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座虎石极顶东侧是一个断层,脚下的路往南拐去,顺路急剧的下降,走了没多远我发现此路不对,那路下了岔脊右侧的沟,下了常河方向。沿岔脊下行几十米。试图寻找向主山脊侧切的路,脚下根本没有路。
重新走上主山脊,起伏的山脊上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山包,连贯几个山包后有一个很深的下降,下边就是我前边说到过的那个垭口,那个垭口是封龙山西山脊与座虎石的地理分界线。从现在的地形上看,上次我们是在距那个垭口不足200米处止的步,若不是雪后路滑。若不是大雾让人连30米外的地形都看不清楚,那次我们应该能成功的,不过如果那次若能成功的话,今天我就不会再走这条路。这也算缘分吧。
这个山包的后边是很深的下降
断层这边的山脊上根本没有路,现在我走的所谓的“路”就是顺着前人的足迹从荆棘和灌木丛中硬钻,硬挤,当然钻的时候要躲开酸枣树,我想,谁也不会往那家伙枪口上撞,除非有病。走在这路上我想起了那句名言: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条路走过的人多不了,看样子最多不超过10个人,但路的雏形已经形成,不知是谁第一个走通的这条“路”。
密密麻麻的酸枣树
刚刚走过的山头
前边的又一个山头,能看到隐隐约约的小路 ![]()
山坡上偶然的绿色
再看眼前的山包
回看刚刚走过的山包
还是刚刚走过的山包
随着时间的推移,脚下的路越来越清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接近了前边的垭口,垭口南侧沟里的梯田都看的很清楚了,可脚下的路还是那么难走,不是路有多么险,而是酸枣树还是那么的多、那么的密。热情的酸枣树就象一个见而熟的人,随时随地的或拽住你的衣服、或刺痛你的肌肤,甚至可能给你来个无拘无束的拥抱,你要想从它的手中解脱出来,那可要费一番功夫。
从不同的位置看下边的沟
路边的酸枣树
小小的路
走在路上,紧小心慢小心,还常常有酸枣枝挂住你的衣服 眼看快到垭口了,前边貌似又是一个断层,我随着路向右侧的沟里下降,降了没有多深已是一片枣林。从地面上扔着的大量农药瓶看,这片枣林经常有老乡来管理。枣林下边的沟就是我和飞熊走过一次的沟,顺沟出去就是常河。 前边陡峭的地形
山坡上大大小小的枣树
从枣林看上边的山脊
时间已经快12点了,我决定的枣林里午餐。再往前走又要上山脊,山脊上很难有一块平整的地方,而且到处是荆棘杂草,想找吃饭的地儿很不容易。这片枣林地面平整又无杂草,还有石块可以坐,在这儿午餐即舒服又安全,还能支上炉头做一锅汤。三个烧饼下肚,我很快就添饱了肚子,一个人吃饭就是这么简单。
午餐后再次上路,我没有继续向沟底走,走沟底要再下降几十米,然后重新上升,会损失高度,而我决定向不远的垭口横切。 山坡上根本没有路,有的只是稠密的灌木,短短的三、四百米路,感觉足有好几公里,回来从照片的时间信息中得知这段路我竟然用了大约40分钟,看来还不如走沟底。路就是这样,你不走过怎知它的难易?
垭口到了,令人遗憾的是垭口处没有想象中的路,即没有常河通南寨的路,更没有上对面山脊的路。不管它,刚才从远处看前边的山脊没有断层,没有断层的山脊即便没路也能走,只是荆棘拦路走的可能慢一些。但只要登上前边的山头,应该就有我们上次走过的“路”。 分开荆棘,我顺着山脊线向上攀去。
封龙山西脊与座虎石分界的垭口
从山脊上看常河方向
山脊上看南寨方向
最后修改于 2013-04-15 10:19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