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8点10 分收营完毕,我们又扫视了一眼周围,确认没有丢下垃圾,这才转身上路,时间比我预期的8点半稍早一些。应该说,从现在开始,我们才开始真正的穿越,昨天那点路不是公路就是熟路,那只是一次小热身。 沿垭口南侧的陡坡一路上行,我们很快就走到了崖边上。崖边我们几次停下脚步,一次次的俯看下边的裂谷,俯看下边那条路,尽管恋恋不舍,最终还是几步一回头的向远处走去。 从不周的位置看下边的山谷
脚下是一道三面为崖的岔脊,我们应该向右绕,沿主山脊的崖墙下边侧切。岔脊上高高低低有多条羊踩出来的路,为了保险,我们选择了中间的路,这是一条平切路。没想到我们走错了路,拐过弯走了不过百来米,路断了。 我们的下边,三米开外有条紧贴着崖边的路,那是我们视野中最大的一条路,足有一尺宽的一条路。我和老慢抓着树枝降了下去,然而,我们沿那条路刚刚走出去几米远,还不等后边的葫芦岛跟过来,我的面前就是一截塌毁处。试探着向前迈步,前脚稍一吃力,身体的重心还没有移过去,脚下的浮土已开始向下沉,浮土的下边是实是虚,我根本判断不出。尽管只要迈过那一步前边就是安全处,但我却始终不敢迈出那一步。下边是深不可测的悬崖,身边没有任何灌木更别说是小树可以借力,也没有石头可以扒,找不到借力点,我可不敢把自己的生命押在冒把险的赌注上。几经试探后我选择了知难而退,原因是很简单: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就在这个位置左侧我们走错了路
向远处看,正确的路是应该是沿山脊向上拔,拔过眼前的陡坡再贴着崖根向前切。
葫芦岛沿山坡向上拔去,可他脚下也没有现成的路,而我们想退回去走葫芦岛那条路也不可能。
我们刚才是抓着树滑下来的,下来容易,再想上去就不可能了,至少是难上加难。为了安全,我选择了继续向后退,退到安全地带后再沿山脊向上走,很快,我和老慢就走上了正确的路。
从路上看下边的葫芦岛
和葫芦岛会合,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三个老男人继续向前走去,脚下的路虽然不大,但比起刚才的路来说已经是大吴见小吴了,最起码不再暗藏杀机,走起来不用提心吊胆了。
走在路上的队友——老慢
队友葫芦岛
崖根处,一个直径约30厘米的石坑,放羊人的水源。旁边是一小水池,应是羊饮水的地方
回看我们来的方向,路在何方? 遥看桃树坪方向 走过放羊人的水源后,路变的非常宽大了,很明显,经常有放羊人赶着羊群来这儿。
崖壁很干,却不时有钟乳石出现,说明这片崖壁过去经常有水渗出,那些钟乳石虽不很硕大却千奇百怪,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再看黑虎崖垭口,远处的孤山清楚可见 走过一个废弃的羊圈 又一个钟乳石 从营地出发约1小时,我们看到两个老乡,其中一个是带红箍的防火员。虽说这些年无数次的走进山西的地界,
从没遇上过防火员找麻烦,但看到戴红箍的我还是有点小紧张。也许这就是做贼心虚吧。 我们的紧张是多余的,老乡只是随口问了一声:“从哪儿来的呀”?“杏树湾”。老乡并没有再多说一句话。“你们南天池的”?“嗯”。“到南天池还有多远”?“不远,拐过去就是”。 告别了老乡,我们继续向前走去。 走在积满羊粪的小路上
过羊圈不久,我们终于看到了崖墙的尽头,南天池快要到了。这段路每天有放羊人走,路线非常成熟,我们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脚步。 脚下是一片逶迤而秀丽的的山峦,那片山应该就是贺家坪大峡谷景区。我们只能遥远的看它几眼,拍上两张照片,又匆匆的向前走去。 脚下的风光
崖墙的尽头,山脊向西拐了一个弯,沟对面是一道低矮的山脊,山脊上有松林,脚下的沟里有条大路上来,拐向对面的松林处。我们是下去走大路还是沿山坡切过去,我稍有点犹豫。身后突然有人说话:“对面松林那儿有去南天池的路,穿过松林一直走就到了”。回头一看,是刚才羊圈处见过的老乡,那个戴红箍的年青人。老乡说完飞快的向前走去,说话间就消失在对面的山脊后边。“好快的速度,真是个神行太保”。我们暗暗赞叹。
对面山脊上有松林
怀着感激之心,葫芦岛和老慢沿老乡走的路向前走去。平切就是容易,他俩也很快就走出了老远。 我原地没动。为什么?内急,方便方便。外带照几张相。 回看我们刚刚走过的路
遥看远处的天河梁
垭口的松林处有两条路,从沟里上来的大路翻过垭口向下走了。左侧,一条平平的小路进了松林,那应该就是老乡说的那条路,是我们要走的路。
沟里上来的大路 走进松林中的小路
走在松林里
最后修改于 2016-03-05 10:49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outdoor/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