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山西一、才谒净土寺、又观释迦塔,辽宋千年史,应县一日游之应县木塔(2)

2018-12-23 13:48 阅读(?)评论(0)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应木塔是世界上现存体量最大,年代最久远的高层木结构建筑,1961年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6年,释迦塔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塔身直径30.27米。在我国,体量仅次于辽中京的大明塔,辽中京的大明塔是座砖塔,基座直径近37米,是我国体积最大的塔,但大明塔收分较大,因而视觉上应县木塔比大明塔要粗壮。





释迦塔是座木塔,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全塔没有一棵钉子,其斗拱更是独特,全塔共采用了54种不同的斗拱,代表着我国古代木结构营造技术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代所有工程技术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对释迦塔的评价是,现存世界木结构建设史上最典型的实例,中国建筑发展上最有价值的坐标,抗震避雷等科学领域研究的知识宝库,考证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部"史典"。


  这么奢华壮观宏大的建筑工程,绝不是一般的人可以兴造的,释迦塔塔是中国古代大辽国的皇家工程,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此刻的大辽国刚刚打赢了和北宋的战争,并签订了史上非常著名的 “澶渊之盟”,并在资金上获得了大宋朝的巨额补偿,这样就使得大辽可以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建设。同时由于大辽疆域的不断扩张,各地工匠云集于塞外明珠平城(大同), 经过大辽皇室多年的酝酿,,由辽兴宗的萧皇后主持,田和尚奉敕负责修建的佛宫寺终在辽道宗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动工兴建了。金明昌四年(1194年),增修益完。以作家庙,彰显家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高料敌之用。






  
应县木塔平面呈八角形,塔的外观共分五层,其中第一层为立面重檐,以上各层为单檐,但二层往上每层又有一个平座,所以全塔共五层六檐四平座。四级平坐外表看只是装饰性的斗拱平座结构,但从内部看却有独立的结构,实际上是一个暗层,所以这些平座层通常又称为暗层,也就是说,应县木塔外观为五层,而内部实际共分九层。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共计32根木柱。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在历代的加固过程中,这些暗层内又非常科学地增加了许多弦向和经向斜撑,组成了类似于现代的非常坚固刚强的结构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使的木塔的强度和抗震性能大大增强了。






  释迦塔正南面第三层檐下正中悬挂的“释迦塔”牌匾,匾上书有“大辽清宁二年特建宝塔,大金明昌六年增修益完”字样。表明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即北宋至和三年。

  
释迦塔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分作上下两层,下层为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平面亦为八角形,高九层,五个明层,四个暗层,外观为五层六檐,每层塔檐系有风铃6层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高大铁刹。塔刹由基座、仰莲、相轮、圆光、仰月、宝盖、宝珠组成,制作精巧,与塔身十分协调。在设计上, 释迦塔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全塔总重量约为7400吨,其中木结构重约2400吨。






  应县木塔自建成以来历经苍桑,除经受日夜、四季变化、风霜雨雪侵蚀外,还遭受过无数次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元代以后,应县曾发生过十余次较强的地震,其中六级以上就有三次,房毁人亡,木塔却安然无恙。1926年军阀混战时,木塔曾中弹200余发,至今弹痕可见。1948年解放应县时,守城的国民党军队以木塔为制高点设立了机枪阵地,木塔被12发炮弹击中。而它仍巍然屹立。


应县木塔千年不倒的奥妙,即有木塔建筑结构的合理性、也有周边环境的特殊性,还有人为保护的因素。首先从结构力学的理论上来看,一般古建筑都采取单层矩形、六角或八角形平面。而木塔是采用两个内外相套的八角形,内外槽之间又分别有地袱、栏额、普柏枋和梁、枋等纵向横向相连接,构成了一个刚性很强的双层套桶式结构。由于斗拱之间不是刚性连接,所以在受到大风地震等水平力作用时,木材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从而可吸收和损耗部分能量,起到了调整变形的作用。除此之外,木塔内外槽的平座斗拱与梁枋等组成的结构层,使内外两圈结合为一个刚性整体。这样,一柔一刚便增强了木塔的抗震能力。释迦塔设计有54种形态各异、功能有别的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木塔的这种结构非常科学合理,卯榫结合,刚柔相济,这种刚柔结合的特点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这种耗能减震作用的设计,甚至超过现代建筑学的科技水平,大大增强了木塔的抗倒伏性能。




释迦塔(应县木塔)结构示意图




木塔的斗拱结构



  其次从地质基础上说,木塔建筑区的基土主要由粘土及砂类组成,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好,木塔又有一个很大的基座,其承载力远大于木塔付与的荷载。所以,直到现在仍然不必担心木塔会有因"底虚"而倾倒的可能。

  此外,夏天塔上居住着成千上万只麻燕,千百年来这些麻燕以木塔上的蛀虫为食,起着"护塔卫士"的作用,这些已经成为视木塔为神圣的应县人最喜欢讲给外地瞻仰者的真实"神话"。







  释迦塔高高耸立在晋北大地上,它高大巍峨,巍为壮观。古往今来,观瞻木塔成一大乐事,历史上不少帝王将相、官员缙绅、文人墨客、佛门弟子为木塔挥毫泼墨,留下不少赞美佳句。塔上现存明、清及民国时的珍贵匾联54面,其中明成祖朱棣题的“竣极神工”、明武宗朱厚照题的“天下奇观”笔划苍劲凝重、神韵连贯,为难得的珍品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明成祖率军出师宣化,给予南侵的鞑靼、瓦剌部以有力回击。回京途中,驻跸应州。挥笔书写了"峻极神工"四字。此匾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五月重装。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鞑靼小王子犯阳和(山西阳高),掠应州。明总兵王勋迎战,被困于应州。明武宗率师援应。十月,两军在应州血战六天,小王子败退。这次决战,给鞑靼一定的打击,从此,边境安宁了几年。第二年七月,为了庆祝应州之捷,明武宗二次来应州,登塔宴赏功臣,书写了"天下奇观"四字赞美木塔。

  现在,这两块匾高高悬挂在释迦塔正面,第4和第5层的屋檐下




  释迦塔塔基高3米有余,整个塔基又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八角形,下层为方形,每一层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向外突出的小平台,另外 还有登台的台阶,方便人们登塔。

  在两级塔基的各个拐角处均雕有护塔神兽,它们造型各异、羽羽如生,不失为艺术 珍品。







宽大的塔基座



塔基的拐角处的护塔神兽







  步上塔基座,0距离的感触一下这座举闻名的木塔。看着那刻满了历史 沧桑的木料,更加感到这座塔的伟大和古老, 也更加钦佩造塔人的聪明才智和他们杰出的施工技术。应县木塔,不愧为我们伟大祖国的一块瑰宝,不愧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木塔的斗拱,看似简单,实际上奥妙无穷



一层塔檐下,竖立有多尊古碑,以及明清两代的碑为主










塔门前摆放的两件铸铁法器




  最后修改于 2018-12-24 07:48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