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核桃园,井陉天长镇辖下一行政村,位居晋冀两省交界处,东距井陉老县城天长镇约25华里,西距故关约10华里(老辈所传,实际3.6公里)。是古驿道井陉段河北境内最靠西的村庄,堪称河北的西大门。 核桃园历史攸久,村民传说核桃园村建村于西汉初年,最初叫叫“灵真城“。明末清初的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编著的《读史方舆纪要》中有这样的记载:“又县西南二十五里,有灵真城,《志》云韩信伐赵时筑。”清代李卫等监修的《畿辅通志》也记载:“灵真城,在井陉县西南二十五里,名胜志,韩信伐赵随蛇迹开道而过,因筑此,后人名为灵真城。”另有清雍正《井陉县志》载:“井陉有三城:横州城(天护)﹑秀林城﹑灵真城(核桃园)。灵真城在县城西南三十里,相传韩信下赵,随蛇迹开道而行,故筑城曰灵真。”另外,村里也发现过一些残碑古墓,通过考证这些史料,可以推定核桃园村建村时间应不晚于西汉初期。另钱,核桃园村有棵古代树长达1600多年也能佐证此村历史不短了,村里人都说是先有的村后有的树(理由是如果在立村前就有的野树, 建村时会砍了树做木料,不会挨着树盖房子)。此说有几分道理。 至唐代,不知何原因灵真城被改称段基村,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明朝万历元年(也有说明崇祯年间,),才改村名为核桃园。 关于断基村改为核桃园的经过,村里有不同的传说。一说皇帝从这儿过,因段基与断基同音,嫌这个村名不好听改名,另一说则是当地流传的一段有趣的故事:核桃园与长生口同处秦皇古驿道之上,那时长生口叫狮子口,核桃园叫段基村。古驿道上10里一铺。段基与狮子口同为驿铺所在。可别的驿铺住宿的客人络绎不绝,村内一派繁茂昌盛。唯狮子口、段基两村客人稀少、商贾不在此停留。过了许久人们才弄明白,原来人们就把村名给叫讹了,段基村被叫成了“断气村” ,因此就有传言说:“过了狮子口过不了断气村”。人们为了图吉利宁可多赶路也不在这儿停留。后来,狮子口村借村北有一条沟叫长生沟而改称“长生口”,段基村因为当时村里核桃树多改成了“核桃园”。 由旧关走307国道一路东行,进入河北境内不久,右侧山坡上出现一道疑似长城的残破石墙,那道石墙实际是阎锡山修建的防御工事,当你远远的看到这道石墙时,你已经走进了河北境内。核桃坪就要到了。 核桃园村的主体在307国道的南侧,国道北侧也有少部分村舍,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一小部分村舍。因资料上说旧关到核桃园10里,我以为怎么也得走上1小时才能走到核桃园,实际上我们只走了40分钟,估计最多走了6、7里地,就看到了路边的村舍,它来的过快过早,所以我还以为它是另一个小山村呢。后来才知道这片房子也属于核桃园村。 最先进入视线的核桃园的房屋 刚刚走过路北侧的房屋,路南边,公路下边又出现一片房屋,从国道分出来的一条小公路拐了下去,拐进了那个村。不用问,真正的核桃园到了。 我们沿小公路向核桃园村里走去,小公路下边有一个古阁。那是核桃园村的西阁,名大悲阁,又叫观音阁。 从公路上看西阁,原来的古驿道就在公路一侧,但已经废弃 核桃园西阁共高二层,一层为基台,二层为砖木结构的硬山前带廊建筑,其朝向村外的一侧比较简单,只开有一个窗户。井陉的古阁出于安全的考虑,大多朝向村外的一侧结构简单,有的开有一窗,有的连一个窗户也不留。 从原来的古道上看西阁 有意思的是,核桃园西阁上的石匾书有”古桃园镇“四个大字,而非核桃园,莫非这个村还叫过桃园这个名字?可我们查不到任何有关桃园的记载。没有证据能证明核桃园村过去叫桃园村或者桃园镇,那么,为什么古阁上会书上古桃园的名字呢?这也许是个解不开的迷。 西阁一旁有一古桥,此桥为双孔石拱桥,两个桥孔的肩部有匾,表明此桥叫礼义桥。因桥下全是垃圾,我只照了桥的局部,没有照它的全貌, 阁的门洞里,青石铺就的路面有两溜明显的车辙 沿青石古道穿过阁门,就是走进了古村核桃园。阁的台基上内侧钉有两个蓝色的“临牌”,一个标有“大悲阁”3个字,说明阁上方的的小庙是观音庙。我国有不少地方有大慈阁或者大悲阁,叫法不同,但供奉的都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古阁上的另一个临牌有“秦皇古驿道遗址”几个字,我们面前的这条青石古道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被改建为全国统一的驰道,是我国现在的,有据可查的,唯一的秦代驿道的实物。是车同轨那段历史的有力见证。 西阁门洞上方本有石匾一个,但大悲阁的临牌正好档住了石匾,我们不知石匾上有什么字,有说是“西通秦晋”4个大字,是么?此匾不大,我怀疑匾上写不下那4个大字,如果是那4个字,那就不是4个大字而是4个小字了,呵呵。 登阁的石阶下嵌有清碑一座,此碑为康熙四十一年所立,石碑记载:“大慈阁不知创自何年。”但根据碑文记述,大慈阁曾于康熙三十八年倒塌,后由住持大洪和尚卖庙田七亩,又经募化而重修。此碑当是那次重修完工时留下的。大慈阁是通往晋冀川陕的必经之路,当年这里车马行人络绎不绝,阁下有深深的车辙印痕可以做证。 大悲阁北侧有关庙一座,庙门紧锁,我们不得入内,其内景无法窥视,从外观上看关庙规模尚可,在井陉古驿道上算是较大的关庙了,让人称奇的是关庙鼓楼上的鼓,那绝对是一个超大号的鼓。 街向东走去,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街正是那条2000多年的古驿道,也是核桃园村的主街。春雨潇潇,街面上有些冷清,古道两侧的房屋大都大门紧锁,但我们还是能从那一家又一家的店铺字号上想到当年这条古道的繁华景象。据说,核桃园村原有有名号的店铺24家,它们基本全集中在这条老街上。除个别店铺的房子后来被翻盖外,绝大多数店铺都还保持着原来的本来面目。现在,那些店铺门口都钉着写有店名的标牌,我没有数一共有多少家店铺,也没有刻意的一家家的拍照,只是随走随拍,照了照片若干。 走在核桃园的老街上也有遗憾同,那就是核桃园村老街两边的房屋全都进行了粉涮,涮上了明晃晃的黄涂料,那黄色,看着真的有些刺眼。 老街两侧各式各样的老店铺 日用杂货店内景 走在老街上,感觉最多的就是车马店,那些车马店的大门都非常宽大,以供车辆入内。 恒泰车马店 恒泰车马店内景 树德昌车马店 树德昌车马店院内 夹杂在店铺中的民居
最后修改于 2016-01-12 19:03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outdoor/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