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东窑岭井陉古驿道上的一个村庄,它西距井陉老县城天长镇约5华里,东距古驿道的下一个驿铺北张村大约6华里。在井陉古驿道开设之初,为便于往来的信差休息或更换马匹,大约是每隔10里设一个驿铺,如我们走过的胡申铺、平望铺、龙窝铺、板桥铺等等。后来为方便过往人员,每两个驿铺之间又增加一个中间驿站,这种两个驿铺中间的驿站习惯称为腰驿,意思是半截腰的驿站。 东窑岭大概就属于腰驿的地位。 由井陉老县城天长镇走古驿道去东窑岭,本应从河东村向东走,过东梁洼进东窑岭的西口,过去的古驿道就是这样走。现在这段路部分做了硬化,成了一条乡村公路,部分还保留着古道的本来面貌。可我们第一次去东窑岭错走了南枣林,从南枣林折回东窑岭时是进的东窑岭村的南口。还未进村,先在南口看见一小庙,这是座观音庙,它孤灵灵的戳在道边,两株古柏竞相参天,很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 东窑岭村南口的观音庙 芝麻,开门 门缝中看观音庙内景 观音庙门两侧墙壁上,斑驳难辩的“毛主席语录" 观音庙对面的戏台子,已经被改造成了住房,我们只拍了一张侧面照 观音庙沿街北行,沿街的房屋大多是近几十年的新建筑,也有例外,观音庙西侧有这样一个拱门,拱门里边是条古色古香的小巷,它吸引我们走了进去。 小巷看似幽深,实际上并不长,尽头是个丁字路口,一条南北向的胡同一头通向村外,一头向北拐去。我们肯定要向北走,必须的。没想到向北拐过去没多远,走过一个活弯已是胡同的尽头,这是条死胡同。无奈,撞了南墙的我们只能原路退回。 看似幽深的胡同 胡同尽头是个丁字路口 小巷里的小院 丁字街口的佛龛和泰山石 向北拐的胡同,不远是一活弯 车夫在胡同的拐弯处,他告诉我:前边走不通 原路向回走,胡同尽头的拱门隐约可见 返回观音庙处,沿街向北走,沿途的建筑大多不太久远,只有个别老屋夹杂在参差不齐的新建筑中,如同凤毛麟角。这条街根本提不起我的兴趣。 沿途不多的老建筑之一 见路口向西,不远已是村子的西环路。北行不远是一十字路口, 一条大路向西而去,我分析,那路就是从河东过来的路,是我们本来应该走的路。 十字路口的东南角有一个碑亭,碑很硕大,是96年立的新碑,为纪念全村完成街道的硬化而立。碑亭北侧还有一小庙,一个很小很小的小庙,是个关庙。 96年立的修路碑 一旁的关庙 嵌于庙墙里的古碑 十安街口向东的路是东窑岭村的老街。说心里话我有些失望,失望还不小,这条街上除了一棵不太粗的老树外,只有一些普通民居。那些民居虽不是太新,却都比较简陋,这样的老民居在井陉比比皆是,根本没有多少保留价值。 也许是太过失望的原因,我很快就沿着东窑岭的老街穿出了东窑岭村。在这条老街上,我只拍下了下边这张照片。
最后修改于 2016-01-20 11:52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outdoor/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