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镇周边寻古,找寻那失去的记忆 2

2014-04-28 09:42 阅读(?)评论(0)


果胜佛岩


媒体报导,玉峰山东麓的崖壁上有一组摩崖石刻的佛象群,“果胜佛岩”,为了找到这些佛象,我们在玉峰山上东钻西爬,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没有找到。下山,问了几个老乡,也说不清楚,怎么走,只是说那个地方在悬崖之上,原来山下有路上去,很好走。后来劈山修公路,把路给断了,现在上不去。最终我们二上玉峰山,又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果胜佛岩”。


玉峰山下的崖墙


崖头上的一个小庙



队友在寻找中



山下奔流的绵河



从崖头的小庙里向外看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番周折后,传说中的摩崖石刻终于被我们找到了,它座落在悬崖半腰处。原来贴着崖边有一条坡路从下边直通上来,后来加宽公路破坏了那条路。果胜佛岩就无人问津了,直到前几年才有人提到这一古迹,经媒体报导,果胜佛岩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中
惊出一身冷汗后,我们下到了期盼已久的“果胜佛岩”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小组、7尊佛象,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自然风化及人为的破坏等原因,这些文物都已残缺不全。 




再拐过一个弯去,我们才看到真正的果胜佛岩,它是雕刻在崖壁上的整齐排列的几排佛像,上下共7排,每排10-14尊佛像不等。每个佛像高约30-40公分,中央是一尊高约70公分的大佛。粗略的数一数,这个岩壁共有佛像81尊。
从崖墙上残留的痕迹看,此处曾建有一殿堂,将石雕罩住在殿中加以保护,凿有佛象的崖壁则是殿堂的一面山墙。
据称此处是修建显圣寺时采石的场所,推测 这些佛像就产生于那个时代,由此说来这些佛像应有千年历史了。







另一侧崖壁上有两块刻在崖壁上的牌记,其字迹比较清楚,其中一块碑上的字迹显示有民国9年10月的字样。从其风化程度看,这两块碑记明显晚于佛像的雕刻年代,应是民国时重修庙宇时的功德碑。




玉峰山东麓的公路边上还有一个不知名的洞府,不知是不是老乡们求雨的所谓水帘洞。好象不是,因为此洞内干干的,没有任何水的迹象 。水帘洞在哪儿?不知道,这个问题,等着朋友你去探索了。






石桥头村
过玉峰山继续北行,不远是石桥头村,这是晋冀古道上的一个小村落,因村中有宋代石桥而得名,。石桥头村的房屋也是以老建筑为主。


石桥头村的部分老房屋,因院中有柏树,我们误以为院内是寺庙



贼跳墙



石桥头村的部分老房子



石桥头村的部分老宅院



通济古桥

  石桥头村宋代天威军时兴建的古桥——通济桥。
通济桥仿世界闻名的赵州安济桥建造,为单孔敞肩坦弧石拱桥青石砌筑,橋長24.30米,桥拱跨径10米,橋面寬5.30米,在主拱圈两肩各设有1个副拱。主拱券和副拱券面中心均雕有吸水兽,拱券石上浮雕有各式的狮子、麒麟、天马、大象等动物图案。  橋面兩側的石望柱、欄板,欄板上雕有各種花飾 
据宋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的“大宋成德軍天威軍石橋記”碑碑文稱:“……因七裡澗水為患,得於太原棲息院女頭陀善慈,請於軍使葛賾創建此橋,橋成,中山人馬宜之為之作記……” 。由此可见通济桥原名天威军桥,建于公元1083年,据今已有931年的历史。是井陉保存下来的最老的石拱桥,堪称井陉第一石拱桥。
100年前,井陉煤矿投产,此桥成为县城通井陉矿的必经之处,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的车辆带来的超负荷压力,使的通济桥不堪重负,为防主桥坍塌,后人对通济桥进行了加固,分两次在主拱拱券下另做了两个小拱,两个副拱也被填实,通济桥成了今天这样的不伦不类的模样。
今天,通济桥所在的河沟越填越窄,两个副拱一个被埋没,另一个也被埋了一半。桥的两侧更是遍地垃圾,这一切提醒我们:古桥的保护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立于桥南侧的通济桥保护碑



通济桥,张照片可以看出,主拱下为加固古桥后建了两个小拱洞,左右拱洞的石料有明显区别,由此可以推测,古桥的加固是由两拨工匠分次进行的。



网上找到的民国时期的通济桥照片





主拱中间的避水神兽石,两端没有安装铁卯子口,据些此推断此石应为加固定时后补的。



古 桥的桥面



通济桥一旁的康辉桥,应是近代所建的便桥



东岳古庙


石桥头村另一个古迹是东岳庙,关于东岳庙名不见经传,网上能找到的资料几乎全无。而其外形更不象寺庙,倒象一所乡村学校或办公楼。寺庙的大门更是一个幽深的门洞,怎么看怎么象一个隧道。但走进去你会发现里面却别有洞天,这座不起眼的砖楼后藏着一座规模不小的古庙。我们常说深山藏古寺,在这儿你不得不换一个说法:楼后藏古寺



通往东岳寺的隧道式门洞,长10米有余,高宽各两米稍多,隧道全部用大块条石砌筑,非常的坚固又很幽深,给人一种强烈的神秘感。



有寺必有碑,东岳寺内有古碑数尊。其中大殿前的庭院里有三尊,另有一尊在二殿前。另外庭院中还有一尊重几年前才建的重修功德碑,其工艺一眼就能看出来


现代建的重修功德碑



清代古碑



宋代古代碑天威桥(通济桥)记碑,碑的下部刻有天威桥的图案,碑身上还雕刻有一个小阴坑,似是一个小佛龛




西配殿墙山上镶嵌的石碑



东岳庙一偶



东岳庙的大殿



与一般寺不同的是,东岳庙的正殿后殿距离很近,两殿几乎挨在了一起,这样的布局不知是何原因。



东岳庙西跨院



  最后修改于 2014-04-30 11:05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outdoor/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