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头老驴走蔚县,千折百饶转南山——之从南走到北 (3)

2014-08-17 16:40 阅读(?)评论(0)
  几乎在我们登上垭口的同时,距我们百米之外,飞熊他们也登上山脊了,此时飞熊和西瓜虫正在稍高处遥看我们。老慢并没有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但可以肯定,体力更好,一直走在最前边的老慢肯定也上来了,只是他上的更高,因山脊的遮档,我们看不见他的影子

  得瑟够了,我们沿山脊线向飞熊他们靠过去。通过观察地形,我判断现在这道山脊只是南甸子梁现南侧的一条岔脊,不论往刁泉还是南坑走,或者是上南甸子梁,都要顺山脊继续向北走。

  从山脊上看我们上来的垭口,垭口处的路非常清楚,然而,那条路没走多远就分成了数岔,再后来就逐渐消失了,我们所走的山脊上,只有零乱的羊道,没有那种串村的路。




  见我们走近,老慢他们又向前走去,还是老慢走在最前边,飞熊、西瓜虫为第一梯队,这种排列,一直持续到这次活动结束。老慢虽然是第一次和我一起出来宿营,但却早有耳闻,这家伙属于那种精瘦精瘦,没有一点赘肉的人,体力极好,话还不多,就是闷着头走路。

  从等高线图上看,我们要再走约1公里,上升100米才能到达所谓的南草原。其实我们今天的强度不是太大,由十八盘到南草原,总升高一共只有600多米,这点高度对我们来说有点小儿科了。不过现在才刚9点,应该说,今天才刚刚开始,后边的路还远着呢。




我身后的铃铛和老王



  路非常的小,小到有时都难以分辨。不过没关系 ,你只要掌握一个原则:沿山脊左侧、缓升着往前走,向正北方向走,不要下沟就OK了。如果你不知道北在哪里儿,那就干脆向远处那道平缓的山梁走,只要你冲着那道山梁走就没有错。当然你要挑好走的地方走,千万别闭着眼硬往石头上走撞,比如别往前边那个石峰上走。不是说那个石峰翻不过去,是那样走会多消耗体力。




饶过的石峰,怪石累累,面目狰狞



离我们越来越近的南草原



  从垭口过来整整一刻钟时间,我们来到了传说中的南草原上。南草原真正的名称叫南甸子梁,其最高海海拔2056米一片四周陡峭、顶部平坦,东西狭长、南北广阔,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高山草甸子,位于河北省涞源县金家井乡十八盘村和山西灵丘县柳科乡刁泉村之间。在河北的涞源、蔚县交界处,共有三个甸子梁,分别叫东甸子梁、西甸子梁和南甸子梁,其中南甸子梁与西甸子梁与距离较近,一南一北相对而立,中间虽有深沟相隔又有一条平缓的山脊相连,又此又被统称为空中草原。当地人则习惯的称南甸子梁为南草原、称西甸子梁为北草原。我这篇游记中的“从南走到北”指的就是从南草原走到北草原。
 
 步入南草原,脚下是一片草的世界,花的海洋,那景色,比内蒙的什么乌兰布统、什么贡格尔、什么呼伦贝尔大草原毫不逊色。一群人走不动道了,他们要享受一番,要疯一会儿,甚至还要睡上一会儿。呵呵,别这样行不,好象咱们没见过啥世面似的,好歹咱也是走南闯北的人了,至于这样激动么?




  最终我不得不连蒙带骗:“好了,往前走吧,北草原比这儿还好,双方都 不是一个档次,与北草原相比,南草原纯粹是小吴见大吴”。其实北草原什么 样我根本就没见过,孰好孰坏也不知道,可我不那么说,那几个人肯走么,还不且在那儿折腾?万一因此耽误了行程,到天黑前走不到北草原,企不后悔?

  其实,我们现在刚刚走到南草原的边缘,再往前走,翻过这道山梁的高点才是景区的范围呢。走过山脊的最高点,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南甸子梁,就是前边那座山。看到了马队,这个时间,第一拨游客已经上山了。




  广阔的草原真的爱转向,在这个碧草连天的大草甸子上,我差一点往西一直走下去,要那样的话就奔了刁泉。幸好飞熊及时发现了问题:去南坑,要饶过眼前的沟,顺南甸子梁西坡的大道向北走。现在,我们要饶一个大大的C形,饶过前边的深沟才能走到南甸子梁下的大道上。好在这一路全是平切,虽然看着远,几分钟时间就饶过去了。





  饶过沟底后,走上南甸子梁的西坡,远处,一个村子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这就是刁泉。刁泉是晋冀两省交界处的一个的村子,看规模,应有上百户人家, 这在山区绝对是个大村了。因此,我在向老乡问打听路时就是问去刁泉怎么走。




拉近点再看刁泉



  现在我们走上了一条宽阔的大马路,它不是我们常说的那种马路,而是一条真正的马路,是无数匹马无数次的踩踏走出来的一条路。由于刚刚下过一场雨(据说这是去年入秋以来的第一场地雨),稍带点潮湿路面富有弹性,走起来非常舒服;由于天上的云,我们就象走在林中的小路上,丝毫感受不到阳光和酷暑;而开阔的视线又远非林荫小路所能比那感觉,真的让人很美。




山路拐弯处, 几座废弃的蒙古包式建筑



铃铛又在得瑟了:“快来,给我照一张”



   一路走一路照,渐渐的,我又与队友们拉开了距离,别说健步如飞的老慢,就是老王和铃铛也把我拉下了有5、60米远。
  正在加快步伐紧赶前边的队友,不远处出现一小广场,广场处停有不少车辆,还有熙熙嚷嚷的游人,时而嘶鸣的骏马,那是一个服务区。当我停下来拍照时,一个粉红衣服的少女骑着马从我身后跑冲了过去,象一团盛开的桃花从我身后飘过,飘向那片服务区。 一个姑娘敢骑着马飞奔 ,好让我敬佩,我真想对她喊一声:美女,能借你的马骑骑么,我想尽快赶上我的队友。借马是假,让姑娘回一下,认识一下这个勇敢的姑娘是真,可我不敢,姑娘万一把我当成了坏人,喊一声:抓流氓,下边那群游客还不冲上来把我吃了?




驱马而过的姑娘的背影



视线中的服务区



  这一带的山除了山梁地势平缓,坦荡如外还有一个特点,其土层都是褐红色的,色彩甚是浓重,一片片裸的红土点缀在绿草如茵的大草原上,就象一帼浓墨重彩的工笔画,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可前的边的人怎么就光知道傻走, 也不停下来照照相呢?害的我一路在后边紧追紧赶,好不容易刚刚追上,又有美景要拍照,这一照,又被拉的很远,如此反反复复,无穷无尽也。




  路边的小野花,看到这些小野菊,就想起了克旗桦木沟的那片草甸子,那片野菊花,还有那暗藏杀机的沼泽地,一个不小心你就会漏下去,虽不至于要命, 但也弄你一身烂泥。同样是开满野花的草甸子,今天是绝不会发生那样的情况了。在这儿,如果你有体力,你可以尽情的飞奔;如果你有兴趣,你可以满地打滚;总之,你能用你想到的一切办法去发泻自己的欣喜。




路边的禁毒碑,这一带曾是罂粟重灾区,此后几天的行程中,这样的碑见过多次,它提醒我们,与毒品的斗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千万不能放松。



  最后修改于 2014-08-30 06:38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outdoor/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