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老男人的故事,四天“有难度”的行走,一次“莫意义”的活动——14年中秋活动小记 (10)

2014-09-29 11:37 阅读(?)评论(0)
    坡越来越陡了,坡度已超过了45度,我说的45度可是实实在在的45度,其坡度之大绝不亚于某些人动辄所说的”70度陡坡",甚至比他们说的“70度坡"的坡度还要大。路不仅陡,路面还有些湿,我穿的是一双国产登山鞋,那鞋比较肥,一下大坡就顶脚,顶的脚趾生痛,加上鞋底的花纹已快磨平,湿滑的路面根本就不抓鞋。不锈钢的登山鞋已报了废,那双鞋勉强帮他上了西灵,还没上到石城就彻底的报了废,现在他穿的是在村里临时买的军用胶鞋,25元一双的军胶,鞋号还大一号,虽说垫了两层鞋垫也不跟脚,下这种大坡就更难受了。

    前边的三个队员早已走远,从声音判断他们已经下到安全地带了,只有我和不锈钢两个同病相连的人相依为伴。天越来越暗了,植被稀疏处还行,还能看清路面,若是树木遮掩处,路面都看不清了,尤其是几处下降较大的石
台处,连下边的着力点都看不清,我们走的更慢了。不锈钢一边走一边不停的叨叨:“这路太陡了,这哪儿是路呀,根本就不是人走的路”。“走的我腿都颤,以前我从来没怕过,这是我第一次有打颤的感觉” 。我很少接他的茬,我在全心神惯注的走路。万一分心失了足,轻者断胳膊断腿,搞不好小命真就完了。


越来越暗的下坡路


越来越暗的山


天空的晚霞


    当下降到距安全地带还有约20米高时,天已经完全黑了,虽说有如水的月光,但灌木遮掩下的路已完全看不清了。不锈钢的头灯放在大包里,想拿出来并不容易——脚下没有一块能站稳脚的地方。我的头灯平时都放在腰包里,随时能拿出来用。但我的头灯电不足了,自己用还勉强,根本就无法为前边的不锈钢照明。其实就是电足也没用,这么窄的路,走在后边的我根本无法为不锈钢照亮前边的路,此时恰有一个很直的坡,不锈钢从上边看不清下边的情况,我又无法靠到跟前去,急的不锈钢大叫起来:你们怎么走的,我看不清路了。

    听到喊声,老鬼回来接我们来了,老鬼用头灯给不锈钢照着亮,他这才看清了路,才走完了最后来一段险路。


看着下边的路发愁的不锈钢


老鬼返回来接我们来了


    7点35分,我们终于下到安全地带了,此时我才发现自己身上发凉,原来是出了一身汗,是过度紧张出的冷汗。

    由此开始我们走上了一条大路,据说是条防火道,这样的路即便走夜路也不怕。我问大家,是就近寻地扎营还是趁夜赶到孔涧?老鬼说再走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孔涧。“那就赶到孔涧去。到那儿可以点两个菜,好好的喝一壶,庆祝中秋节”,有人说道。对了,今天是8月15呢,要不说都忘了。

    事后才知道,我们都被老鬼忽悠了。


一行人向孔涧赶去。


    月,一年一度的中秋月,一会儿隐入薄云后,一会儿进树梢里,一会儿又到山脊后边,偶尔也会把皎洁的月光如水一般的泼撒在我们身上。我们急匆匆的向前赶着路,砂石的路面象撒了小滚珠,不时有人脚下一滑,好在都有惊无险,只是引来别人关心的惊呼和善意的提醒。

    路是那么的漫长,尽管我们马不停蹄,期盼中的孔涧却总也走不到。老鬼说石城下孔涧两个小时就行,可现在我们已经走了三个小时了,海拔还在1千7、8,而且脚下的明显 是在饶圈圈,路下降的并不急,按海拔高度推算,我们离孔涧还远着呢。


云层后的中秋月


匆匆赶路的我,一头汗水,一脸疲惫


    不锈钢的破鞋,哦、说错了,不是破鞋,是新鞋,新买的军胶又出问题了——鞋垫搓到一边去了,他不得不停下来在整他的破鞋,哦、又说错了,不是破鞋, 是新鞋,是军胶,新买的军用胶鞋。




