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秦皇古驿道行之59、三进南张村

2015-06-11 11:18 阅读(?)评论(0)
  真正的古驿道从郝西河村向北过了绵河,然后沿绵河北岸的北张村、铺上、北横口、石圪哒一路向东,到南河头又拐回到棉河之南,拐进了现在的井陉县城——微水镇。如果单纯的沿古驿道的走向走,出了郝西河应该由古阁处向北走。

  我们不想那样走,那样说是走古代道,实际一路走的全是307国道。307可是晋煤外运的大通道,车流滚滚,暴土扬场,脏的很。我们可不想当吸尘器,我们想找车少人稀的小路走。
郝西河的村北有条铁路,是通井陉矿的铁路,从地图上看,由郝西河顺铁路向东走,不多远就是与北张村一河之隔的南张村。 虽然从网上得知南张村很平庸,没什么看点。走南张村比直接去北张村还要绕远,但这样走空气干净。对,就这么走。先去南张村,顺路看看南张村再去北张村。这叫搂草打兔子,稍带脚。

  于是,第一次由郝西河去北张村我们走的是南张村。




  井陉煤矿已经停产多年,本以为通往井陉矿的铁路已经废弃了,没想到竟然还有火车开。为了安全,我们没有走铁路,而是选择了铁路一侧的小路。

  小路渐升渐高。这一带属于山前台地地貌,沟壑纵横,有点黄土高原的味道,这种地貌给穿越带来一定的麻烦,常常看似很平的地形,看似很近的一段距离,但
你就是过不去,因为中间隔着沟壑或台地。所以你走这段路时,一定要挑比较明显的路走,尽量不要胡乱的穿庄稼地。





  翻上前边的小土包,我们看到不远处的村庄,根据方位判断那就是南张村,顺路下去,我们们很快就进了村。

  
南张村历史悠久,资料显示,早在1400年前的隋代,有张氏人来到绵河岸边立村,创建了张村。最初北张南张是一个村,后来人丁兴旺,越繁衍人越多,这才分成了南张北张两个村。现在的南张村有800户人家,在井陉,绝对属于较大的村子了。

  然而,南张村比我想象的还要惨,沿大街一路向前,挺长的一条街,基本上看不到什么老房子,更别说有价值的老建筑了。当我向老乡打听村里有什么老建筑时,老乡竟然告诉我北张村有个庙不错,现在正在办庙会。呵呵,刚才在郝西河,老乡就向我们推荐北张村的庙了,看来那庙真的有点名气。打听了一下去北张村的路,我们很快就离开了南张村。


第一次走进南张村拍的唯一一张照片


  按古道走向,出了北张村应该向铺上走,过铺上奔北横口。但我们没有那么走,为同了尽量的避开国道,我们出了北张村后又回了南张村,从南张村去的南横口。也就是说,我在一天之内两进南张村。。一天两次走进南张村,不可谓心不诚,但二进南张村还是没什么收获,南张村带给我的失望甚至比第一次走进郝西河的失望还大,郝西河好歹还有棵古树,有个驿道阁,在南张村我们等于是什么也没看到。


二进南张村拍的唯一一张照片,南张村的老君祠



  尽管一周前两次走进南张村都非常的失望,但当我再次从郝西河向北张村走时还是决定走南张村,为什么这么固执?就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开307国道。避开那条脏兮兮的国道。

  看过了郝西河的古树,我走出郝西河,再次沿着走过一次的铁路,又一次的向南张村走去。上次好歹还有个伴,这次只身一人。

 很快的,我又一次走进了南张村,这是我第三次走进南张村了。一进村,我又看到了那棵大杨树,它大约有一搂半粗,树干笔直,树冠遮天。杨树长的快,虽说这么粗的杨树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年,但这么粗的杨树却也不多见。


南张村村里的大杨树


   
再来南张村,我换了一条走法,不走上次走过的路,专走上次没走的街巷。你别说,这次真还有点收获。虽说南张村几条主要的街道都以近几十年的新房为主,成片的老宅子已经不存在,但还是零零散散的留下来一些老建筑。


   下边就是我在村中看到的一些老房子






  说起南张村来有一事不得不提,那就是远近闻名的南张村面塑,据称,南张村的面塑起于清雍正年间,由祭祀供品演化而来,后来逐渐兴盛,形成传统,开始举办面塑展与社火一起形成了南张村庙会的主打项目。自那时起,除非遇上战争和大的天灾等不可抗因素外,村里每年的正月十八都要举办社火和面塑展据村里的一块古石碑记载,南张村庙会已有两百多年历史,面塑展作为庙会组成部分,同样历史悠久。

   发展到今天,南张村的面塑以各种动植物及人物造形为主,具有形态多异,色彩鲜艳的特点。每年举办面塑展的地点就在村里的观音庙前。其中每三年一大办,最多时曾达到80多桌,四五百件面塑展品。现在,南张村的面塑已经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井陉县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对此只能是耳闻,不能目睹了。


村中心的观音庙


观音庙北侧的另一个寺庙





别具特色的街巷



  井陉还有一项有历史的项目:制陶业。井陉窑历史悠久,据出土的多个遗址证明,井陉的制陶史始自春秋同,至少有两千多年了,在井陉县境的多个地点都出土过古窑遗址。这些古窑不仅烧制了大量陶器,还产生了大量附产品,其中有一种形似炭渣的砖块,这种砖在其它地方基本见不到,在井陉特别是南张村一带却大量存在。而用这种材料建成的房子虽然看似简陋,却坚固无比,能历经数百年风雨而无侵,其外形也别具一格,值的一记。





南张村看到的其它老房子








 南张村与北张村以绵河为界,河上架着两座桥,有东西两条路可以过河,我们上次是走的西边的路,那条路过了河就是北张村的小苍山。这次我走的是东大桥。走在路上,迎面过来的是一群群的中学生,虽说今天是星期 天,那些学子们还在紧张的学习中,当今社会,最忙碌、最紧张的恐怕就是这些孩子们了。




奔流不息的绵河水


  最后修改于 2016-01-20 11:58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