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偷来两日晴,“拥着”长城好宿营——2021年国庆,涞源西羊栏至唐子沟长城穿越、11

2021-11-06 14:16 阅读(?)评论(0)
  过13号台,城墙一突出处(由急转缓拐弯处),老鬼在等着我,这是第三次等我了,陪着老鬼的是鬼妹子,不对,是蓝妹子。见我走近,蓝妹子先一步上包,先一步上路,老鬼则等我到了以后,见我不肯休息才上包,就这一瞬间,我走在了老鬼前边,我们一前一后的向近在咫尺的12号台攀去。



走在前边的蓝妹子




  浮字12号台坐落于一座小山顶上,属于这一带的制高点。与14、13号台不同,12号台又恢复了浮字号长城惯用的那种敌楼制式,外观是标准的四眼楼,内部是标准的回字式结构,这座敌楼完好 度也比13、14号台高,其楼顶的拱劵结构基本完整。



正向12号台攀升的老鬼



浮字12号台北侧面



老鬼“走”出12号台




  站在12号台下向北望,前方不过数十米外,山脊上不仅有条小公路(土石路),还有个类似观景平台的东东,平台上边10来人,有早到一步的队友,也有外人。莫非那里已成为景区了?没听说啊。观景台再向北,不足千米的近距离内排列着一串敌楼一眼看去,仅属于浮字号长城的敌楼就有10来座,分别是浮字3-11号台,更远山上的乌字号敌楼还不算。但今天的天空通透性差,视觉上不够震撼,照片也拍不出效果。




拉近看那处平台



从卫星图上看这段长城,因篇幅原因 。3号台没有包括进来



  再看走在前边的蓝莓,我口中的蓝妹子。蓝妹子个头不高、身材苗条,却仿佛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我们曾多少次的一起出行,经常见她把老鬼远远的甩在身后,要不怎么说“金锅”不让“虚煤”呢。




  拍片的功夫老鬼又超越了我,现在我又走在了最后,再一次成了副班长。

  一路下行,眼前这段长城损毁历害,不仅墙体倒塌的较重,就连前边的敌楼也只剩下了一个基座,我们这次走长城,东羊栏7号台至浮图峪堡间的浮字号长城,因紧临拒马河谷,几乎全部敌楼都在抗战中被拆毁,只有一个东羊拦10号台是个例外。东羊栏6号台以北的30多个浮字号敌楼,毁的这么历害的真还是不多,在这之前,只有一个浮字29号台。




回看刚刚走过的长城,浮字12号台与11号台之间的城墙断芷



浮字11号台的废墟




浮字11号台的另一侧



  下到公路了,路边不仅有观景台,还竖有保护长城的宣传牌,在我们走过的野长城上,竖有这种宣传牌的地方 还真是不多见,甚至可以说是蝎子粑粑-——独一份。难道这个地方真是景区。事实证明这儿不是景区,只因有这条公路 ,常有人来,有关部门才在此建了一个观景平台,竖了一个宣传牌,这一点很值的其它地方学习。爱护长城、保护长城 ,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理念。




公路边的观景平台,这平台我没有拍照,照片是从网上找来的。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



  这个观景台其实不叫观景台,正式的名称叫长城宿营基地。但其观景效果确实不错。站在观景台上向北看,能看见浮字3至10号,共计8个敌楼,向南则能看到11、12号两座敌楼。当我们到达观景平台时,一位大姐(当地老乡)正十分自豪的一次次向每一个“到此一游”的游人介绍着这里的长城,看来爱我长城的理念已经深入当地人心中。



从观景平台处看北边的长城



  跨过公路即浮字10号台,可能是这段长城地处平缓山脊上的原因,敌楼设置的比较密,10号台距11号台不足百米,11号台距12号台更是近到不足50米远,敌楼,还是山上的长城,敌楼设置的如此近,实属罕见。在我的记忆中,唯有宁字号的湖海村段长城,有两个敌楼的间距与之可有一比。

  浮字10台是个3乘4的敌楼,内部也是回字型平面,其南侧通道的拱劵及部分南墙已经损毁,其它部分结构还算完好,这座敌楼突出于主城墙之外,与主城墙有几十米长的支墙相连,
也属于哨楼的性质。





脚下的三岔城墙,右侧的敌楼即10号台,我站在9号台方向,左前方的城墙连接11号台



从三岔城墙处看11、12号台



  由三岔处向东北,几十米外的小山顶上有座貌似已全部倒塌,只剩下条石基座的敌楼,它是浮字9号台。但登上9号台废墟你会发现,这座敌楼其它还残留着一面外墙。其东北外墙还算完整。只是不知还能坚持多少年。

  从残存的外墙看,9号台也是一座4眼楼。





老慢在观察9号台的残墙




9号台残存的东北外墙



  9号台向东是一段急降,这段城墙单边塌毁的很严重,走起来很有几分危险。下边山脊低处的敌楼就是在观景台处,那位大姐专门向我们指认过的浮字8号台,在长城遗产网上登记为南芦庄村8号台。不远山头上的是浮字7号台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