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正文
|
|||
出东窑岭村的东口是一条小公路,过一个岔路再走不足百多米,右手有一斜岔的土路,那条土路就是过去的古驿道。沿这条土道再走百多米就是三家店。 三家店,村子得名于过去村里有三家不同的店铺。 三家店历史不算太短了,这点从村里的主街上相距不远有三棵古树可以看出来,从树龄推断,此村怎么也有4、5百年历史了。三家店村不大,全村最多不过百户人家,在人烟相对稠密的平原地区,在井陉古驿道沿线,这绝对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村子了。三家店虽然小,却是陉古道的必经之处。所以才有我两过三家店一事。 第一次走三家店是走大路,即古驿道进的村。进村不远就是一株粗大茂盛的古树。胸径足有两搂粗,估计有5百年左右的历史了。难能可贵的是,这么老的一棵树,却毫无老迈之感。整棵大树树繁叶茂、绿意盎然,一生机勃勃的景象。 古树一旁的宅院 我们围着古树转圈儿参观 三家店村的第二棵古树,其粗细与第一棵古代树差不多。此树原来的主杈已枯死,树身中间也忆朽成了洞,仍然顽强的活着的是第二代或第三代枝杈了,估计此树的树龄比第一棵古树还要久远。 已经枯死的主杈 三家村不大,但保留下来的老房子倒是还有几座,其中有的房子还很值的一看 三家店村的中心,很难得有一个没有锁门的废弃宅院,我们当然不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进去认认真真的参观了一番。 这是一个布局独特的大院,进门是影壁墙,左右各有一门,通向东西两个院,两个院都是传统的四合院设计,东西两院呈左右对称的布局,建筑风格也相近,似乎是兄弟俩同时起的房子。 我们首先走进了东院。 进门,影壁墙两侧各有一门通向东西两院 东跨院有5间正房,5间南屋,东西厢房也是各5间,其中正屋和东厢房为雕工精美的大块方石砌筑,房屋显的特别坚固,西厢房和南屋为青砖房,较为残破。 东跨院的内景 东跨院的东厢房 东跨院的西厢房 西跨院和东院相似,正房和西厢房为雕工精美的大块方石砌筑。东厢房则用为粗糙方石砌筑,较为简陋。南屋也是青砖房屋。 西跨院内景 西跨院的东厢房比较简陋 西跨院的南屋 我早早的从院子里退了出来,站在门口等着车夫,等着拍他从院里走出来的镜头,好久好久,车夫才从里边出来了,这么长时间,他在里边搞什么鬼? 退出来的车夫告诉我,西院里边还套着一个后院。“里边还有后院?我怎么没看见“?我再次走进那座院子。 西院的正房西侧有一斜开的小门,通道几乎已被杂草所遮盖,因此不太显眼。穿过那个门就是后院,后院的房子与前院的房子有一定的夹角,之所以这样设计显然是在充分的利用地势。显示了主人的别具匠心。 通往后院的门 后院内景 从那个院里退出来,我们继续顺街东行,快出村时一个老乡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老乡正在他家的院墙旁为花修枝。爱美之心人皆须之,即便在农村。也常有老乡在屋前屋后种上些花花草草,但象这个老乡这样,在自己家的院子外种这么多花,还养护的那么好的绝不多见,不训是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了。 这个老乡的家,虽然我没有进去,但只看门口就知道里边一定收拾的干净利索,这是一户热爱生活的主人,小日子一定过的很红火。 再看那户老乡家 三家店村东口的街道
最后修改于 2016-01-20 12:26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outdoor/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