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秦皇古驿道行之38,千年龙窝铺(上)

2015-05-04 10:15 阅读(?)评论(0)


   井陉秦皇古驿道南线之行的第三站是大小龙窝。大龙窝和小龙窝是相临不远的两个村子,村名均源自于原井陉古驿道上的驿站龙窝铺及龙窝寺。

   龙窝铺及龙窝寺建于何年何代已不可考,至于为什么起名龙窝,在清雍正《井陉县志》有这样的记载:“龙窝,在县西南二十里。石壁峭立,古柏崖生;梵宇楼台,颇为可观。传神龙断路,货郎仗剑斩之。至隆庆间,大雨冲出枯骨一窖,约数百斤许。”民间传说龙窝寺始建于隋朝,公元618年,隋炀帝被杀后,他的两个女儿沿秦皇古道东逃,逃到井陉,曾在龙窝停留百日,因当地正处古道之上,鸡鸣犬吠不宁,百日后两皇姑离开龙窝另寻清静之地。因此龙窝寺又有“百站”之地名。最终二皇姑来到雪花山,三皇姑落脚苍岩山,二人潜心念佛,终于修成正果。如果这个传说是真实的,龙窝这个地方在1400年前就已经有人居住了。传说只是传说,无据可考,而专家考评,龙窝寺的石窟造像最迟不晚于明宋代中早期(也有人认为建于唐朝末年),隆庆却是明穆宗朱载垕的年号,相当于公元1567年-1572年,可见龙窝的名称起源并非隆庆年间发现一窝龙骨,而是起源于“神龙断路,货郎仗剑斩之"的传说了。

  沿井陉古驿道旧址, 顺307国道出故关沿沟谷一路下行,过核桃园不久,我们首先看到路的右侧有一小桥,小桥的栏板上写有大龙窝三个字。此时,左前方出现一片建筑,那就是大龙窝村,而与大龙窝紧挨着的就是龙窝寺遗址,过遗址就是小龙窝。大小龙窝和龙窝寺遗址紧紧相连,宛如一体。有意思的是,大龙窝并不大,小龙窝却不小。不仅如此,大龙窝的建筑也远远没有小龙窝有特色,因此,游人来龙窝主要是看小龙窝村和龙窝石窟。我们也不例外,大龙窝只是走观马观花、一带而过。




大龙窝村的部分古民居




   刚刚走出大龙窝村,国道猛然出现一个U型的急转弯,拐弯处的沟谷赫然变宽,出现了一块宝贵的平地,空地两侧悬崖壁立,崖头绿柏葱笼,其中向阳的北崖墙上有大大小小一片洞窟,龙窝寺遗址到了。

   同伴们已拐了过去,我却慢慢了一步。因运煤车队的阻隔,这一慢至少
晚过去了两三分钟时间。等待,焦急的等待中,一辆接一辆的运煤车,过了足足有十几辆,这边没过完那边又来了。心里好着急,有种度分如年的感觉,您要问我什么日子最难过,呵呵,那就是焦急等待的时间了。






   龙窝寺建造年代不详,根据石窟佛像的风格,专家推算龙窝寺建于北宋中早期以前,也有一说建于唐代末期。可惜这些均已无存,仅存龙窝寺遗址即崖壁上的石窟造像及摩崖石刻。而龙窝铺的具体位置已无法考证。

   资料介绍当年的龙窝寺规模较大,寺前西南、东北两端各有楼阁,阁下即为燕晋往来大道。龙窝寺则建于古道一侧的石崖下,旧有大殿、配殿及僧舍等,为昔日邑中名胜之一。清咸丰年间,龙窝寺已颇具规模。形成了一个建筑群,由两座石桥分为东西两部分。东桥上建有奶奶庙、真武庙,过两根盘龙柱,经十三级台阶,桥下建有三官庙,东西禅堂。东桥北有老爷庙,西有药王爷庙、玉皇庙,庙接庙,屋挨屋,连成一片。整个建筑群清砖古瓦,相互映衬,远望近观,场景甚是宏伟。西桥北部天然成壁,壁面如刀切。

