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太谷有座无边寺,为太谷老城4庙5大寺之一。百年前的太谷城商铺众多,经济发达,位居中晋高富地之首,享有金太谷、小北京之称。那时的太谷城寺院庙宇众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晏公庙、赵相子庙、胡公庙、无侫庙、资福寺、离相寺、万安寺、无边寺、安禅寺,人称4庙5大寺。5大寺中,资福寺又称东寺,离相寺又称西寺,万安寺人称北寺,无边寺习称南寺。如今这5座大寺,唯无边寺相对完好的保存下来,另4座寺院仅安禅寺幸存一座藏经殿和一座后殿,资福寺的藏经楼则移至了太原的迎泽公园内,其它建筑都已片瓦不存。 无边寺俗称白塔寺、又名南寺,是太谷老城5大寺院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寺院。太谷有一句俗话,"先有白塔村,后有太谷城"。这是因为白塔寺(即无边寺)的历史远早于太谷县。古时没有太谷这个地名。太谷之地曾是晋国大夫阳处父的封邑,西汉设阳邑县,属太原郡,今天太谷城东的阳邑村即是那时的阳邑县治所在。西晋泰始八年(272),有人在阳邑城西18里处(即今天的太谷县城所在地)建了一座无边寺,因寺内有一座大白塔,寺旁的村子逐以塔命名,叫做了白塔村。北周建德四年(575年),阳邑县移治于白塔村,即今山西太谷县城的位置,旧县城改为阳邑村。隋开皇十八年(598年),阳邑县改名太谷县,从此太谷一名延用至今。因今天的太谷县城是在原白塔村基础上扩建而成,所以才有"先有白塔村,后有太谷城"一说。 无边寺坐落在太谷城的南门里,南寺街10号。由箕城大道上的购物中心路口(即太谷老城南门),沿南大街北行100多米是个十字路口,路东的横街叫小南街,路西的街即南寺街,无边寺就在南寺街上,距南大街口约701米。 无边寺位置示意 太谷城素有小北京之称,昔日有四街八井七十二巷,青堂瓦舍遍布,高门大宅星罗。如今太谷城十之八九的老宅院已经夷为平地,幸存的四合院有150余处,8000余间,这些幸存的老房子以太谷城的东、西、南三条大街两侧及西南城最多,其中又以南大街、西大街、西建街、南寺街四条街巷合围成的矩型区域为黄金地带。无边寺恰处这一黄金区域上,是太谷老城旅游的核心区。 走在南大街上, 明清风格的老建筑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只可惜大多维护不够,有的更可用破破烂烂来形容。 南大街-南寺街(小南街)路口的西北角是个小广场,西北方的房屋后露出一白色古塔,那就是无边寺的大白塔,太谷城的标志。见塔顺路向西拐,错不了。 南寺街上的建筑。一看就知道,这里曾是太谷,不、是整个山西的黄金之地,小北京、金太谷之称,那有响当当的业绩支撑,不是吹的。 道南的国足臭豆腐,这家的臭豆腐真的有那么臭么?不相信 南大街路口向西拐7、80米,路北即无边寺。我是从曹家大院回来去的无边寺,此时是中午1点多,没想到无边寺中午竟然“休息”,现在是夏季,下午3点才开门。为不耽误时间,我只好先去孔祥熙故居,回来再转无边寺。 孔祥熙故居地处无边寺西北,位于谷老城的上官巷,即由南大街、西大街、西道街、南寺街、上官巷五条街巷组成的日字形黄金旅游区的中间一横处。由无边寺去孔祥熙故居,再回无边寺的过程,以不走回头路为原则,要经过南大街、上官巷、西道街、南寺街四条老街巷,正好走成一个口字形,即日字形的下边一环。这四条街幸存下来的老建筑不少,所以这一过程也是转老街的过程。因后来在无边寺里拍照不多,所以我把这一围绕无边寺和孔祥熙故居转老街的过程,与之后参观无边寺的过程合为一篇游记。 由南寺街路口沿南大街北行百来米是一丁字路口,路口有路标,向西的横街就是上官巷。 太谷城里的老房子虽然毁坏了十之八九,幸存的老宅院也不算少,据说有150多座四合院,8000多间房子,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大多老宅院保存的不好,看着让人心痛,有的更是到了十分危险的程度。