯女人,和坤飞扬跋扈,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疯狂敛财,愈加助长了大清朝自上而下的贪腐风气,以至于到乾隆末期国库亏空,国力大损,可以说和坤哄住了一个人,得罪了全国亿万人,包括官员,也包括百姓。和珅也从此开始走向命运的另一极,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据说乾隆还在位时,他的皇子们就聚在一起商量:将来不论谁当皇帝,一定要先办了和坤。爱豪宅不爱江山的十七子庆亲王永璘当时说:“你们哪个哥哥当皇帝我都拥护,只是不论谁当皇帝,记着把“和第”赏给我就行。”“和第”即当时的和府,现在的恭王府。 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立刻着手处理和坤。乾隆驾崩,大内要办丧事,成立治丧委员会,和珅是大学士,理应是治丧委员会一员。嘉庆说: 你是大行皇帝 (死后的称呼)的重臣,你得在这儿守灵,24小时不能离开。这一下等于把和珅软禁在了乾隆的灵堂上。切断了和珅同外面的联系,第二天,初四日嘉庆即宣布撤销和坤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的职务,同时将其党羽福长安软禁。初五日,嘉庆颁布征求朝政意见的诏书,实际是鼓动臣下弹劾和珅;在嘉庆的鼓动下,大臣们纷纷奉本,参和坤的大罪。初八日,乾隆皇帝的丧事还没办就拘捕和珅并进行了审讯,抄了和坤的家及其在各地和资产;十五日公布他的二十条罪状,虽念于和孝公主的情面没将和坤凌迟处死,但三天后即正月十八和珅被“赐令自尽”。“和坤跌倒,嘉庆吃跑”。京城的百姓纷纷放鞭庆祝,北京城的鞭炮销售一空,人们纷纷欢呼:“吾皇威武,吾皇万岁,大清有希望了!” 绕过葆光室是一条长30多米,宽近10米的过道,过道中间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垂花门,门里有屏风,将院内的一切遮档的严严实实,即便你站在门口,也无法窥视一二。这个垂花门里就是恭王府西路的第四进院子,名“天香庭院”。天香庭院是当年的恭亲王及其福晋生活、起居的地方,即人们常说的内宅。一道垂花门,即将内宅院和恭王府前边的其它宅院紧密的连系在一起,同时又保持了内宅的隐秘性扣相对独立性。 天香庭院是恭王府历代主人生活,起居的地方,是整个恭王府最主要的院子之一,它的正面即恭王府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锡晋斋。 锡晋斋是恭王府第一任主人和坤花重金打造,仿故宫宁寿宫而建的一座建筑,它高大宏伟富丽堂皇,从外观上看,它好象是一座普通的单层宫殿,但其内部却是多宝阁形式,是一座二层的楼阁,因其内饰隔断等使用的是极其昂贵的金丝楠木,又是二层楼,故有“楠木仙楼”之称。这个楠森仙楼可不断一般,据记载,当年嘉庆皇帝罗列的和珅20大罪状,其中第13条大罪是:“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其中“僭侈逾制”罪状就是指和珅越制用楠木盖了这个两层仙楼,超越了作为臣子应有的建筑规格。在明清时代,严禁皇家以外的建筑使用金丝楠木,如有违反即是杀头的罪,故有一楠一命之说。即便皇族,使用金丝楠木的建筑也非常稀少。我国一共有四座金丝楠木建筑,前三座分别是十三陵长陵的棱恩殿、承德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故宫的宁寿宫,最后一座么,就是和和坤当年的这座寝宫了。也就是说,仅此一项,和坤就难逃死罪了。 锡晋斋出自西晋陆机手书真迹《平复贴》,最初这个楠木仙楼并不叫锡晋斋。和珅时称为“嘉乐堂”,是和珅及其妻子生活起居的地方。