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什么爱王八?

2008-02-28 08:01 阅读(?)评论(0)

呵呵,凑个兴,贴上我几年前的原创

日本人为什么爱王八?

日本人爱王八。许多日本人都将王八的图形绣在和服的后面,以与其朝夕相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日本人不愿回答的问题。经过长期的研究,最近我终于揭开了这一世界性难题的迷底。

在我国很久很久以前的北宋徽宗年间,山东清河有个卖烧饼的武大郎,人长的又矮又丑,却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娘子潘金莲。只是那妇人不守妇道,竞与西门庆私通,时间长了终于被武大郎发现。这是一个妇幼皆知的故事,但后面的发展 却是人们所不知的了。

水浒中写武大捉奸被西门庆踢伤,潘金莲借机下毒药死亲夫。武二郎回家怒杀潘金莲,勇斗西门庆,为兄报仇。其实那是作者为抬高武松的英雄形象而编造的情节,真实的情况是武大开始确实想捉奸,但一想西门庆人高马大且有一身的功夫,又立马没了脾气,左思右想,还是找他兄弟为上策。于是武大家也没回,挑着剩下的烧饼就奔了开封。为什么上开封?武二郎不是被县太爷打发到东京开封送信去了吗。

武大饿了啃个烧饼,渴了喝口凉水,一路晓行夜宿,费尽千辛万苦,这才来到开封,却不想一连几天也没找到武二郎,烧饼已吃完了,钱也花光了,无奈只好沿街企讨,不料又遭一群小混混,被臭扁了一顿。武大越想越伤心,牙一咬脚一跺跳了黄河。

也是他命不该绝,武大跳河并没有淹死,而是顺水漂呀漂呀飘进了大海,又漂呀漂呀漂到一个海岛上,这就是日本,矬子里挑将军,别看武大郎那么窝囊,但在那儿却成了大能人,凭着他认讷的不多的几个字,给日本带来了文字,于是被日本奉为了圣明,后来竟做了日本国王,生了儿孙无数,这些就不多讲了。因为他恨潘金莲、西门庆,所以他经常对自己的后人讲潘、西二人做的坏事,当然也忘不了添油加醋,教育他的后人不要忘了这些仇恨。

斗转星移,一转眼几百年过去了,此时的日本国王武屎太郎已是武大的一十六代孙了此时他做为武大的后人早已忘了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名字,所以就把那些一辈辈传下来的仇恨记在了中国的身上。一天他闲的无事,忽然想起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爷爷说过中国地大物博,什么都有,看自己这弹丸之地的天涯荒岛啥都有没有,就叫手下人到中国去给他弄,能偷就偷,不行就抢,只要弄来就行。于是便有了明朝时的倭寇犯界。

话说两头,明朝苏州城里有个江南才子唐伯虎,他为了追求心爱的秋香姑娘卖身进了相府,那秋香心比天高,哪看得上新来的书僮,唐寅只好拿出了印章证明身份,于是有了三笑点秋香的动人故事。这一切被河池里一条小的不能再小、丑的不能再丑的的小鲤鱼看见了。“哇,印章有这么大的用处呀,它可使人身价百倍。我要有这么一个印章就好了,有了它,我再也不会让别人看不起了”。

小鲤鱼找到了一个刻章的工匠,要求给自己刻一个章。“你又没手怎么拿呀”?“那就盖在身上,能证明我有身份就行”。“盖上的章一下水就冲没了”。“那、那你不会烙在我身上,那不就掉不了了”?“烙在身上很痛的”。“不怕,不吃苦中苦,哪成人上人?只要能出人头地,我啥若也不怕”。

工匠没法只好拿一枚圆章烧热了的盖在了它背上,因为没敢烧太热,烙印不很深,小鲤鱼还不干,非要烙清楚点才行。工匠没办法,把章烧的热热的又烙了一次。那一下烫的很深,小鲤鱼很长时间都不能下水,时间长了慢慢适应了地面的生活,四个鱼鳍也成了四个爪。背上的伤好后成了厚厚的硬疤,殖民地后来慢慢成了硬甲。由于背上的伤疤发紧,它每天使劲的伸脖子,慢慢脖子越伸越长,最后变成了一只王八。

 倭寇犯界,见什么都偷、什么都抢,就连河池里的鱼也捞了不少。有些鱼不愿去日本,找机会都跑了。只有少数不怎么样的鱼和这只小王八去了日本。武屎太郎见到了小王八那特殊的样子很稀奇,每天捧着爱不释手,有一天武屎太郎问起它为什么是这个样,小王八不好说自己是烙章烙成这样的,就胡说自己已修练了上千年历史 ,修练成这个样子。武屎太郎信以为真,为了让自己长寿,就把小五八的样子绣在了自己的衣服上。直到今天日本人一见到王八就想起了他们的祖宗武大郎。而和服上锈王八的习惯也一直流行到今天。

由于武大郎的老婆偷人、由于武大郎的后代喜欢王八,所以在我国管老婆偷人的男人叫王八。

  最后修改于 2008-12-30 09:30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