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一大院,民国一巨头——行走山西之二十四,孔祥熙故居、4

2021-12-17 10:49 阅读(?)评论(0)
  看过东花园,再去参观正院西侧的几个院。

  孔*祥熙故居六个横向排列的套院和两个花园(西花园、东花园)组成,六个套院从东向西分别是正院、书房院(南侧为厨房院)、戏台院、墨庄院、西跨院),这六个院排列的有点乱,厨房院本是下人工作的地方,正常情况下应该偏居大院一角,孔宅的厨房院却位于院中心占据了整个大院黄金位置。之所以出现这种特例,因为孔宅前身,太谷富豪孟广誉的这座老宅并非一次建成,它始建于乾隆年间,到咸丰年间,经多次扩建、增建形成今天的规模。也就是说,它的正院及书房院、厨房院是最早落成的院,戏台院、墨庄院等为后来扩建。这样一说,厨房院为什么占据整个院的正中心这一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孔*祥熙故居的每个套院都有自己的中轴线,每个院又沿中轴分割为两到三个四合院,其中房院与房院位于同一条轴线上,书房院居北,与正院的二门厅基本持平。厨房院靠南,位于正院的二、三进院西邻。




  厨房院与相邻的楼房院和戏台院间有便门,两个便门都在厨房院最南头。游客可以走便门从楼房院直接进入厨房院,不必再往回拐。

    所谓厨房院,是一十分狭长的小院,北接书房院,南至孔宅后墙(南院墙),院长约55米,宽不足10米。整个厨房院又分两部分,北部,与书房院相接的是一过厅,过厅内东为餐厅,曾接待蒋*介石在此用餐。西为操作间,即真正的厨房。过厅南侧才是狭长的院。院的两侧各有一大排厢房,厢房低矮而简陋,与东侧的主院形成鲜明的对比。厨房院说是院,中间的庭院不过三米,不如说是一条过道更为合适。过道最南端,孔宅后墙处开有一后门,据分析,厨房院的东西厢房过去存放物资及下人居住的地方。过道尽头设后门是为方便搬运各种物资而留。今天,这两排厢房都成了展室,展品包括各种瓷器、陶器,佛像等。那个后门则关闭着,一门之隔是原太谷师范学校,现山西应用技术学院的校舍



从南向北看厨房院



从北向南看厨房院



  厨房院北边的过厅(即餐厅)即厨房院的正门,门开下门厅西侧的书房院里,书房院(包括里边的书房)有些小气,也没什么特色,我没有拍照。

  
厨房院正门两边墙上镶有两块铜牌,一是厨房院简介,一是蒋*介石在此用餐的说明。




厨房院介绍



蒋*介石在此用餐说明



从过厅(餐厅)里看厨房院



厨房院里展出的部分展品









  厨房院的西邻是戏台院,是客人留宿的地方,相当于客房院,因院中有戏台子,俗称戏台院。

  戏台院北有过厅(即戏台院正门),南有戏台,两侧有东西看棚(即厢房),院子全长约40米,宽16米,其中中心的庭院长24米,宽约8米,是孔宅的诸多套院里庭院面积最大,最开阔的一个院子,之所以这样设计,应是为容纳足够多的人前来看戏。戏台院坐南朝北,正门(即尽北头的过厅)开在西花园里,但戏台两侧有通往邻院的便门。我仍是走便门,进“门”就是戏台子。



从戏台子处看戏台院,对面过厅,也是戏台院正门



戏台院介绍



  孔宅的戏台,前边是抱厦式的戏台子,后边是作为演员更衣室的三间后厅,戏台面积虽不是很大,但在私家民居里能有一座这样规模的戏台已经是非常罕见了,据说是山西全省仅有的两个建于民居院落中的戏台子之一,更何况这座戏台雕梁画栋,涂金沥粉,豪华大气,极其艳丽。是研究古戏台建筑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现戏台后边厅里,有红山文化展和1934年蒋*介石北巡介绍,在那次北巡中,蒋曾作客于孔祥熙家,晚上住在戏台院前边的过厅里。




戏台后厅里展出的部分展品及资料







  戏台院北边的过厅即戏台院正门,门开孔宅院的西花园里,关于这个花园最后再说,现在先介绍这座过厅。

  过厅为卷棚顶建筑。中国的古建筑门类繁多,仅屋顶形式就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攒尖顶等多种,其中庑殿顶和歇山顶又有重檐、单檐之分。故中国古代屋顶形式共分七级:重檐庑殿顶象征尊贵,等级最高,只能用于重要寺庙的主要佛殿、皇宫主殿等;重檐歇山顶次之,常见于宫殿、坛庙的重要建筑;单檐庑殿顶排第三,多见于王府、寺庙的主要建筑;单檐歇山顶排第四,多用于王府、寺庙等重要建筑;悬山顶第五,神橱、神库,及南方多雨地区的民居多用;硬山顶第六,多见于北方民居的较重要建筑;卷棚顶第七,一般的民间建筑;攒尖顶仅用于亭台楼阁,并无具体等级之分,但能建亭台楼阁的绝非一般草民,所以攒尖顶至少要高于硬山顶的建筑等级。

  由上可知,北方民居实际能用的屋顶只有硬山顶。卷棚顶两种形式,卷棚顶是等级最低的建筑。 孔宅(严格来说应该是孟宅)的几个过厅多采用卷棚顶,是主人显示低调的一种态度。




  戏台院的过厅面阔三间,长10米,进深6米,因是卷 棚顶,屋顶结构简单不施斗拱,但椽子及围板均施以彩绘,低调间又透出主人的实力。过厅东西两侧各有一间耳房,耳房即与过厅相通,又有独立的后门,只是偏居角落,又小又黑又隐蔽。当年蒋大总统携美玲夫人来时就住在黑暗的西耳房里,堂堂大总统竟然会相中那么一间小黑屋,据说是看中它前后有门,一旦有事逃跑方便。呵呵,蒋大总统的跑功,皆称一流啊。

  我在过厅风外拍了两张照片,那间西耳房,暗的实在不象样,没有拍照。





过厅里的布置




  戏台院的东西厢房,过去是老爷及亲眷看戏时临时喝茶休息的地方,也用于接待客人。现在也僻为展室,其中西厢是古代货币展,东厢是革命根据地货币展。都是现任馆长叶耀中老人金多年收藏的文物,其中仅珍品文物就有上百件。我不是钱币爱好者,不懂的欣赏,只能匆匆一过。




东厢房里展出的革命根据地货币





东厢房除了各革命根据地发行的各种货币外,还收集有部分抗战时期的文物。





  西厢房,里边展出的是古代货币,据说其中有件国宝级的文物,中国最早的古金币,价值3000万,我是不懂,也没能注意。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