    走上大路快两个小时了,孔涧还是遥遥无期,终于有人坚持不住了:“算了,别往孔涧走了,找地方扎营吧”。可真想扎营时,不是远离水源,就是没有营地。无奈,不想走也得走,咬着牙也要走。

   9点40,我们走到一废村,废村边有刚刚收完庄稼的田地,不太远的地方有小溪,终于有水有营地了,就在这儿扎营吧。当我们支好帐篷,吃罢晚餐,时间已经11点多了。中秋的夜,这就样“莫意义”的渡过了。


中秋的月


    天亮了,我们出行的第4天开始了。

    5点刚过我就醒了,想把弟兄们喊起来,想早点收营,却没好意思。今天我们的任务并不轻,我们今天要登东灵,再经北京转车回石家庄,时间紧迫,一分钟都是宝贵的,一分钟也耽搁不起。昨晚我定的是7点半出发,为了省时间,不做早饭,赶到孔漳涧吃早点,油条,豆浆、小米粥,想想就馋。可昨天弟兄们11点多了才吃饭,就寝时都12点多了,大家都累了,谁说不累那是假的,过早的把他们喊起来实在于心不忍,让他们再多休息一会吧。

    6点过了,不能再耽搁了,再耽搁就误了出发时间了。于是我开始制造动静,终于有人回应了,随后一个个帐篷里都有了动静,刚才还睡的刚死狗一样、毫无声息的几个人都活了过来。


早晨的营地


    7点31分,比计划的时间仅晚1分钟,我们迎着初升的朝阳上路了,出发前有人又问了一回老鬼,从这儿到孔涧需要多长时间,老鬼仔细的想了想说:"1个小时吧“,这回说的比较靠谱。不象昨天,昨天他可是几次说:从灵山两个小时就能下孔涧,结果把我们忽悠的不轻,事实上我们走了3小时40分钟才下到废村。当然 ,昨天下那个大陡坡时天色忆黑, 我和不锈钢走的确实慢了一点,但也耽误不了太多时间的,能差上20分钟就不错了。也就是说,走这条路,从灵山下到废村,得3小时以上的时间。到孔间要4小时左右,除非,除非有一条更近的路。




这张照片,又一次成了准黑白片了,怪


差5分8点,我们见到了老乡,老乡说前边就是公路。随后,是一个个或废弃或仍在开工的小企业。



 
   8点整,我们走上了公路,这条公路是109国道,我曾走过了一次。仅此一次。路边的老乡说离孔涧还有两公里。两公里公路,正常的速度半小时能走到。我们大步流星的向前走去。




8点29分,我们到了孔涧。孔涧地处要冲、位于四条公路的交汇处,村虽不大却拥有六七家饭馆,然而,我们从北走到南,却没有一家饭馆开门,没有一家经营早点。油条,豆浆、小米粥的希望破灭了,连眼馋也是不可能的事,最多只能是心馋。

   孔涧正在修路,环境很是有点脏乱。我们走进一家老乡的门,从老乡家补了水,准备出了村再吃早餐。




    就在这时,一路上话语不多的老鬼突然象变了一个人似的活跃起来,他敲开了一个饭馆的门,然后三言两语,不知使了36计里的什么计,竟然让小饭馆里漂亮的老板娘动了心, 答应给我们点火做饭,当然 ,油条是不可能的了,豆浆、小米粥也太费时间,但炒个饼、煮碗面还是行的。虽说俺这几天天天吃面,但吃的都是炸酱面,现在换个口味,来碗西红柿打卤面也行啊。于是我们走进了那家小饭馆。它的名字叫众兴饭馆。

    当我们抹着嘴从饭馆里出来时,时间已是9点20。此时我才想起来:我们是不是又被老鬼忽悠了?老鬼不会跟这个老板娘是老相识吧。别忘了,老鬼走过东西灵,来过孔涧,他是在一个风花雨夜里来的,还是一个人来的,这个小饭馆后边就是旅馆,这里边莫非有什么故事?


我们早餐的众兴饭店



  最后修改于 2014-09-30 12:40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outdoor/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