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头老驴走蔚县,千折百饶转南山——之从白走到黑 (2)

2014-08-22 21:06 阅读(?)评论(0)
  沟底彻底的不能走了,老慢不得不得不与我们汇合。拐过一个大弯,路从沟的左侧跳到了右侧,不长的时间内我们连过了5、6个“营地",每个营地能扎10-20帐不等。开始我们见了营地还惊喜一番,再后来就见多不怪了,就连从后边赶上来的飞熊也后悔了:"早知这么多营地,昨天真该多走会儿。这儿随便找块地方就能扎营"。呵呵,这就是探路的不确定性,也是探路的魅力所在,什么营地,什么水源,什么强度,什么风景,一切都是未知数,一切都不在掌握中。只有走过后才知道这一切。可真到那时,活动已经结束了,用那句什么话就是: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个月了。




大片大片的营地



一个脚印,看一看,是我留下的么?




沿途的山峦



  饶过一个断层,沟渐渐变缓了,路又回到了沟底,这条沟远比我想象的长。原来我以为,有半个小时就能走到沟口,用不了一小时时间我们就能到桌子石,现在,我们已经马不停蹄的走了1个小时了,可我们还看不到走出沟的迹象。但我们心里明白,我们离沟口越来越近了,这一点不容置疑。




  现在我们走的路实际上是一段干河滩,看似很平缓的沟底,象康庄大道一样的沟底,实际上暗藏危机,树干及石头上挂的着的树枝证明,就在我们来之前的一两天,这儿才下过一场雨,那时,这儿的水深能过腰,经验告诉我们,没膝深的急流都能冲的人站立不住,及腰深的水就别说了,一旦遇到那种情况,除了迅速向高处转移外别无办法,如果你来不及转移,很可能会付出性命的代价。近几年,全国已发生多起驴友进山,遭遇山洪的事了,先后有几十名驴友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血的教训我们必须牢记,“雪天不攀崖,雨天不进沟”,应该是我们户外遵守的一条准则。




  还是沿途的山,现在沟两侧的山变矮了不少,但每一座山都 那样的奇特。让你走在路上惊喜不断,这种惊喜一个接着一个,直让你有目不暇接之感。





  世上的路并非只有坦途,走地一段平缓的沟底后,我们又一次行走在乱石中了,看来我们肯定又走错路了,真正的路应该又一次拐到了山坡上。“老慢,你怎么带的路,放着好路不走,非走这乱石滩”? 老慢嘿嘿的笑了:”昨天走的不过瘾,我想找块石头背上,加点份量”。后来,老慢真的捡了一块石头,一路背了好几天。




你说我能把这个石头推下去么?能,还是不能?赌一个



 8点50多分,我们终于看到沟口了,此时我们上路已经一个半小时还多,比我估计的时间多了差不多两倍。“老慢,找地方休息一下,等一下飞熊,别老傻走了”。不知为什么 ,飞熊这段时间又落在后边了,昨天他可一直走在第一阵营,很少落在后边的。

  老慢并没有停,那块石头显份量然太小,压在他身上根本显不出重量,他还是蹭蹭的往前窜着。我们只好继续往前追。这个老慢,真是为走而生的人,恨不得只是走,一步也不停的走,从白天走到黑天。




回望身后的沟,视线之内不见飞熊的影子



停下来拍照,再以沟口为背景来个纪念照,注意看,开始前边的老慢也停下来了,但不等我们拍完,下一张照片中,他又转身向前走了。



走到沟口了,我们再次喊老慢,老慢终于停了下来,从下来就地休息。我们也各自找各自的地方 坐了下来。休息,休息一会,一眨眼,我们上路已经1小时40多分钟了,虽说一路下行并不费多大力气,但我身上也见汗了,休息一下,落一落汗。


沟口的山,颇有特点的一个山



我们在沟口休息。



 
  最后修改于 2014-08-23 06:53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outdoor/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