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走太行24:二走花果山,再次兵败石沟寨——15.5.1四里铺-小岭环穿(4)

2015-05-12 19:25 阅读(?)评论(0)
  我们这次活动共有7个人参加, 7个人中有70后、60后、50后甚至40后。40扣的是窦老48年生人,属于建国前的的了。窦老虽然年龄大了,但那颗心还是那么的年轻、燥动,他早早的就收完了营,背上包准备出发了。
  
  上路时已经8点半稍多,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我们上路了。从昨天进村,到今天上路,我是见一个老乡问一遍路,至少问了4、5个老乡,有的老乡问了不止一次。老乡的说法不一,有的说村后的路能上花果山,但距离很远,开始的路好走,后边的路不好走,老乡他们自己都不好找路。也有的说上不去,根本就没路,上花果山要从九里铺上,那边有路。还有的说九里铺也不好上,从四里铺好上。平时上山,都是老乡告诉我们说有路我们才走,如果路线明显,我们就很顺利的穿了过去,也有很多时,因山上的路几十年没人走了,我们找不到路或走了错路而上不去。老乡他们自己都不好找路甚至说没有路的时候基本没有,看来我们今天是“凶多吉少”啊。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换条路走,这就是户外。


准备出发

  
   出发前我最后一次向一位羊倌问路,羊倌的话未能给我一丁点帮助,他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没有上花果山的路,村后的路只能去九里铺。”“刚才有人说,那条路能上花果山,就是路不好找。”“有人上过,但没有路,楞上的”。老乡越说我心里越没底,但没有底也得试一试。“谢谢,我们试试吧,不行就下九里铺”。告别了羊倌,我们按预定计划上路了。

   沟里是层层废梯田,但比一般的梯田好一些,好就好在沟很窄,路只有一条路,不象有的梯田,路非常乱,让你不知道该怎么走。


走在层层废梯田里







   穿过层层梯田,我们登上一道矮脊,顺脊向北攀去。路是羊群常走的路,不宽的山脊被踩的光秃秃的,这样的路,闭着一只眼也走不错。我们清楚,这样的路没有多长。





沿脊上升中




   这是个不大的小岔脊,山脊走到头顺势是侧切。因为照相,我又掉到了队伍的后边。前边走的快的队员已经插到了另一道山脊上。只听最前边的老李喊着:“这儿有个庙”。老李虽然是第一次走重装,但体力不错,一直走在队伍的前边,充当着排头兵的作用。

  
走上侧切的路



   我很快也切到了那道山脊上,山脊上的确有个很小很小的小庙,是个山神庙。

  
山脊的不远处有个高点,趁大家休息的空,我向那个高点走走,查看四周的地形。我们现在所在的山脊是一条较大的山脊,对面是一条很长的沟,按方位判断沟的出口应该是九里铺,沟的远处,另一条沟里有条开矿的大路,似乎一直上到了山顶,老乡说的九里铺上花果山的路不会是那条路吧?


山脊上有个小庙


陆续登上山脊的队友


从山脊的高点看下边的沟


远处的山。我当时认为它就是花果山,后来想想,应该不是


从山脊的高点上看小庙处的队友


回看刚刚走过的侧切路


   从高点上下来,我们又上路了,仍是侧切,仍是向北走。石沟寨-花果山是一条南北向的山,我们向花果山走,大方向应该是向北走。来前看卫星图,就是这样。说起卫星图,有一点要交待,探路,最好是GPS,不但可以随时查看大比例的爱GG地图,还能记忆录自己的轨迹,一旦走不通时能原路退回来。可我虽然爱探路,却不趁那个“高科技”,每次出行,只能从谷歌地图上下载一个比例较小的图带上。那种地图比例小,精度差,只能看出山的大概走势,聊胜于无。

   这次出来不一样,去年走这条路时我曾打一份地图,但出发时怎么也找不到那份图了,所以这次出来连最简单的地图也没有,只能凭脑子里的记忆。呵呵,我的脑子可不是电脑呀。


再次走上侧切路


   我们很快的切到了第三条山脊上,这是一道小山脊,脚下的路向下拐去,看样子是下了沟。我们不能向下走,我们应该向上走或继续平切。平切的路没有,茂密的灌木中隐约有条向上的路,那条路能不能走通?不知道。我决定先去探一探。

  
切到第三条山脊上


   我从灌木的缝隙中向上挤去,这儿的山不错,灌木虽多却没有带刺的植物刺,这要是酸枣或火榈圪针一类的植物,想钻也没法钻了。

  走出去几十米,路和左侧上来的一条路汇合了,路再次变清楚了。看来我们不知在何处拐错了弯,现在这条路才是我们应该走的路,难怪刚才那一小段路那么小呢。再爬升行几十米,路似乎又分了两岔,一条继续沿山脊向上,一条好象是下了右侧的沟(没有查看,不确定是不是路),那条沟的沟底有条明显的大路。我选择了继续向上走,再走不远我看出,我选择的这条的路虽然渐升渐高,但最终也切到了右侧的沟里。

   我向下边大声的喊着,“过来吧,有路。”一行人迅速的靠了过来。


沿山脊向我靠拢的队友们


沿山脊上升中


   路虽说清楚,但比我们前边走过的路小多了,路面也有些塇软,看的出来,现在这段路已经走人很少了,它之所以还算清楚,不是走的多的原因,而是是因为灌木密,地面根本长不起草来。不象之前的路,被踩的又硬又光,一看就是经常走人的路。


一段下降路



  最后修改于 2016-03-05 10:39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outdoor/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