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秘径一路向北,走太行百折不挠—纵走太行之16 (4)

2014-06-24 10:42 阅读(?)评论(0)
 5点悄然起床,在村里胡乱的遛达,仔细的参观我们即将离开的这个废村。我的习惯是,走通的路线就不再走,轻易不再走,因此,这是我第一次,很可能也是我最后一次来这个废村,这次不看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起的早,收营也快,7点40我们已收营完毕。大家并没有急于出发,好象有点恋恋不舍似的又耽搁了几分钟,直到7点45才出发。再见了新开村。


出发之前


 沿着脚下的沟,我们向上走去,老乡说了,从新开村不要往北走,向北走走不通,要向西走,冲着山尖上去,就能登上河北山西交界的山脊。我们正是要走这条山脊,然后沿这条山脊一路向北。
  与一般的出村路不一样,新开村出村路很不明显,沟中是滚滚的乱石,我们左行右饶的穿行在乱石间。心中有些奇怪:莫非前边没有地,这条沟中本来就没有路?还是原来有路,只是年久失修被乱石掩埋了?


从新开村看到的山尖


走在乱石滚滚的沟中


村边一条岔沟,沟口有一小瀑


继续前进


这个山是指路的老乡说的山头么


一条小菜蛇,长约一尺,在我们的注视下,它缓缓的爬过砂地,迅速消失在一旁的草丛中


  沟两边的山脊并不高,但比较陡,植被也很密,没有路的话寸步难行。我们沿沟向上走着,全然没有发现主沟并不是东西走向,它实际上是西北走向的沟。我们也没能注意村南那条有大路的沟才是东西向的沟,它才是登晋冀两省间的山脊的最佳路径,老乡说的一直向西走指的可能是这条沟。




  再行不远,主沟拐了个弯,拐向了正北,拐弯处有条向西的岔沟,很陡、似乎没有路。 "往哪边走"?前边的人问。"顺明显的路走",我回答。此时,我们根本看不到那个标志性的山头。在分辨不清正确的路时拣明显的路走,这是户外人的习惯,尽管这个习惯并不完全正确,有时会把人引向错误的路,我们却只能沿用这一习惯。    
  我们沿主沟向右拐去。这一拐,全然错了,错的差一点没能走通,这一点在后来我们快要登上山脊时才搞明白,此时我们并不清楚。




  路比想象中荒的多,尽管沟里不时有废梯田,路却时断时续的,非常难辩认。路荒,地上的羊粪也很少,看的出来,就连放羊人也很少来这条了。现在回想, 昨天我们来的那条路,一路不见羊粪,说明放羊的不是从南营上来的。不是南营上来,那他只能是从马圈翻山梁来的,下新开的目的是来饮水。难怪新开虽有羊粪却不算多呢。




穿行在半人多高的草丛中


一只羊骨胳,是被动物吃的么?


 路渐渐的脱离了沟底,两侧的灌木越来越密,还好,这条沟里的灌木虽然密,但比较温柔,带刺的荆棘很少,因此钻起来还算舒服。不象我们5.1走的那条路线,山上全是刺人的沙棘。
  我们沿着小路越走越高,渐渐的接近了山脊。然而正是在此时,我意识到我们走错了路,因为从村里看到的那个山尖此时已被我们甩在了身后,我们并没有一直冲着它走,而是向着北方一道山脊的垭口走的。可现在让我退回去又不甘心。毕竟我们已走出来很远、上了很高了,现在退回去,前边的努力不全成了无用功么。既然脚下有路,就往前走吧,上到山脊再做打算,能往左切往左切,切不过去就走到哪里算哪儿。这就是探路的最大好处,并没有太具体的路线,可以随心所欲的走。




被我们甩在身后的山尖


我们脚下的路正对的垭口(小石峰右侧的垭口)


差几分不到9点,我们登上了小石峰右侧的垭口。垭口的另一侧是一条又深又陡的沟,脚下的小路拐下了沟里。看地图,沿这条沟下去是小岭、大柳树方向。
  我的计划是沿晋冀分界走,下一站是串上。虽然从这儿下去,走出这条沟再向左拐,再沿另一条沟向上走也能去串上,但这样走要拐一个三角型的,一下一上还要损失很大的高度,显然,我们不应那么走。正确的路线应该是顺
左拐,沿山脊向串上方向走。


下小岭的沟,又深又陡


从新开上来的沟,相比小岭的沟要缓的多


  山脊上并没有路。视线之中,不论沿山脊往上走还是侧切,都没有路。几经寻找,老吴在山脊的密林中发现一条模糊的路,一条根本不不象是路的路,沿这条路上升几十米,我们才确定它是路。
  路并没有一直沿山脊线上升,也不可能一直沿山脊线上升,山脊的前方是一个突起的石峰,那个山峰,即便是山羊也不可能逾越,即便你能侥幸上去,也是能上不能下,除非,除非你具备猴子的功夫。路沿山脊上升了不高后变成了平切,切至两个山头之间的水冲沟处又断了。


我们走过的侧切


 路边一景,被树绷断的藤,以前只见过藤缠死树,树憋成大疙瘩,生生的绷断藤这种奇观我还是第一次见,瞧那枝树枝憋成的疙瘩有多大


  切到两个山尖间的水冲沟底,路消失了,前边的山坡越来越陡,根本不可能是继续侧切。侧切无望,向上走行不行?我沿水冲沟向上攀去。这道水冲沟非常陡,陡的令人恐怖,沿水冲沟能不能攀到上边的山口?山口那边有没有路?我要探明这些情况才能让大家继续走,不探明前边的路,一群人冒然的冲上去,万一前边没有路,再想退下来可就难了。




 上爬升中偶然发现的一个奇特现象,一棵小树,树皮上有一节节横的裂纹 ,裂纹不大,不注意根本看不出来,但用手轻轻一掰,树皮与树干竟是脱开的,象有人刻意剥开的一样。在山里,死树不计其数,但这样好剥皮的死树我也是第一次见。




  爬升,急剧的爬升,手扒脚挠着向上爬升。当坡陡的实在上不去时,我拐向崖边,沿崖边上不多远又由崖边拐回到水冲沟中,不长的一段路,当我历尽了坎坷登上两个石峰间的山口时,我惊喜的看到,山口的另一侧有路。我兴奋的对着下边大喊:“上来吧,有路”。


从垭口处拍上升中的队


  最后修改于 2014-06-24 11:03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outdoor/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