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徒步井陉秦皇古驿道的活动从年前到现在,拖拖拉拉的历时数月,终于进入了尾声。由东天门出来,经上安、下安翻亮子岭,过郄庄回到井陉关的东口土门关,井陉古驿道的南线就算走完了,加上开始走过的古驿道北线,我的徒步古驿道的活动就画上了一个句号。 酷暑的天气,走古道的活动远远没有爬山的活动吸引人,孤家寡人的我只能是一个人完成这最后一击了。 东天门景区大门右拐是白王庄。据说这个村原来叫王庄,后来为纪念当年把守白皮关、战死在疆场的白面将军改名白王庄。经向老乡了解,原来的古道并没有从白王庄村里走,而是擦村而过,沿一条沟穿过现在的上安电厂厂区向北走了,那条沟叫三里沟,老乡指着不远的一条土道告诉我:“那就是原来的古道,但沿古道走不通,电厂不让过,能让你过么?”原来 那条道上有个电厂的便门。 本来想进白王庄转一转,但视线中的白王庄全是新房屋,我临时改变了主意,直接沿公路向上安走去。 地里,给我指道的老乡 三里沟说是三里,实际上绕公路走到上安是5里。当我走进上安村时,首先看到的是这个造型奇特的小石猴,它是身子象只雄狮,头部却是一只猴。 沿块石铺成的大道向上走去,不远是一个跨街阁,上安村是井陉五大古村镇之一,村庄以古道为轴呈东西向分布,现分为上安东、上安西两个村。上安村共有5个古阁。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上安村的西阁。 古阁一侧残破的房屋,路边还扔着一块拱券石,来自于塌毁的古阁门洞的拱券 上安西阁是个三通阁,共有东、西、北三个方向的出口,就象现代的丁字路口。有人说上安的西阁是井陉唯一的三通阁,其实这个论点不完全正确,因为井陉矿区的贾庄也有一个类似的三通阁。虽然贾庄现在属于矿区,但在长达上千年在历史长河中却属于井陉县。但说上安西阁是井陉唯一的三眼阁也能说过去,毕竟贾庄现在属于矿区不属于井陉县。同时,上安西阁又是我们走过的秦皇古驿道上唯一的一个三通阁。 上安西阁的基座比较高大,但阁的上层建筑已失,基座的西南部分及西出口的拱券已经塌毁,据说此阁的三个出口上方原来都有石匾,西口的匾上是“遥望长庚”四个大字。现石匾已失。 门洞的内侧,券顶已经下沉变形 上安西阁的北出口,门洞上的石匾铭文模糊可辩,为“伫立盼斗”四个大字。 北口石匾上的字勉强可辩认 出西阁北口,沿弯弯曲曲的石砌街巷缓缓上行,仿佛穿行在一座石城之中 大户人家的"绣楼"?还是用于防御的石堡 一个”地下室“的通风口 幽深的石巷 由西阁北行不远有一个石牌坊,全名“旌表邑庠增广生员王壁之妻刘氏坊”的贞节石牌坊。上安村共有两个石牌坊,另一座石牌坊是上安东正“恩赐韩敬之妻许氏坊”。两座石牌坊都立于清雍正年间。其中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石牌坊两个石牌坊中保存较好的一座。可以说是完整无缺。 资料介绍,这座青石砌建的石牌坊高约6米,两根石柱前后以石鼓形抱柱石加铁箍条固定。石柱上为横梁,上阴刻行龙及云纹图案,梁下石匾额,中题“节孝流芳”四字。左侧题“雍正十年给银30两,大清雍正十一年四月建”,右侧题“直录总督李卫、直录学院吴应芬题奉”。匾额下横坊上题刻“旌表邑庠增广生员王壁之妻刘氏坊”。牌坊上置石四块,石块为十字仿斗拱。背面正中石板上题“圣旨”二字,顶为石雕仿悬山屋顶。石雕花脊,两端鸱吻,花脊下屋檐雕出瓦垅、滴水、檐椽。 石牌坊的背面 街上的民居 一条巷中巷 小巷内,硕果累累的桃树
最后修改于 2016-01-20 12:33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outdoor/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