关于这个室名并无具体文献记载,但和珅留有一部《嘉乐堂诗集》,古人喜爱以自己的居室名为诗集名,因此推断当时和珅居住这座“楠木仙楼”应该叫做“嘉乐堂”。 和珅获罪后,宅第被嘉庆皇帝赐给自己的弟弟庆王永璘,“嘉乐堂”成了永璘的居所,更名为“庆宜堂”,据说这一室名源于乾隆皇帝所赐的“庆颐良辅”匾额,庆宜堂名一直沿用至恭亲王时期。恭亲王奕?在《萃锦吟》“庆宜堂避暑偶作”一诗中写到,“积善欣余庆,安闲更得宜,留欢殊自惬,出语总成诗”,此诗句中藏尾了“庆宜惬诗”四个字,并注明“邸第西斋额曰庆宜堂,传闻系庆邸居时旧额”,为“庆宜堂”的名称提供了佐证。 恭亲王在恭王府居住时并不在庆宜堂中居住,而是住在恭王府的东路院中,庆宜堂被他用来收藏《平复贴》。《平复帖》系西晋陆机手书真迹,中国古代三大名帖之一。乾隆以前藏于皇宫内府。乾隆皇帝将《平复帖》赏赐给皇十一子成亲王永瑆。后来永瑆的重孙载治过继给隐郡王奕纬为嗣,便把《平复帖》带到了隐郡王府。 载治贝勒死后,其子溥伦降袭贝子爵位,因溥伦年少,慈禧太后命恭亲王奕訢暂时代管隐郡王府事务。借此机会,恭亲王奕?便以“代为保管”为名把隐郡王府中所藏的《平复帖》据为己有,并收藏于“庆宜堂”中,成了恭王府的镇府之宝。 恭亲王奕訢死后,其孙溥伟也获封恭王,人称小恭王。溥伟因庆宜堂内存有《平复贴》珍品,故将庆宜堂改称为“锡晋斋”。 锡晋斋游人不能入内,只能隔着门窗参观,给我的印象只有一个词:富丽堂皇。 锡晋斋内景 由锡晋斋再向后就是恭王府的第五进院——后罩楼院了。后罩楼是恭王府府邸与后花园间的隔断,是一座长达156米的二层楼建筑,楼前有外廊环绕,整 个建筑显的富丽豪华,极为大气。后罩楼前的院子是一个东西贯通的长条形院子,院中又有两座南北向的建筑做隔断,将这个通长的院子分成了事实上的三个院,实为一体的后罩楼也相应的分为了三段,东段名噡霁楼,中段名佛楼,西段叫宝约楼,分别对应前边的东中西三路院落。 后罩楼西段——宝约楼 宝约楼前有侧门,通住恭王府的西跨院。恭王府西侧的柳荫街是一条斜街,造成恭王府府邸北宽南窄呈一个梯形。这样一来恭王府主院西北角就多出来一个跨院。这个跨院又分南北两个院,南院名西静所,北院主要建筑是水法楼。水法楼实际和后罩楼是一个整体,是向西跨院的延长部分。 西跨院的水法楼 水法楼西侧是一通道,沿通道向北即进入恭王府后花园。 恭王府花园为位于恭王府后的一独具特色的花园,又名萃锦园,由恭王府内有东中西三条通道可进入这座花园,另在柳荫街甲14号开有一个侧门。萃锦园建于1777年,据考证是在明代旧园上重修的。全园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有古建筑31处。萃锦园原为和坤所建,据说恭亲王成为恭王府主人后又调集百名能工巧匠,增置山石林木,形成一个彩画斑斓,融江南园林艺术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建成后曾为京师百座王府之冠,是北京现存王府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堪称“什刹海的明珠”。其中园中的西洋门、御书“福”字碑、室内大戏楼并称恭王府“三绝”。某些红学家认为此园可能是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 萃锦园是个很值的一游的王府花园,据说即便是故宫的后花园与之相比都相形见拙,但我还要赶火车,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进去一游,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从水法楼旁看萃锦园
最后修改于 2018-05-22 07:42
阅读(?)评论(0)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