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下城墙,沿荆州街向城里走去。 荆州街北起襄阳大北门,南至运动场路(曾用名圣庵巷、仁义巷),中间与东街垂直,全长1.35公里,宽约4-24米不等,是襄阳老城里除南北街之外的又一条南北向的交通干道,也是襄阳城的南北副轴线。荆州街地位非常生要,在过去,大北门外就是来往于襄樊二城间的摆渡船码头,1964年改为轮渡后,码头移至长门外的闸口码头,渡江之人从闸口码头上岸,要穿过长门,顺城墙内的二道堤至大北门,或经绍兴桥斜插荆州街。不论哪种走法,荆州街都是襄阳人过江的必经之路。那时荆州街虽无大的生意店铺,但日夜之行人络绎不绝。1970年5月汉江大铁桥(即汉江一桥)通车后荆州街的地位 有所下降,但,仍有行人下大桥后拐走荆州街。 历史上的荆州街名几易其名,唐及明时因道署设于此街上,名为道街。清朝时因守备司设衙门设在新街口,又更名为守备司街。辛亥革命后改名为中山街。解放后仍叫中山路,1966年改名遵义路,1979年8月为纪念东汉末年刘表任荆州刺史,将荆州府治设在襄阳改名荆州街。 荆州街共分三段,北段在大门门和荆州古治(即老城墙)之间,全长280米,宽4-6米,这段路现已改建成了仿古一条街,是襄阳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中段由荆州古治至东街路口,长670米,1976年,这段路加宽至24米铺筑成柏油路面。南段由东街至运动场路,长380米此段路宽24米,现为水泥路面。 从大北门处看荆州街北段 从荆州北街看大北门 荆州街历史悠久,古迹名胜较多。大北门瓮城是襄阳六门之中唯一被完整保留下来的瓮城,成了拍摄影视片的好地方,电视剧《诸葛亮》就在此取了不少的镜头。街两边原有“二花楼”、“祗园寺”、“吕祖阁”等古迹,吕祖阁敬奉的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即唐代诗人吕严。吕严曾来襄阳"仙游",并为襄阳留下《剑画此诗于襄阳》的诗篇。现这些古迹均已不存。民国时期,荆州街(那时叫中山路)路东建有襄阳的第一个公园-中山公园,公园内遍植花草,饲养了少数动物,并有襄阳人为纪念唐代襄阳诗人孟浩然而建的"孟亭",还有大北门内侧东北处因得欧阳修、闻喜亭诗碑的"闻喜亭"。镜湖上还建有小巧玲珑的绍兴桥。后中山公园被毁,现在是市人大所在地。 荆州北街路西,仿古一条街的门脸房后边有一段南北走向的古城墙,那就是襄阳人称之为西新城弯的那段胳膊肘弯城墙。这段城墙内侧没有覆砖,沿城墙土坡可勉强登上墙顶。站在西新城弯城墙的胳膊肝弯处,即可近距离的感受襄阳北城墙的明显折弯,又可近距离侧视荆州古治券门。 隔着树木看荆州古治券门 西新城弯城墙的服务生肝弯,照片左侧是通小北门的城墙,右侧的城墙通向大北门 从垛口处看通往大北门的城墙 从新城弯垛口处看通往小北门的城墙 看过西新城弯,让我们再回到荆州街上,从正面看一看荆州古治。 荆州古治位于荆州街北段,距大北门约250米处。此处原是襄阳旧城城墙的一部分,明朝扩建城池时在此增修了一道拱券门,门额书写有"荆州古治", 从此荆州古治成为了襄阳城中的一景。 荆州古治乃为纪念汉末荆州刺史刘表将荆州治所迁至襄阳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而建。东汉时期,荆州下辖长沙、零陵、桂阳、南阳、江夏、武陵、南郡、章陵共八郡,包括今湖南、湖北全部,河南、广东、广西、贵州一部,是汉王朝的一级地方机构,治所在武陵汉寿(今属湖南),襄阳当时只是荆州南郡的一个属县,樊城部分则属南阳郡管。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刘表任荆州刺史,治所自汉寿迁徙于襄阳,襄阳从一座边鄙小城一跃而成为国家一级行政区域中心,成为荆州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这一变化,对襄樊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襄阳最为辉煌的时刻。后人在襄阳城设荆州古治券门,乃是为纪念这一段历史, 说到刘表莅襄,有个美丽故事: 刘表莅襄以前,荆州治所一直在汉寿(今荆州市公安县附近)。