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星期五(7月3日)晚,不锈钢在QQ上邀我周日一起去南寨,穿南紫沟。南寨去过多次,南紫沟真还没去过,这周正好又没事,欣然答应。问了一下集合时间,他答:7点20铜冶集合,7:30的车。下线。
周日,本想6点半以前出门,稍一磨蹭却晚了,过了6点半才下楼,下楼又和邻居说了几句话,快到311车站时,眼睁睁的看着车开走,就差那么一点点。下一班车一等就是20多分钟,直到7点稍过,才等来了第二班311。由于间隔 时间长,这辆车上人暴满。 到铜冶已经过了6点半。可想而知,不锈钢他们乘坐7点半的那班308早已走了。正在考虑坐8点45去常河的车, 在后边追不锈钢,虽然那车晚1个多小时,还只在南寨路口停车,根本不进村,但不锈钢带着一群美女,速度快不了,我一个人,轻装熟路,半路上追上不锈钢的概率极大。等车期间如果能赶上有人包车去上寨或南寨就更好了。正这么想着,一扭脸,却看到了飞熊,有些小意外。那会儿车进祥隆泰站,我在车上看见了站在路边的飞熊,本以为他会上来,谁知直到车出站也没见飞熊上车。我还以为他在等别的车,今天去别处爬山。没想到飞熊是嫌车上人太多,在等下一班车。 问明飞熊今天还去牛山寺,我给不锈钢打了个电话,告知他我不去南寨了,改去别处。 铜冶镇,驴友们常坐的几班长公交 同行者还是牛牛和老慢。牛牛还是踩着点,姗姗来迟(再迟也比我强啊),老慢还是半路上车,这个三人组已经组合了差不多两年,每到周末雷打不动。俺是打酱油的,偶尔凑个热闹,就象今天这样。 熟悉的车熟悉的伴,熟悉的村熟悉的山,熟悉的目标熟悉的路,一切都很熟悉,就象每天的日常工作,没有任何悬念。我问飞熊:“你们老来了,这村里的人都认识你们了吧”?“人认不认识不知道,反正狗现在见了我们不叫了”。 长峪的进村阁,不知有多些驴子从这儿走进了长峪村 长峪的大槐树,最引人的不是树的粗,而是它巨大的根部 熟悉的路熟悉的走法,还是走沟底上长峪水库大坝,再走坝顶拐上公路。三年多了,飞熊他们每个周末都来这一带爬山,爬来爬去别的路线都淘汰了,唯有长峪-牛山寺--大尖山-彪村这条路线被固化下来,百走不烦。就象城里的健身一族每天上公园活动一样。 长峪水库,那些几乎坐那儿不动的垂钓者何尝不是在品尝快乐 拐上那条小道了,我上次来是2月8日,那时还是严冬,现在已经进了酷夏。5个月过去了,这一冬一夏,景色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还是夏天好啊,一片碧绿,养眼。 队伍行进的很快,这支队伍中,飞熊每天早晚要跑两个4000米,牛牛也是长跑爱好者,还参加过马拉松比赛,能跑完全程。老慢更不用说,干瘦干瘦,浑身肌肉,天生就是运动的料。三个人一路几乎是马不停蹄。 路是熟的不能再熟的路了,就连我这个偶尔打次酱油的也走过差不多10来次了,在所有的户外路线中,不论远近、难易,这是我走的次数最多的一条路线。而飞熊他们每个周末都来,后来这两年基本上都是走这条路线,走了真是有不下上百遍了。他们早已对沿途的景司空见惯,早就连相机也不带了,只有我还偶尔拍上一张,以资纪念。 偶遇的一拨驴友 开始急升了,纵然是天天运动的人,在这样的爬升过程中也会气喘吁吁。飞熊不时的临时驻足,让呼吸平稳一点。 回看那条走过多次的沟 最后一段急升路 看牛牛的腿抬的有多高 翻过山脊仍是下牛山寺,轻松的走在下降路上。因这条路走了多少回了,实在没什么可写的。 路边的花 到达牛山寺,飞熊和牛牛拾柴,老慢下沟打水。因为天旱,牛山寺原来的水井早干了,要下到很深的沟里去打水,即便是沟底,那水也小的可怜,只有一个渗出泉下,老慢挖出来个一尺多深的小坑,坑底有两寸来深的水。 打水路上的老慢 补水回来差点走迷了路,回到牛山寺,飞熊已把炉子生了起来,正在等水下锅。这时,偶遇另一拨驴友也来了。牛山寺是户外活动的传统休息地,每个周末都有人过来。 飞熊牌柴炉,火焰熊熊 我们的餐桌,这一桌东西,是什么饕餮大餐?远处的另一群驴友,一堆人守着一个小餐桌,真有点可怜巴巴的。 家庭主妇牛牛 那边的另一拨驴友 这是什么?你见过么?反正我以前没见过 到达牛山寺是10点40。离开时已是3点40,我们在牛山寺休息了整整5个小时。 下山还是那条走了不知多少遍的小路,走那条小路下山,林子较密,相对不晒,更难得的是半路上有一大片松林,在石家庄市近郊山区,那是一片十分难得的松林。我很喜欢走在松林中的感觉,那感觉真好,可我并没有拍摄走在松林中的照片。 对面山坡上有群羊,你看见了么? 下到大尖山,还是沿公路向滴水寨走,走到滴水寨村边拐南沟,奔彪村。这是我们走在翻南沟垭口的小路上 5点23分,我们到了彪村村口,几分钟后,由彪村开过来的5点那班公交车到了,上车,回家。一次彻彻底底的FB,结束了。
最后修改于 2015-07-09 12:50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outdoor/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