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朱家疃村南、307国道的岔口处有一小庙,门上无匾,从对联的内容看此庙是座关庙。关庙门前不宽的水泥公路就是去潭洞的路。 这条小公路右边是一条深沟,左侧则是一栋栋民居,如今的朱家疃与潭洞两个村已经连在了一起,难分彼此了。老乡说,朱家疃的关庙东边大约百米,小公路有个拐弯,这个拐弯就是朱家疃和潭洞村的分界处。
我以为这条小公路就是过去的古驿道。当我走进潭洞村,问过老乡才知道,此路是新路,古驿道在更低处,更低处,那就是沟底了。 朱家疃村南口的关庙 路边的房屋全是近年的新居。潭洞村村北是山,村南为沟,受地形限制,村子只能向西发展,因此我们这一路看到的全是各种新房。因此朱家疃才迅速的与潭同连成了一体。直到我们走到潭洞老村村边,这种局面才得到改善。 我看到的潭洞村的第一座老宅院 潭洞村看见的第一座比较象样的老建筑 仍在使用中的石碾 一个大宅院,可惜无法入内一游,甚至隔着门缝看一眼都不可能 一个废弃的小院内部 小门小户的人家,谁能说住在这样的小院里生活一定不幸福? 一到潭洞老村,我便离开了大路,走进了一条胡同,这一不经意的决定有了意外的收获:不起眼的胡同中竟然藏有一株千年古树,此树胸径足有三搂粗,虽说它只是一棵国槐,是最常见的古树,但在我见过的古槐里,它实属一株非常罕见的树。这株树不但粗大,树型也非常奇特,它树身倾斜,树干中空,一付老态龙钟,摇摇欲倾的态势,而它的枝权却很茂盛,其中一股枝杈完全 的低垂下来,一直垂到地上又再次向上反长,远远的伸出去足足有10来米远,看上去象一条蟠龙。据有关专家测算,这株古树至少有800多年历史了。 低垂到地面的树杈 向上反长的树枝 从胡同里拐出来,我又来到了大街上。 象绝大多数古村一样,潭洞村主要街道上的建筑也进行了“亮化”,明晃晃的黄色有些扎眼。个人认为,古村粉刷可以,但应粉刷成接近原色调的灰色为宜,,这种过于亮丽的黄色与老建筑的风格有点格格不入。 潭洞村的其它老宅子 潭洞村不大,据老乡说大约一百户人家。村中的古宅已经不多,昔日的古驿道如今也硬化成了乡村公路,我很快的走出了这个曾经两次擦身而过的潭洞村,沿着昔日的古道,我快步的向前走去。
最后修改于 2016-01-20 11:50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outdoor/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