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老男人的故事,四天“有难度”的行走,一次“莫意义”的活动——14年中秋活动小记 (11)

2014-09-29 13:48 阅读(?)评论(0)
  
五、走东灵,长路遥遥回家难
 
    穿过细长的胡同,我们向村外走去,一出村就傻了眼:从地图上看,出孔涧村是一条大沟,上灵山就走这条沟,先是沿沟的左侧向上走,又拐到沟的右侧,最终又拐到沟的左侧,然后一路急升,上到由下马威上灵山的山脊上。可眼下,村边根本没有想象中的沟,一道横向的山脊正堵在我们面前,我们该往哪边走?左拐还是右行,或者直接上山脊?刚才老乡没说清。

    看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老鬼不是走过双灵么,他还不认识路?老鬼走过双灵不假,他是一个人走的又也是真。但他是走下马威上的东灵,跟我们今天要走的不是一条路。现在,我们走的又是5个人谁都没走过的路了。


我们就是走这条胡同出村的



出村路上的队友,刚才那张照片还正常,不知何故,下边的照片又变成黑白的了


    老慢拐回去二次问路,几分钟后我们再次上路时,时间已经9点半了,我们在孔涧耽误了整整一个小时。

    我们直接上的山脊,眼前的山脊只是一道小小的岔脊,脊上是一片果园,果树叶子黑绿黑绿,却没挂一颗果实,为什么 ?那是一片杏树,这个季节哪儿还会有杏呢?


     想不到的是,路在果园里竟然丢了,众人一通乱找,终于在果园的右侧找到了路,它拐上了右侧的坡,拐进了山脊右侧的沟里,哈哈,这才是我们要走的那条沟。


走在果园里的照片也是失了色的


    沟里有一条大路,一条能走车的大路,路上却长了过人的荒草,看的出,那路很少有人走。按理说,刚出村的路不该这么荒,但我们虽有疑惑却没多想。





走在路上的老慢,铁人一个,要是参加铁人三项,不知能否在奥运会上取得名次


路上的荒草,不夸张,绝对的过人,高的地方能高过人半米多


    走在草丛中的老鬼,说到这儿有个花絮必须要提:走在这片草地上,老鬼突然要大一个,这遍地都是踩都踩不倒的的蒿草,如何能大呢?最后我给他介绍了一个高级厕所,一个大石头,蹲在大石头上大大绝对的爽,绝对不用担心草棵子会扎屁屁了。反正 这个路上也没有人走,不用担心春光外泻,更不用担心被人拍了裸照敲诈一把。

    有人会说,龙哥你真的是没事了,大大这事还用费番口舌?俺还不至于那么没品味,小花絮咱后边才说,这会儿,先吊个胃口。




    怕被老鬼的臭味熏着了,我们是紧往前走哇,一直走出去有百来米,直走出了草地,走上了林荫下的小路我们才停住了脚步。卸包,卸包休息一下,等一等老鬼吧。





我们在树荫下等待老鬼


我的包



    在我们的万般感谢中,老乡走远了。该感谢的还有一人,老鬼。正象老乡说的,这个路口并不起眼,又刚出村没多远,要不是老鬼非要大大,我们怎么会在这儿歇着,我们应该已经走出去差不多二里地了,就算真的碰上那个老乡,就算老乡跟我们说了这条路,我们也不一定能找到这个路口。

    登上山脊,山脊上果然有一条路,一条很清楚的路,路边的大树上,我们看到了蓝天的救援牌。看来这真是我们要走的路。




    路并没有一直走山脊,它很快拐进了右边的另一条沟,这与我事先在卫星图上看到的走向一致,这再次证明这条路确实是上东灵的路,这么清楚的路,还是断不了有驴友走的路,现在应该不会有问题了,一在唯一的悬念是,我们什么时间能登上东灵。


脚下的小路


走上正路的队友们


   今天我又把外帐打了外挂,昨晚没下雨,但露水大的不行,帐篷内外全是水,比淋过雨的帐篷不在话下。走路时把帐篷打在外边,即可以防止外帐的水把别和的装备(比如睡袋)漉湿了,又能利用阳光和风让外帐尽快的干燥些,背着可以轻一点,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老慢 还是一路走在前边,我和老鬼还是走在中间,昨天我的腿部走上坡路就不痛了,今天又是一路上坡,我的腿还是不痛,所以敢加一点速。希望登顶东灵后,下山时腿也不痛。那我就烧高香了。


 走在路上的我


与我前后脚的老鬼


远望西灵




走在灌木丛中的我


    穿过一片灌木林,路从沟底翻上了山脊,饶到了另一条沟里,这条沟似乎就是我们开始错走的那条沟。切过沟底,路开始了陡坡上的急剧的攀升, 大角度的攀升,好在那路是条无数人走过的路,还是过去老乡去东灵大庙上香的路,好多地方做过修整,虽说陡却并不湿滑,好在林子很密,坡度大的地方有树可抓。

    不过我只在平切路上照了两张相,急攀路上没再拍照,我知道,眼看很陡的地方,拍出照片来往往很平淡,很难拍出那种效果来。  


切过沟底

   正在等老鬼,一个采蘑菇的老乡过来了,老乡说,上灵山不能走这条沟,这条沟能上去,但路已经没人走了,不好找路,还要钻树棵子,你们找到路了也钻不过去。“那我们应该怎么走”?“你们走这条路”,老乡一指我们身边的一条小路,"从这儿上去,过一片庄稼地,上到山脊上就看见路了,那条路好走的多”。“你们上灵山用多少时间”??"3个小时吧,你们背着包,怎么也得4、5个小时“。这个老乡说的靠谱,刚才在村里,一个人吹牛,说一个小时就能登上灵山,还说不就10里地么。一听就是满嘴里跑火车,纯粹胡说。”谢谢,谢谢你了,幸亏碰上了你,要不然我们肯定就顺着沟走了"。“不用谢,是你们运气好,正好在这儿歇着呢呢,换个地方,我说半天你们也不一定能听明白,不一定能找到这条路"。

   经过一段急攀,我在12点半走出了密林,前边是一片草坡,期盼的山脊就在眼前了。回看西灵,它突出于一片低矮的群山之上,如同鹤立鸡群一般。

    最后几棵树下,老慢正在树荫下休息,于是,我把包扔在地上,也走了过去。午餐,趁等待队友的时间吃点东西,还是那句话:吃在肚里总比背在身上强。




    Deuter多特 Aircontact 65+10 这款包的背负的确不错,通风透气性较好,能有效减少背部的出汗。厂家宣传的拔热功能虽有咬文嚼字之嫌,但减少出汗却是实实在在的。这有照片为证,绝非虚言。这是我在连续爬坡后,第二次特意的显示我背部的情况了,我的衣服、我的后背只是略有潮湿,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不象往常背我的那两个包,一爬坡背后衣服就湿透了,时间长了就象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最后修改于 2014-09-30 12:41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outdoor/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