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贼盗横行,叛乱不乱。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荆州刺史王睿被逼自杀,刘表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当时,鲁阳袁术和东吴孙坚觊觎荆州已久,刘表上任的路可以说是危机四伏,随时有可能把小命丢了。为了安全,刘表只能乔装打伴,只身前行。不敢走孙坚的地盘,只好走相对弱一点的袁术的地盘。这一天,眼看快走出袁术。见天色已晚,便 找了家较为僻静的客栈休息。睡到半夜却被 人绑了,还有人低语喝道:“不要出声,否则性命不保”。随后刘表被抬上一辆马车,跑出了城。 刘表暗想,我在这儿无亲无友,也谈不上仇家,如果是遇到窃贼,直接将财物偷走就是,何必把我带到别处,莫非是袁术或孙坚的人?不知走了多远,天色微亮时这些人才停下来。其中一人赶紧过来,为他松绑、取出嘴里的东西,几个人全部呼啦一下跪地说:“请刘大人恕罪,我们几个迫不得已才在昨晚将你捆绑后带出城外。”刘表一下子懵了,“你、你们是.....”“我们是襄阳人,我叫蔡瑁,我们来接大人来了。”刘表半信半疑问:“这是什么地方?”蔡瑁说:“大人请放心,已经到了南阳郡管辖地,离襄阳不远了,到了襄阳就安全了。刘表听了并不放心,又不敢说什么,因为他听说,南阳郡知府和袁术是表亲,素有来往。 眼看到了襄阳城下,谁知道天色已晚,城门已经关了。蔡瑁说:“我家就在前面,不如大人前去我家住一宿,明天在进城如何?”刘表想想同意了。奔波一天,刘表早已困乏,很快睡了。半夜突然被外面的嘈杂声惊醒。就听有人说:“可逮到大家伙了,天亮后我们送给大人,肯定能得到不少好处。”“那是,大人一高兴,赏咱们一官半职的,以后咱们也能吃香的喝辣的了。”有人附和道。还有人说:“看紧了,千万别让跑了,不然白辛苦了。刘表吓一跳。难道襄阳这边也有跟袁术有串通?看来他们是把自己当份大礼送给什么人。这一来,刘表原本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他赶紧穿衣下床,悄悄从后门溜走了。 刘表刚一跑就被人发现了,后边的人就喊着追了上来,刘表慌不择路的往山上爬,爬上山顶无路可跑了。天亮了,刘表终于被发现了。只听蔡瑁喊道:“刘大人,你这是干什么?说好的早上吃完饭我们就送你进襄阳城,你怎么一声不吭的跑了?”刘表扭头厉色地说:“别再骗我了,你们要将我作为礼物送人。告诉你,我是朝廷重臣,你们这样做是没好下场的?”蔡瑁愣了一下就明白了,赶快一番解释:“我说呢。刘大人你误会了,昨夜我们进山想套头野猪让你尝尝野味,没想套了头漂亮的梅花鹿麓,想作为礼物送给你,却让你产生了误会。”刘表半信半疑的问:“你说的是真的?”不管信不信,反正也无路可走,刘表只好跟着蔡瑁下山。 此时一轮红日缓缓升起,映红了整个天空。从山上朝襄阳城望去,只见一江碧水环绕襄阳城而过,翠柳掩映的护城河与汉江相连,而面前的山峦则一派葱茏。刘表不禁感叹道:“三面环水,一面靠山,襄阳城真是易守难攻的好地方啊。” 下山后,蔡瑁将刘表护送进了襄阳城,再后来刘表把荆州治所迁到了襄阳。 荆州古治门虽不大,却处荆州街和新城路两条路十字路口处,东通内环路,西接襄阳城南北主轴北街,北连江滨路、大北门,南达襄阳城横轴东街和运动场路,交通十分繁忙。1996年为扩建马路,荆州古治券门被拆除,仅存两侧残垣断壁。2013年,为配合旅游开发,襄阳政府按传统营建方式,将荆州古治券门损坏的墙体予以修复。新修的券门高5米,宽3.95米。而旧券门两侧曾损坏的墙体则用玻璃橱窗予以保存,从外可直窥老墙体的岁月沧桑。现荆州古治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新城弯路 荆州街小学,位于荆州中街北头,荆州古治一旁 历史上荆州街是襄阳城里仅次于南北街的南北向交通要道,也长期是襄阳的政治权利中心所在。长期以来,襄阳不同历史时期的最高权力机关,不论府署、道署或是清朝的守备司衙门,乃至县衙,大都设在荆州街上,解放后,襄阳市四大班子也设在荆州街东侧,直到90年代,缓解交通堵塞,襄阳市委市政府才迁了出去。