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秦皇古驿道之3、 胡申到西杨树

2015-01-31 22:42 阅读(?)评论(0)
  告别白鹿泉,沿公路再行2里多是东西胡申,东西胡申是两个村,两个村连成了一体,无法区分。公路贴着村北一路向西。当我们走过村东口后老慢突然说:“古道肯定是走的村里,咱们进村吧”。正合我意。寻路进村,拐弯处果然有一个古代阁,哈哈,差点错过。

  此阁是西胡申东阁,我们此时正走在东胡申与西胡申两村分界处




我们在阁前逗留



阁楼的上层是娘娘庙,正名是观音老母庙




路边的古井,近年天气干旱,水近沽竭



  我们走在西胡申的大街上,与土门村类似,西胡申大街两旁的房子全是各种老旧建筑,就连两侧的胡同里也不见一座新屋,更有些院落已经残破。不知是想有意保留老村的原貌,还是这儿的民生的确比较艰苦。




村中的老屋




回看西胡申东阁




还是村中的老屋




  说到西胡申不能不说西胡申的古柏。西胡申有古代柏一株,树此16米,树围3米,树龄2000年以上(一说2200年以上),在河北省内位居桧柏之首。相传韩信伐赵途径白鹿泉时,军中缺水,连派二军士找水都因找不到水而被斩。后派一胡姓军士去找水,胡也未找到水,即自缢于此树。
韩信出营,见二鹿刨地于胡自缢处,韩信即搭箭射
去,鹿跑,箭着地处却有泉水涌出。后
来,有人在泉边定居下来,为纪念这位军士,把这个村命名为胡神铺,以后逐渐演化为胡申铺。民国16年(公元1927年)分为两村,居东者改村名为东胡申铺,居西者称西胡申铺,后简化为东、西胡申。


  可惜的是,走在西胡申村中我没看到这棵古树,匆忙中也忘记了找寻它,直到走到北平望时才想起此事,为时已晚,空留一个遗憾。幸好在网上能找这株树的照片,在此借用一下,并对原摄者表示感谢。






西胡申村边的小山




  出西胡申二里是段庄,与西胡申的残败破旧相比,段庄完全是另一种面貌,显示出这个村的生活水平很高,只是我们此行是寻古,越新潮的东西我们越不感幸趣,因此我们只是与段庄擦村而过。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路边这个段是段庄新村,老村在路北的高坡上。

  与新段庄隔路相对的是段庄村委会,豪华气派的办公楼在这小山沟里犹如一道风景线。



新段庄



段庄村委会




 西杨庄到了,西杨村仍属露泉,是鹿泉最西边的村。出这个村,再住前走就是井陉地界了,据说两县以河为界,河上有桥,居说桥边立有一块县界碑,界河桥与界碑是西杨庄最大的看点。

 路在西杨庄村前分了岔,为了打听古驿道和界桥的位置,我们向村里拐去。



  老乡说,古道就在村前的沟里,就是顺沟底那条大路走的,界桥在前边不远处。出村向西,我们走小道下到沟里,这是我们此行走过的唯一一条小道。





路边一土洞,真正的土门



  最后修改于 2015-02-01 07:44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outdoor/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