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同昨天一样,我睡的很早,吃饱了没事干,外边又冷,不钻被窝干啥呀?钻进被窝里,暖和和的躺着,躺来躺去就睡着了。 一觉醒来,才10点半,惊喜的听到帐篷上的涮涮啦啦的声音,“下雪了”?钻出帐篷看仔细,果然是下雪了,好兴奋。石家庄一冬无雪,不但石家庄,整个华北都旱的不行,雾霾倒是天天有,现在在户外赶上了第一场雪,能不让人兴奋么?。“下雪了”。“下雪了,雪还不小”。连喊了三遍,才有人应了一声。呵呵,都 睡着了,还睡的很死。 此后又是醒醒睡睡,睡睡醒醒,一夜折腾不停。 清晨的营地 营地的早晨 早饭中的龙哥 营地旁的小河 正在拍照营地的铃铛,看着他们想怎么拍就怎么拍,让我好生羡慕、好是嫉妒 9点48,我们上路了,今天 出发时间又不早,同昨天差不多。踏着咯吱咯吱的新雪,我们向下走去,众人都有点小兴奋,是啊,盼雪盼了两个月了,今天终于见到了这个冬季里的第一场雪,如何让人不兴奋。兴奋之余,我心里更多的是担忧:我们今天要翻黑狗尖的山梁,那路本来就不好走,上次就没能走通,现在下了雪,路肯定更难走了,这次我们能穿过去么?不会又象上次那样折戟而归吧?再一想,管它呢,大不了变线,改成走安全的路线,再不行就原路返回,反正要安全第一。户外不就是个玩,不就是个乐么,没了安全,一切全是扯淡。 岔沟里的冰河 上路10分钟,我们拐进另一条沟里,走过这条沟的人,应该对这个沟口有很深的印象,5.1那次穿越的最后一天,不锈钢、老史、车夫、水管就是在这儿和我们分手的。 在外不吸烟,入山不带火。防火警句要牢记 明明是山西的地界,线杆却是河北黄安-盘口的,两省交界处,常有这种扯不清,理还乱的事 踏雪而行 两个带孩子的老乡从上边下来了,这条沟只住着不多的几户人家,平时极少碰上人,我们急忙上前问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翻越黑狗尖山脉,那也是一座险山,也是一个老乡都不在翻的山,路很难找。有这个机会我怎能 错过。这个老乡我们昨晚见过,他就是昨晚我们扎营时提醒我们注意防火的老乡,他是来前边村串亲戚的,路并不是很熟。“前边村里有人,你们到那儿再问吧”。 继续前进 11点,我们走到了东山庄,上次我们就是从这儿拐的弯,穿越黑狗尖时因时间关系没翻过去,今天我还想从这儿走。但我心中有一个疑问:在有雪的情况下,下山的路好不好走,我们能安全的翻过去么?这几年,听到的户外事故太多了,在好多人眼里,驴友成了不安全因素的制造者,这可不好。不管如何,我们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要杜绝各种不安全的因素。 东山庄村只有两户人家,别看村小,却是这条沟、10来个村的地理中心,村口有曾经的东山庄小学,老乡说鼎盛时有50多个学生,如今这条沟里一个学龄儿童也看不到。年轻人都飞走了,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 向老乡问路,这位老哥说我们上次走的路不对,去下口要走另一条沟,然后耐心的向我们说了好长时间,他说的明白,我们也听的明白,但后来我们还是没找到他说的地标,没能按他说的路走通,唉,我们和老乡勾通时常常会出现种种意外,双方的思维、眼光、语言有太大的差异。 在东山庄,我们并不算意外的看到一个老熟人,一个放假在家的小伙子,一个很阳光的风华少年。5.1我们走这条线时小伙子就在家,正背着喷雾器要下地打药,那次我们是向小伙子的爷爷问过路,老爷子耳朵很背,双方勾通了好长时间我们也没问明白。这次向我们介绍路的老乡和小伙子是当家子,在这种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全村的人往往都沾亲。 告别老乡,我们又向前走去,现在的时间11点多,按老乡所说,如果顺利,我们今天下午就能翻过黑狗尖下盘口,事实上我们的穿越不可能处处顺利,前进的路上总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在等着我们。 虽说是走过一次的路,上路还是走错了,错过了拐弯的路口,好在我及时的发现了错误,只过了路口不足百米。 艰难的爬升,我们奋力的向上攀去,现在我敢肯定,我们走的路没有错。可和我一起走过这条的老王和铃铛却还在质疑。唉,你俩是珠瑙还是玛瑙,这么清楚的路怎么就记不得呢? 路边一景 急剧攀升后是一路平切,到了这时铃铛还在质疑,如此的固执真真的气死我了。妹子啊,你这一路的嚼謦要累死我多少脑细胞啊。俺要是得了老年痴呆症你可得负责。 半个小时后,我们走到了一岔沟处,沟口有两间窑洞,这个村我们来过,我们知道前边不远还有一条岔沟,沟口也有房屋。“岔沟那有两个窑、旁边有两棵梨树、还有两个洞洞。”这儿的房子都是窑洞形式的建筑,老乡说的是哪两个窑?哪儿有两个洞洞,哪儿又是老乡说的那两棵梨树?我们有点懵。搜索,一条沟一条沟的搜索,没能找到两个洞洞,也无法确定我们该走哪条沟。 废村的窑洞式的建筑 等待探路结果时的铃铛 一个小时过去了,仍无法确定哪条沟是我们应该走的沟,我们只能冒然的往前走,选择最有可能的那条沟向上走。 沿着梯田一边的路向前,时间不长路变的越来越小,可老乡说的翻梁的路一直没有出现,这条沟莫非不对?“龙哥,别走了,退回去再问问老乡吧。”不甘心,真的不甘心退回去,这条沟地势并不复杂,如果天气好,如果是上午,既便路不明显甚至没路我们也敢走。现在不行,天寒地冻又有雪,时间也有点晚。如果继续冒然的往前走,一旦找不到我们要走的路,今天就不可能翻过山去,这种地形的山上又很难有营地,那我们就只能往回返,白白的消耗体力和时间。明天是最后一天,说一天实际上只有半天时间,在不能确定路的基础上想翻过这个山也很难,那样一来我们的穿越就会再次半途而废,返回去,再向老乡问路,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向后退”。我拍了板。 回撤路上,我不甘心的回望雾气笼罩下的远山 回撤路上,从崖头看沟口的东山庄 听到狗吠声,小伙子和他父亲迎了出来:“回来了,赶快到屋里暖和暖和”。此时的时间已经2点多,我们决定边吃饭边问路,吃了饭再做打算。 我们的5个大包,在老乡屋前排成一排 我们在老乡屋里吃饭,小伙子的父亲一边捆条帚一边和我们说着话,他说,等会儿让孩子送我们一程。我们正巴不得呢,说实在的,我们早就有意让老乡给我们带路,可大冷的天,冰天雪地的,我们实在不好意思开口。现在老乡主动提出来带路,我们都乐了。
最后修改于 2014-02-15 18:50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outdoor/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