   清光绪年间一年夏天, 倾盆大雨连降数日,山洪袭击了龙窝寺。所有建筑几乎全部被毁,后历时四年才将龙窝寺重修完成。但规模较以前已大不如。建国后,因修建公路又将龙窝寺的部分建筑拆毁,到上世记80年代,石太公路再次拓宽时,寺院被彻底拆毁,现在已片瓦无存,唯余崖壁上大小不一的摩崖石刻。






   龙窝寺摩崖石刻分布于寺遗址之西与东北山崖上,分石雕佛像与石刻题记两部分。在高出307 国道路面数米的崖壁中部,共有高浮雕形式雕刻而成的大小佛像47 尊,均雕于崖上长方形弧顶大小不一的十四个石龛中。在上下错落排列的五个较大型石龛中,有四个石龛内各雕刻佛像一尊,这四尊佛像均为结跏趺坐式。坐于莲花座上的佛像,身披贴身薄袈裟,袒胸露肩,面部端庄慈祥,衣着朴实无华。从雕刻风格中看,有唐末宋初之特点,不足之处是身体比例欠准确,造型也不甚精美。位于左上部的另一个较大石龛内雕刻是菩萨造像,这是整个石龛中的精华。只见这尊菩萨造像,头戴宝冠,身披饰有缨络之袈裟,呈左腿盘曲,左手扶地,右腿跷起,右臂伸直搭于右膝上的自在菩萨形象。按王子云先生在《中国古代雕塑百图》一书中称:“从唐代开始,菩萨像已离开佛而单独出现,并有安坐在如来佛身旁的现象。说明信徒们可以只供奉与人世生活较为接近的菩萨,同样能积功修德,祈求福祉。这类坐式菩萨像到宋代更为多见,一般坐式是半趺半倚。宋代菩萨像出现这种跷起的形式和随意安坐、舒坦自在的样式,显然是更接近世俗化的一种表现。”由此可以看出,这尊呈一腿跷起,手搭于膝的菩萨造像多为宋代所建造。从石壁上凿出的尖形屋顶痕迹以及固定木檩的圆形石洞看,应是开凿石窟造像在先,建造寺庙大殿在后。即建殿时在造像上部凿出圆洞及屋顶形状,而后在其上措建木结构屋顶,将崖上石佛罩于大殿之内。此举一来可以利用石造像作为殿中部分佛像,二来可起到保护佛像的作用。









   在崖壁的西北下方,有一较大型石龛,石龛内中间一尊
浅浮雕大佛,两侧壁有小型浅浮雕坐佛像 32 尊,雕刻水平一般,应为宋以后 ( 金代 ) 所雕。




   龙窝寺地处井陉古代驿道上,为冀京之地西通山陕诸省的必经之地,东来西往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很多,在此舞文弄墨,题词刻字的也很多,今石窟东北石壁上尚存有明、清时名人题刻数帧,其中有:

   明代嘉靖间曾任吏部尚书的栾城人石瑶 )所题:“游龙窝寺”七绝一首:”石磴嵯峨偶一登,尘埃身到白云层。万山舒尽平生眼,欲把闲心付老僧。”

   明崇祯间曾任辽东总督兼巡抚的河南范志完题有:“柏詹石壁”四大字,每字 45 厘米见方,其下有小字云:“井陉之龙窝铺,三山壁立,高可万仞;中有古梧十余株,出自山隙,宛若花盖。不知何代琢成石佛数尊。完过而奇之,遂题其上曰: ‘柏蘑石壁',并赘一偈,以志不朽云: ‘石上无佛,琢出斯形;石上有佛,未琢斯冥。风谩谡兮柏青,水谌谌兮石冷。是石是佛,一灯营营。”

   明崇祯间李栖鹏诗云:“千山积翠合,半壁出香台。巧借人工就,奇疑鬼斧开。相厝何壮也,石室更幽哉。徙倚此中味,尘心顿作灰。”