只留襄阳市人大仍在原处办公。 今天 ,襄阳北街被僻为步行旅游街,荆州街更成了襄阳老城内唯一的南北方向交通要道,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县街,因县衙曾设在此街口西侧而得名 县街。我居住的宾馆就在这条街的西头,县街和北街路口处 看过荆州古治,下一个目标是襄阳城的老东门。从荆州古治去老东门,最简捷的路线是沿荆州街向南走,到东街路口向东拐。 东街位于襄阳市襄城区,西起襄阳鼓楼商场前十字街口处,东至汉江的U型弯顶,是襄阳老城的东西向横轴线,和西街一起把襄阳老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因为位于十字街之东,直通城东门,故名东街。东街现为襄阳市的城市主干道。也是襄城区最主要的东西向交通干道,由东街向东,可至仁爱女子医院、襄樊市气象局和庞公祠、张家楼村等地。向北可过汉江大桥抵达江北的樊城区。 襄阳东街附近景点有昭明台、古城墙,护城河,仲宣楼等等。 东街上的襄阳四中。襄阳最好的中学是襄阳五中,前身是始建于清光绪28年(公元1902年)的襄阳府中学堂 说起襄阳城,有一个人必须书写一笔。他是历史上对襄阳贡献最大的人,没有他,就不会有襄阳在历史上的地位,这个人就是《三国》书中的刘表。 刘表(142-208),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今山东微山),姿貌温伟,少时知名于世,与同郡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东汉末年(190年)任荆州刺史(后改称荆州牧),设治所于襄阳,治理荆州28年。任荆州牧期间,刘表恩威并重,招诱有方,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在军事上,他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先杀孙坚,后纳刘备,内施仁政,外抗曹操,据地千里,带甲十万,雄居荆襄,称霸一方,是东汉末年诸候之一。然而刘表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建安12年(公元207年),曹操在稳定了北方的局势后,开始向南方发展,荆州成为他的第一个进攻目标。建安13年(公元208年),刘表在忧患中病重而亡,临死前托孤刘备,希望刘备保全荆州。刘表万万没有料到的是,8月他刚刚去世,9月,幼子刘琮在蔡氏宗族的裹挟下举州降了曹操!荆州遂没。于是有了后边的赵子龙长坂坡救主,张飞喝断当阳桥,诸葛亮巧借东风,孙权火烧赤壁等一系列故。 刘表死后葬在了襄阳。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载:襄阳“城东门外二百步刘表墓,太康中,为人所发,见表夫妻,其尸俨然,颜色不异,犹如平生,墓中香气,远闻三四里中,经月不歇。今坟家及祠堂,犹高显整顿”。而唐僖宗广明二年(881年)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所立《唐新立镇南将军刘表庙碑》文:巨容既立庙,因以墓侧构水亭为游宴之所,后记表僚属蒯越韩嵩等及蜀先主在荆州事迹,末有表所作《山道口亭铭》刻在庙碑之阴”。南宋王象之撰《舆地碑记目》卷三收录该碑目录时云:“(碑)在城中庙前。” 一个刘表墓,有说城东,有说城中。刘表墓究竟在哪里?真相是什么? 1993年5月,襄阳市在东街南侧,东距荆州街路口100米处兴建新华书店综合楼。在处理地基时,发掘出绳纹砖和“五铢”钱。襄阳市博物馆在调查勘探之后,确认是一个大型古墓葬(编号为XZM1),并于1994年3月2日至4月6日进行了抢救式发掘清理。 此墓位于襄阳古城圈内中部偏东处,东距东城墙约400米,南距南城墙约800米,墓为砖墓,由前甬道、东西耳室、前室、中室、后室等组成。整个墓室长度20多米,墓室最宽处为中室3.65米,最窄处为后室1.85米,墓室最高处为前室3.45米,墓室最矮处为后室1.3米。墓底距地表6.2米。因前甬道南端、东耳室被压在居民住房之下,未能发掘,故墓道长度、墓门等不详。 