希望这些老建筑能被有关方面重视起来,尽快得到较好的维护,当然要修旧如旧,而不是新建改建,不是打造那种钢筋混泞土的“古建筑”,那种钢筋混泞土的现代化“古城”不要也罢。 上官巷内的老宅院 一道风化严重的砖墙 又一座老宅子,虽非高门大户,也是别有韵味 上官巷的一条支巷 上官巷东起南大街,西至西道街,长约370米,宽4-6米不等,是太谷城4街8井72条巷中的一条很重要的老街巷,这条老巷地处太谷老城黄金旅游区核心地带,是太谷城日字形旅游路线的中心一横,巷内分布有孔祥熙故居、晋商博物馆,形意拳博物馆等景点,为太谷旅游的网红打卡之处,尤其是孔祥熙故居,为太谷旅游的必去之处。 关于孔祥熙故居有专门游记,这里不再叙述。 上官巷里的晋商博物馆 太谷县晋商博物馆是由御赐乔氏御医府邸改建的私人性质的博物馆,为二进院落。位于孔祥熙故居的对门,上官巷2号。在这里既可观赏宅院古建筑,也可欣赏博物馆内的木雕、砖雕、石雕、独轮车、蒋介石坐过的轿椅及太谷晋商使用过的多种实物,历史文化厚重。 我去之时晋商博物馆并不开门,也是午休间 博物馆外摆放的风谷机 巷子里张贴的旅游示意图,不过这张图里孔祥熙故居和无边寺的位置都标注有误 形意拳博物馆。位于晋商博物馆西侧,对面是孔祥熙故居的倒座房。晋中是晋商的发源地,也是晋 商密集的地区,很多晋商都需要保镖护院,于是极大的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在这片土地上不但诞生了很多武术大师,更诞生了形意拳这一拳种。 形意拳博物馆的东院墙 形意拳博物馆对面有座大拱门,按其位置对应的应是孔祥熙故居的西跨院。也就是说,这座大门是孔祥熙故居西跨院的门,之所以建这么高大,大概是为车辆进出方便。 孔祥熙大院巍峨的角亭 又一座大拱门,与孔祥熙故居西跨院门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家小院的垂花门楼,这要是换个地方也是很高档的大门了,但在太谷城这个地方就显的一般般了 这座大门,应该有一定历史了,两个门垛风化严重,不得不用水泥抹上 看看那座宅子 那座宅子的侧面 沿上官巷一路西行,第一个十字路口是西道街口。西道街南起南城根,北至西大街,并与西大街北侧的北大街南北相冲,形成太谷城里唯一的一条南北贯通的街道,是太谷城里很重要的一条街道,其地位之重要,可以说是仅次于太谷城的南大街和北大街。 西道街道西,与上官巷相对的横街名中巷(有的地图也标为上官巷)。下图是中巷巷口西北角的老宅院。 西道街路口西侧,中巷路北的老宅子 再看那座宅子 荣德聚,应该是家老字号吧 西道街全长约650米,宽4-6米不等产,总的趋势是北半截宽,南半截窄。西道街虽然是一条老街道,好多地段都盖了楼,保留下来的老宅院并不多。只能用星星点点来形容。下图就是西道街上的一座老宅院。才发现,太谷城里这种砖劵拱门的真是不老少。太谷城买卖人家多,建这种大拱门应该都是为了车辆出入方便吧。 西道街上的老建筑虽然不多,但它北通西大街和北大街,南接南寺街(无边寺),中间与上官巷(孔祥熙故居)相连,因此是太谷老城日字形旅游环线上的重要一环,即日字形的左边一竖。 由上官巷口南行小200米是一向东的丁字街口,即南寺街西口。南寺街西自西道街,东至南大街,长约370米,这条街虽然不长,但与南大街以东的另一条主要街道——小南街直接相接,南寺街上坐落有无边寺、山西晋商协会等重要单位,小南街上有坐落于东城根上的文庙,这两条街合在一起,构成太谷老城的南半城最重要的东西向通道。现在的南寺街,是太谷城日字形旅游环路的下边一横,其地位也不言而喻。 南寺街西段路南有518研究所,路北是应用科技学院(前身为太谷师范学院)的校园,这段路老建筑不多,有也无什么价值。南寺街东段幸存下来的老宅院较多,有的还具有较高的价值,只是这些老宅子大多并不开门,想参观也不得入内。 南寺街东段道南的老宅子 泰山石敢当 还是老宅子门 又一座老宅子
最后修改于 2021-12-29 11:41
阅读(?)评论(0)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