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
转到山脊的另一侧,路突然消失了。正当我们感到奇怪时,有人发现身边的崖壁上,低矮的灌木上栓有红布条。“路标,这儿有路标”。原来眼前那近乎垂直的绝壁,那最不可能有路的地方竟然是一条路。
眼前虽然有路,我们却丝毫乐观不起来,为什么?我们的前边,能看出来的路只有百来米长的一小段,更远处是连续的绝壁,墙一样的绝壁,高度足有百米,根本看不出路来了,只是崖壁拐弯处有个缺口,缺口处是陡坡,特别陡的陡坡,从我们所在的位置,根本无法确定沿那个陡坡能否上到山顶。这么险的路,万一走过去又是条死路怎么办?过还是不过?我决定再赌一把,我指着远处崖壁上的缺口说:“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那个陡坡了,如果那儿上不去就彻底没希望了”。飞熊说:“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那要再上不去就得赶紧下撤了,已经4点半了,没有时间再找路了”。
小心的走过那处崖壁,我们来到了崖壁拐弯处,这才发现远处看见的陡坡不是一面坡,只是一道岩缝,起点处的红路标表明,“路”正是从这儿上去的。
幸好,幸好我们有备而来,老王带着一根扁带,此时派上了用场,依次的卸包,一次次的向上系包,急而不慌,忙而不乱。
递完了包上人,占据有利地形的飞熊第一个抢先上去了。“飞熊,咱发扬点风格, 让列宁和女同志先走不行么”?飞熊大言不愧:“我不先上去,能腾出地方让她们过来么”?,也是。这个小平台真挤不下几个人。
牛牛第二个上
铃铛排第三
当一向喜欢走在最后的我攀上小断层时,前边的队员纷纷的背上包准备上路了。别怪他们不等哥,实在是地方狭小,八个包就占了好多地方,前边的人不先走一步,我们这些后来者连个立足之处都没有,就是硬挤上去了也没法转身上包了。
继续前进,路仍然很险,面前是一个接一个石台,形同一个又一个小断层,所谓的路仍然是个石缝,坡度大约5、60度的石缝,这样的路“走”是绝对不可能的,只用手脚并用着向上爬,爬山爬山,这才真正是爬山,此时,登山杖对于我们来已经无用,相反还成了我们累赘,这不,老慢嫌手中的登山杖碍事,竟然把登山向上扔开了。唉呀呀老慢,这有多危险,你不怕登山杖滑下去戳着你么?
走过那就道石缝,我们才真正脱离了危险地带,前边是一面乱石坡,攀升虽说不易,但比之前边的路是小吴见大吴,差着一辈人呢。
我们沿路向上攀去,渐渐的接近了山顶。
正当我们急冲冲的向前赶路时,走在前边的老慢突然停下了脚步。“路断了,前边没路了”。此时,我们距山顶只有一步之遥了。
后队变前队,走过最后一个小爬升,我们登上了山顶,发现我们登上的是一道非常平缓的岔脊。而且距主山脊,距主山脊下我走过一次的那条大路只有不足500米的直线距离。此时我的心稍微的放下了一些。现在上大路易如把攥,只要走上那条大路,即便走点夜路问题也不大。更何况我们都备了水,只要有地方随时可以扎营。
岔脊与主山脊的结合部有一片平地,乐行建议扎营,我认为那片营地太小,不理想,决定再往前走走。我现在判断不出我们上来的位置是小川底还是大川附近。如果前边是小川底垭口,垭口下有大片梯田可以扎营。
最后修改于 2016-03-05 22:20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travel/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