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新的一天开始了。今天是我们这次出行的最后一天,按原来的计划,我们今天要本该从大雨门翻阎王边、风门岭穿越到上龙门,然后坐和顺到邢台的班车回邢台。就在昨晚我改变了主意,我改变计划的原因有两3个,1、晚风明天上班,今晚必须回去,昆仑也怕赶不上车,想早点结束穿越。而我们因没能按计划到达大雨门,今天往上龙门走就要加上百备村到大雨门的路程,这一来,再往上龙门走时间可能比较紧,闹不好会赶不上过路的班车。虽说我们可以不往上龙门走,在半路下青崖障等车,但我们路线不熟,能否顺利的找到路下青崖障是一个疑问。2、刚刚复出的晚风脚打了泡,所以今天的强度不宜太大。走营里比翻阎王边强度明显要小。除了上边的两个理由,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由于我们错误的下了百备村,姑子崖到黄榆关一段没能走通,下次走太行我还要补上这一段,即便这次从大雨门穿到了上龙门,下次走姑子崖到黄榆关的穿越后还要再走一次这段路,所以这次走上龙门木意义。出于这三点考虑,我决定走最简单的路线,翻黄榆关,下营里。这么走有4个小时就能到营里,到时等班车也好,包车也行,更灵活。只是这样一来,我们可能会早早的就结束此次活动了。 大雨门至营里的路我10年前走过一次。因此,今天的穿越完全是故地重游了,在我的户外活动中,上山下山都走过去走过的老路,除了过去兼职给俱乐部带队外,真没有这样过。好在10年前的记忆已经很模糊,此次重走多多少少还有点新鲜感。 1月2日的穿越路线 这次出行运气出奇的好。我们昨天下错了沟,错下了百备村,这是个遗憾。幸运是我们的人品再一次大爆发,百备村村委会院里值班的人给我们开了一间空房子,也是里外间的豪华套房,让我们又享受了一次贵宾待遇。真要是住在驴友们常去的大雨门,不一定有这么好的待遇,这也算是坏事变好事吧。 7点起床,8点开饭,收营拔帐,一通忙活,紧忙慢忙又到了8点多,今天出发的时间比昨天还晚,上路时已经是8点48了,发死发,这个数吉利,我喜欢。 收营中的队友 我们的豪华套房 记我们记住这个村,特别是这儿的人,祝好人一生平安,事事如愿 走过百备村的中心大街,路旁是丰收的玉米,玉米囤体积之大、丰收和的玉米数量之多令我惊讶,百备村的大街上,每家院子旁都是这么一大囤玉米。据老乡说:百备村人均耕地较多,一个人能合住2亩6、7分的地,象这么大的一囤玉米是一户人家,大约15、6亩地的收成。在今日的农村,人圴2亩多地的确是地比较多的村庄了,而一户人家能有15、6亩地,应该也是个大户人家了。 百备村到大雨点门,老乡说是8里,可以走小路,也可走公路。考虑到走小路要翻一座山,却比公路近不了多少,有可能更慢,我们破天荒的在小路与公路间选择了走公路。这在我的户外经历中也不多见。 出村向西,拐上X349公路再往南,我们大步流星的往前走着,人高马大的昆仑嫌不过癊,竟在公路上画开了龙,画了会儿龙还赚不过瘾,竟玩起了英雄救美的把戏:“怎么样晚风,不行把你的包给我吧,我替你背上”。想玩英雄救美?尽管晚风并没有让他阴谋得逞,我还是那个嫉妒恨呀,只是木有羡慕。 半个小时过去了,一直不见往左拐的路口,心里不免有些着急。想找个人核实一下路,公路上只有偶尔驶过的汽车车,一个人也碰不上。 当前边出现蓝白相间的房子,当小山上出现铁塔时,左边终于出现了岔沟,恰好一辆摩托驶了过来,拦车问路。没错,大雨门就在这条沟里。 大雨门沟口对面的山上有一铁塔 没有饶到远处走公路,我们穿过庄稼地直接斜切着进了沟,眼前的景色九分默生、一分熟悉。10年前,我们从马岭关下来后,又坐车来过这儿,从大雨门上的黄榆关,走的就是这条路。那次我们七个人连同7外包挤在一个小面里,又因为土豆叫不叫落花生的问题一路调侃鹿鸣,根本没顾上看外边的路。虽然说这回是故地重游,但我对这儿还真是没什么记忆。否则的话,刚才也不会急着找人问路了。 从庄稼地里斜切过去,视线中的村子叫石驮坪 走在去大雨门的公路 上,地里的秸杆被打成了一个个方捆 从百备村到大雨门,老乡说是8里,但10点稍过我们才到达大雨门,我感觉不止8里,回来从卫星图上量。公路是10.9公里,这个里程走1小时稍多还差不多。 大雨点门村边的标记,当年第一次来,我们就是把车停在这个地方,这一点我记忆犹新。 直来直去的穿村而过,沿平缓的大路一直向上,很快,黄榆关长城的峰火台已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哈哈,大雨门上黄榆关,太简单了,比我记忆的还要简单。 远远看去,烽火台旁有几个人影,不用说,那是邢台本地的驴友,昨天在路上我们还念叨,两天了,怎么一个驴友也碰不上,当时我说:“明天就应该能碰上了”现在我的话真的应验了。 山脊上的邢台驴。还有几只男驴我就不照了。那位可能要问为什么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么简单的道理还用我说?这才说明咱的性取向没问题”,呵呵。 列位看官可别说我好色,男人好色是正常的,如果不色,你能找到老婆?不过千万要掌握一个原则:心里想想,嘴上说说,千万千万可别动真格,后院起火会影响家里的安定团结,处理不当还可能是破坏社会和谐,引起了社会的动荡那可就是大问题了。 铃铛在烽火台上得瑟 从黄榆关处看营里 登上黄榆关是10点50,我们在此逗留了大约10分钟准备下山。邢台驴友说,营里有班车,但具体的情况他们也不了解,一个人说可能是一个小时一班(这似乎不太可能),另一个说没那么多,可能两或三小时有一班,他建议我们走到云梦山路口去坐车,那儿可以等两个方向的车,云梦山的车要多一些。“营里离那个路口有多远”?“没多远,5公里”。5公里的确不算远,小意思了。 告别邢台驴友,我们重新背上包,向山下走去。 传说中的黄鱼精化石,关于这个黄鱼精有一个美好的传说 路边的石,斑驳的花纹象不象一幅画 脚下的路是一条千年古道,那条路宽6尺左右,全部用块石铺成,从黄榆关城门处到山下的营里村边,全长约5公里,时至今日保存还基本完好 。由于时代的进步,昔日太行山中的无数条古道,保存下来的真的不多,象黄榆古道这样完整保持着原始面貌,长度又比长的古道真的曲指可数。据说,这条古道现在已列入省级保护文物。 我一边走,一边找寻着崖壁上那个被鹿鸣称为娘娘缝的瀑布,那个瀑布也可以算是黄橙山的一个奇景了。拐过一个弯后我终于看到那片崖壁。正象老乡说的,那的确是一个季节性瀑布,只在雨季才会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这个季节,只有一小缕冰挂悬在洞口处。与第一次来不同的是,现在已经有一条铁梯直通洞口,如果你有时间可以进到洞里看一看,看看那瀑水来自于何处。不过我这次是没有时间进去看了,下次还有没有机会,真的难说。 夏天的飞瀑 太行雄姿
最后修改于 2016-03-05 22:31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outdoor/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