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放弃,未成功的穿越也快乐——13年5.1大石盆-井子峪穿越记(纵走太行系列之十一)6

2013-05-18 06:15 阅读(?)评论(0)

   天终于大亮了。这一夜,又是自3点来钟就再也睡不着,又是静静的躺着一直等到天亮,等到6点起床。尽管色技越来越抽抽,色心却依然难改,尽管照片越拍越不咋的,却依然喜欢照相。而营地,相信是每一个驴友都喜欢的题材,我同样不能逃避这种俗气。起床先给营地来上两张照片。

 

 

  

 晨光中的小溪

 

朝阳打亮了营地旁的山峦,今天是个好天气,难得的好天气

 

 

    早早的吃过早餐,早早的收好营,我利用其它队友收营的时间去完成一下本次出行的捎带脚的任务——Miniwell户外净水器的二次测评,我来到小溪旁,特意找了一处水不怎么流动、看着水质也不太清洁的地方,打开净水器准备过滤,咦,怎么没有上下水软管?左寻右找确实没有软管,再三寻找还是没有,看来是忘了带了,这事整的,没上下水管测个球呀,我非望的把净水器收好打入背包,现在唯一可做的就是等待出发了。

咦,怎么没有上下水软管?
 

 

把净水装入收纳袋


收营中的队友们

 

 

  出发时没看表,估计还是8点20左右我们又上路了。今天我们这支队伍发生了“分裂”,4人因各种原因不再继续穿越,他们将沿沟下行,出井子峪、奔沕沕水乘车返石,沕沕水每天早6点、中午1点有去平山县城的班车。另外5个人,老马夫妇、老王、铃铛包括我则拐进去东山庄的那条沟,继续向盘口方向穿越。

继续穿越的几个驴友拐上去东山庄的沟

 

沟口的防火宣传牌

 

结束穿越的几个朋友与我们在岔沟口分别,从此刻起双方将背道而驰,越走越远

 

东山庄沟是一条非常漂亮的沟,沟中异峰突起,奇崖陡立,这是沟内的第一个山景

 

这片山我看像几个屏风,你看象什么

 

 

这片漂亮的山又象个什么

 

 

 

  

   进沟半个小时是一条岔沟,老王和铃铛继续向前走,我在路口等候因为更衣落在后边的老马夫妇,等待中听到岔沟里有三马子车的声音,寻音找过去,一个老乡正在不远处忙活。“正好,过去问问路”。老乡是庄旺村的人,来这条沟又是刨树。他的话让我有些失望:“东山庄走不过去”。“那哪条沟能过去”?“都过不去”。“谭风沟或北黄楼也过不去”?“过不去,这边的几条沟都过不去,只有井子峪能过去”。老乡的话我半信半疑,因为我知道除了井子峪之外走白龙洞也能翻到盘口。所以我决定还是到赶东山庄再问问路,如果东山庄一带真的走不过去,就退回来走北黄楼。

 

 


    有失就有得,失望的同时也有惊喜,这条不起眼的岔沟里竟然藏有一处漂亮的风景,一个似曾眼熟的石林,景色之佳堪称一绝,感谢老马他们换衣服,我若不在沟口等老马他们,若不是在等待中听到三马子声音拐进来问路,又怎能欣赏到如此美景?


 

 

 

 

   老马夫妇上来了,说起这条沟的风景,老马说他来过,和鹿鸣等人整了一个小环穿。想起来了,在老马的游记中我曾见过那个石林的照片。我说怎么眼熟呢
    继续前进,远处又一座奇峰,一个山峰犹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咱用镜头拉近点让你看一看。


 

 

    9点33分,我们走到了石瓮,远远的看见沟中间有一个巨大的卧牛石,它就是石瓮的标志。一个老乡赶羊羊正要出村,我急忙上前问路,没想到放羊人说自己是外地人,对山上的路竟然说不清楚,放羊人不知道路,这我是第一次见,若不是亲身经历,打死我也不会相信。

   放羊人说,东山庄距石瓮还有1里,村子就在那个春笋般的石峰下。告别石瓮的放羊人,我们继续向东山庄走去。

   石瓮村西的沟有一小断层,断层下有一个水瓮般的大石坑,不知这是不是石翁村名的来历,我认为很有可能

走过石瓮村的地标——横在沟中的卧牛石

 

沟对面的石瓮村,仅一户人家的废村,现在成了羊圈

 

   石瓮村边的小断层,断层下有一个水瓮般的坑

 

走向东山庄

 

露出一角的东山庄

 

   东山庄是盂县北下庄乡管辖下的一个自然村,村子位于大家沟沟口处,“全村”分为三片,一片位于沟口西侧的高坡上,一片位于沟口东侧的高坡上,这两片均各有一座房子,东山庄的第三片房屋是位于沟底的两排平房,从房前遗留的标语看应该是个学校,一个仅两人家的村子怎会有学校?原来东山庄虽小却地处4、5个自然村的中心位置,学校设在这儿可以方便周围几个村儿童的上学。现在这些小自然村几乎全部废弃,这个学校也就彻底废弃了。


废弃的学校

 

  “学校”后墙处,我们碰上两个正要“下地”的阳光少年,这是两个放假在家的初中生,正要下地帮大人去干活,小伙子说这条沟能过去,但具体的路要问他爷爷。
  “爷爷”住在沟西侧的高坡上,老人家已经80多,行动不便,听力、口齿均不太清楚,我们与他交流了十多分钟,只明白了一件事——沿这条沟能上山梁,上了梁往黄什么尖方向拐有下盘口那边的路。至于见了岔沟走右侧还是左侧上山梁,上了山梁往东拐还是往西拐,黄什么尖在哪,有何标志,如何找到下盘口的路,我们反反复复的问了十几遍老人也没能听明白,他只是一遍遍的重复:能走通,就一条道,顺着沟就上了梁,拐过去就能下去。
     再问下去已没有意义,谢过老人,我们向沟里走去。


左侧山坡上的屋子就是爷爷的空

 

 

 回看沟口的东山庄

 

    沟的左侧有明显的小路,还有一根引水的尼龙管,看来这儿的水也够紧缺的。顺路走出去近1里地,路将我们引向另一侧的山坡,尽头是一水窑,引水管的源头就在这儿,这儿就是东山庄的生命所在。
   水窖再往上是断崖绝壁,再想走已没了路,尽管如此我还是不死心,分开荆棘下到沟底,顺沟向前钻去,钻出去一百多米又是绝境——嶂谷到了头,横在眼前是U型的绝壁。


沿小路向沟里走去

 

 

水窖上方的断崖

 

沟尽头的U型绝壁

 

  既然问路时老乡说这个沟能上去,那就肯定有路,直接顺沟走不行但肯定有饶断层的路,我们向回退去,一边退一边寻路,一直退回到村边才看到一条岔路,其实我们刚才也看见这条路了,但那会儿我们一心以为应该顺着沟走,顺那条明显有人经常走的路往前走,认为这条路是上山坡种地的岔路,谁都没有想到这才是我们应该走的路。
   这是一条很少有人再走的路,但曾经是一条很辉煌的路,路面用块石铺成,宽3尺以上,它沿一条小岔沟扶摇而上,不知不觉中我们已升高了百米,开始顺崖边侧切,很快的我们就饶过了那个断层。

 

艰难攀升中

 

路已很少有人走

 

沟中一景

 

沟中一景——仙人指

 

这张更清楚一点

 

走上崖顶的平切路

 

再看近在咫尺的东山庄

 

 

  

  最后修改于 2013-05-20 10:26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