   清康熙间范可铨题七律一首:“龙窝偏占碧山何,王事驰驱喜再过。谷口云封行处断,山前花落坐来多。灵寓共听生公法,香草高栖燕子窝。暂供烟霞消暑处,夜眠长喝紧芝歌。”其后小宇云:“庚午之秋,予奉使抵郡。道经龙窝,少为憩息。见夫名山古刹,木乔苍烟:极天威之灵秀焉。低徊久之,复有住持宝山禅师者,从而指溯之。因赋此以志旷观,兼启名贤之珠玉云”;

   清道光间山西寿阳人、后曾任礼部尚书的祁隽藻过龙窝寺题诗云:“龙窝寺底老龙眠,龙洞深藏别有天。但愿兴云作甘雨,莫教余怒决平川”;

   清咸奉年间清末名将胜保题书有“畿陲灵境”四大字,每字也 45 厘米见方。其下有小字数行,前为绝句三首:“昔年仗钺此经过,今日重来访曲阿。多少青山应识我,峰峰相对耸烟螺。”“几家茅舍缘荫浓,打麦声声水碓舂。立马高岗西望处,夕阳不断万山重。”“白云层层出深山,依旧青山云不还。底事无端作霖雨,出山哪若在山间。”其后小字云:“咸丰乙卯,重过井陉。小憩龙窝寺。因书‘畿陲灵境'四字,井道中口占三绝于壁,以志鸿泥。时汪君鸣和宰是邑,为余同僚旧友。遂为摩勒上石,不值一哂云尔。克斋又识。”




   龙窝寺的石窟虽不如大同云岗、洛阳龙门等箸名石窟规模宏大,造像的雕刻艺术也不如那些石窟的造像精美,但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属于石家庄市境内具有特色的小型石窟造像。且有诸多古代名人题刻,这些都为研究井陉及河北古代雕刻艺术、佛教艺术及古驿道历史等提供了珍贵资料,故于1993 年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家庄地域内六个省保古石窟之一)




   过龙窝寺遗址,迎面是一高大宏伟的渡槽,此渡槽乃井陉西进渠即引甘济绵渠渡槽。渡槽为单孔石拱桥结构,主拱两侧拱肩上及引道上又各开10个小拱,整个渡槽全部用大块青石碹砌而成,造型优美,气势不凡,特别是其单孔主拱跨径之大,让人乍舌。






   走过渡槽,小龙窝到了。与我们走过的井陉古道上所有的古村不同,秦皇古驿道没有从小龙窝村中穿过,只是擦村而过。据老乡说,古道的位置就在现在村边上,就在紧贴村子而过的307国道下边。

   国道右侧有新立的石牌坊,上书古驿龙窝四个烫金大字。我们走过牌坊,向小龙窝村里走去。




村口处,引起我注意的第一座建筑


   顺路拐一个弯,我们已来到了村中心,这儿有个广场,广场的下边是一"水库"。井陉是个旱山区,好多村都缺水,有的还严重的缺水。为此,早在建国初期,在上世记5、60年代,在那个非常困难的时期,井陉人民咬紧牙关,勒紧裤带,陆续兴建了绵右渠等五大灌渠工程,这才解决了工农业生产用水及民众饮水问题。这个水库应该也是建于那个时代吧。不知为何,水库前边的两字已毁,顾意思名,那两个字应该是龙窝二字吧,莫非是其它什么“敏感词”?有可能。


村中心的水库,顶部是一广场


广场北侧是村委会,里边有村史介绍


   广场西侧是建于明代的樊氏祠堂。小龙窝村100多户人家,除了外村嫁过来的媳妇外都姓樊。不仅如此,井陉有些村如南张井、于家庄的樊姓人家甚至周边其它县的一些村的樊氏人家也是从小龙窝迁过去的,有的已发展成上千户
人家的当地大家族。直到清朝末年,还有外地的樊姓人回来祭祖。





樊氏祠堂对面是同样建于明代的古戏台





古戏台的屋顶建筑





  最后修改于 2016-01-12 19:05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outdoor/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