从发掘情况看,正象郦道元所言,此墓曾被人盗,前室可见两具人骨架残迹,中室可见两个人头骨和部分扰乱的残骸。后室仅见一节人体肢骨于入口处。葬具仅见部分棺钉和扰乱后的棺木残迹。随葬器物被洗劫殆尽,仅存少量陶器瓷器残片、青铜饰件及铜钱、铁器铅器等遗物,在淤泥中还发现残玉片和一小块贴有金箔的铜器残片。经考证,此墓正是汉荆州牧刘表墓。 北街新华书店,就在马路对面,距这个路口100米处 刘表墓既然在襄阳城里,郦道元为什么在《水经注》说:刘表墓在襄阳城东门外呢?这要从襄阳 城的变迁史说起。 在历史上,襄阳先后有过四次大规模修建,一是西汉,襄阳立县以后,在原北津戍的基础上修建了最早的襄阳城,其位置大根在今环山路南侧湖北工业建筑学校以西,金龙家园以东一带,即下图中的汉襄阳城。刘表莅襄后,在汉襄阳城东北建了新的襄阳城,其位置在现襄阳老城西南角一带,即下图中的唐以前襄阳城,。郦道元是北魏时期的人,他说的襄阳城正是这一时期的襄阳城。郦道元说刘表墓在襄阳东门外200步,一步5尺,200步合330米,也就是说,刘表墓在当时的襄阳城东330米处。唐代,襄阳城经历了第三次大规模重建,这座襄阳城以昭明台为中心,西、北城墙与现在的城墙基本一致,东、南城墙相对靠里,东城墙大概在今天的荆州街处,南城墙在今运动场路南侧。也就是下图中的明以前襄阳城,此时刘表墓已变成襄阳城中,只是离东城墙不远。唐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南宋王象之所说的襄阳城,正是这座襄阳城。元末明初,襄阳城第四次重建,西、北城墙基本不变,东、南城墙各向外移400米。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襄阳。郦道元时代唐以前襄阳城东城墙大致和今天的南街重合,当时的东门外200步即现在的南街东330米,这个位置恰好是今天东街新华书店处。 这样一来,有关刘表墓位置的迷团就迎刃而解了。 说到这,我们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城,城,单从字义上讲,是围绕都市的高墙 ,高墙围成封闭的圈即为城。我们常见的词,不论城墙、城池、城垣、城郭、城圈、城楼、城堞、城垛,此处的城字都是封闭的高墙的意思。城的出现主要是军事防御的需要,也有城市防洪的作用。城一般 是矩形的,也有根据地形修成不规则 形状的城。最初的城多为土墙,大约在明朝时,大多数都市的城墙改为砖墙,即在原来的土城表面包一层砖。包砖的城墙比原来的土城更为坚固。对提高城市的防御能力有根本性的改变。既然是封闭的墙圈,就要有供人出入的通道,这就是城门的来历。为方便人们出城,城的四面都 要有门,所以每一座古城都有好几座城门(纯用于作战的城堡除外)。 襄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军事地位十分重要,襄阳城城垣高大,河池宽阔,素有“佚打的襄阳 ”“华夏第一城”之称,襄阳古城共设有六座城门,其中紧临汉江的北城墙共设有三座城门,东、南、西城墙各有一座城门。大北门曰"拱宸",小北门曰"临汉",长门曰"震华",东门曰"阳春",南门曰"文昌",西门曰"西成"。这些城门都建有高大的城楼,城门外还有瓮城。另外东、南、西三座城门外还分别建有一座子城。李想从陆路进入襄阳 城,得先过子城,再过瓮城,最后才能进入襄阳 城。历史变迁,今天襄阳城仅剩小北门、大北门、长门三座城门,三座城门中小北门保留有城楼,大北门保留着瓮城,长门只剩一门,东、南、西三座城门则完全不复存在,但人们还习惯以东门,西门,南门等名代指对应的位置。 现在我所在的位置就是襄阳城东门处。东方是最先迎接阳光的方向,东风起而知春到。所以东门也以春立意,起了个很雅的名字阳春门。阳春作为庄重、高雅的城门名称,也寄托着古人对农业的希冀。古云“阳春农事方作”,农业是国之根本,将东门命名为阳春门,也有提醒百姓春耕的含义。现在东门城门虽然不复存在,但东门遗址却是人们寄托追思的良好场所,同时,东门外依托护城河所建的“阳春门公园”“襄阳公园”也让这里成为绿意盎然的游玩场所。
最后修改于 2020-02-16 19:27
阅读(?)评论(0)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