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古道走的不过瘾,2月8日,牛山接着玩休闲

2015-02-20 06:47 阅读(?)评论(0)
  2月7日与几个朋友一起走秦皇古驿道,虽耗时一整天却没走多远,返回路上飞熊意犹未尽,邀第二天一起去牛山寺FB。本来不想出去了,毕竟年根底下了,还有这事那事,但盛情难却,只能欣然答应。

  飞熊想晚点出发,赶铜冶9点那班313, 我建议还是赶8点的车,因为我得早点返回,回来还要去老妈那儿。若是赶9点的车,回来就有点晚了。

  牛山寺我已去过多次,至少有10多次吧,准确数一时记不清。在我的户外过程中,一个地方去这么多次,唯封龙山与牛山寺也。其中封龙山虽去的不少,但走的路线不同,每条路走的次数不超过3遍,而牛山因地形图更复杂一些,上山路线少,单就一条路线来说走的更多一些,走的多的路线大概有7、8遍了。说起来还是这两个地方都地处城市近郊,又直通公交车,来去方便是也。此外还有一个原因,这两座山虽然不高,但在近郊算的上是高山了,山上的植被虽不如深山区的植被好,但比其它的近郊山要好一些,加上牛山上还有个牛山寺可以休息FB。所以飞熊是百去不厌。挂带的我也去过不少次。一个地方去这么多次不是为看景,纯綷是遛腿,所以本次活动纯属休闲。

  和往常一样,我们还是从长峪上山,长峪的古槐和老屋已拍无可拍,结了冰的长峪水库是第一个看点。



冰封后的长峪水库




走过水库大坝




从水库大坝上看长峪村




  过长峪水库,我们沿着那条熟悉的小路向上走去。路是百公里越野赛道的一部分,相信很多驴友都 走过这条路。我走了也有七八遍只多不少了,飞熊熊走了有多少遍?怕是连他自己也说不清,这么说吧,几乎每个星期天他都 会来这里,这儿就象他家的凉台一样。

  因为线路简单,因为走过多次,实在没什么可写的,所以还是放照片吧,虽然照片也没拍几张,再好吃的东西,老吃也腻了,再好的风景,老看也不觉的美了。何况石家庄是北方,本就风景平平,何况这儿只是近郊的小山,本来就没有令人惊颜的风光。更何况我只会写流水帐,不会把平凡的东西吹出花来。




一棵刚刚被锯掉的枯树昻,树的四周还有很多虫儿屎



 严格的说,牛山寺并不在牛山寨山上。而是座落在牛山寨南边的三帽山主峰西侧。牛山寨、三帽山山虽然不高但地形险恶,上牛山寺的路只有三四条,我们多是从长峪上,大尖山下。这两条路比较成熟,陡而不险,休闲、遛腿,走着整好。






地面的残雪


  接近好汉坡时,垭口方向传来喊声,细一看,有两个人正从垭口方向向山顶攀升,那儿没有路,虽不是断崖峭壁也危石累累,荆棘从生,而且越头一回上越陡,攀升有较大的难度,我不禁为他们捏一把汗,也许是年龄偏大的原因,我喜欢探险,但反对冒险。好在当我们登上好汉坡时,那两人已顺利的攀到了山顶。


远看攀崖的两个游人



  好汉坡是一段极陡的草坡,高仅几十米,坡度大约有50度。一串之字形的脚窝在草坡上拐来拐去,那就是我们要走的路。如果是雨雪天气,这段路真的很险,随时可能发生滑坠,但现在山上的土层干的直冒烟,脚踩在一个个脚窝上立足极稳,所以再陡的坡也没有危险。




从好汉坡看我们上来的沟




  走过好汉坡,我们距垭口只有一步之遥了。垭口右侧又传来叽叽喳喳的人声,几个游人正在崖头上得瑟。生命在于得瑟,不得瑟白不得瑟,但他们哪知道螳啷捕蝉,黄雀在后,我也远远的拉了两张。




  我们上山的路,唯一一个难点是一个约2米高的小断层。走到此处时,我想为正在攀升的西瓜虫拍上一张爬“墙头”的照片,但等我掏出相机,开机并按下快门时,她已越过断层,闪在了石头后边,我只拍了她背影手一角。西瓜虫也几乎每个周末都活动,体力保持的不错。





飞熊攀爬那个小断层



路边的石



登上垭口,从山脊上看一侧悬崖峭壁,一侧坡缓如带的牛山寨



遥看大尖山方向,淡淡的霾气如一层纱帘,一切都变模糊了 



  象往常一样,我们依然没有登顶,由垭口直接向下走去,几分钟后,牛山寺到了。这儿是我们FB的老根据地。




  说FB,那就是一个字……吃。看看我们的FB物资,三个人带的吃头摆了一片。唉,真发愁一会儿怎么把它们装到肚子里去。要知道,人的肚子可不是气球,就是气球吹到一定程度也会爆的。




  灶是飞熊自制的柴火炉,锅是家用的标准“钢精锅”,那一大锅足够5、6个人吃的,一会儿我们3个要把它消灭干净,一想到这儿就头痛。唉这么FB,真的要吃坏了党风吃坏了胃呀。




  水足饭饱,又化了化食(不化走不动路啊),这才开始下山,目标还是大尖山方向。轻车熟路“油”又足,很快的我们就走上了山下那条公路。




  还是老路线,滴水崖樯边拐南沟。人常说,同样的话听多了耳朵会起茧子,这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但同样的路这条路走多了脚绝对绝对能起茧子。不信你也可以试一试。




遥看牛山寨



俯视滴水岸村



翻过垭口



  熟悉的路,熟的不能再熟。因为再熟我也不敢闭着眼走,最多只敢闭上一只眼。疾步如飞,因为我们要赶彪村2点半的车,如果走的慢一步,如果赶不上那班车,就要多等半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驴友们都知道,我们宁肯在山上多走1小时,也不愿在路边等半小时的车。那,木意义。更何况我回了家还有事呢。




2点28分,我们赶到了彪村站。几分钟后车来了。上车回家,鸟兽散。


彪村汽车站拍村村口


  最后修改于 2015-02-20 09:49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outdoor/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