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故里第一院,榆次城外独一家14、常家庄园之广和堂

2021-09-29 08:23 阅读(?)评论(0)
  体和堂西邻即广和堂。两堂并肩而立,临街的倒坐房同样高大,同样气派,建筑风格也完全 一样,若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座建筑,但你仔细看,能看出两座建筑间有一小小缝隙,原来是两座相互独立的房子。

  广和堂是清和堂(九世常万达的长门长孙常秉猷(1783—1835的老堂)的支堂,是常秉猷为儿子后建的堂院。在常万达率子孙们大力创业时,常秉猷远赴福建开辟茶源,担任武夷山分庄的主要代表。后诰赠从四品朝议大夫。常秉猷的儿子常锦赠正四品中宪大夫,另一个儿子常佑赠从四品盐运使运同;孙子立贤赠从三品武翼都尉。一家多人诰授皇封,即使在常家也不多见。



从体和堂门前看体和堂与与广和堂(远), 两堂的倒坐房几乎象是一座建筑



  广和堂大门匾:“皇恩垒锡”,门柱联:“凤凰宝镜日有喜   丙本神钩君高德”(篆字)。广和堂的大门我没有拍照,网上找来一张照片,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




一进大门的影壁,风化严重



通往相临堂院的侧门



  广和堂与体和堂一样,也是大门开于院子的东南角,院内也两楼对峙,中间"里五外四夹牌楼"的一院两进式,两院差在一些细节处,比如,广和堂倒坐楼,楼门没有接抱厦。



从大门口处看广和堂院里



广和堂前院里看临街的倒坐楼



广和堂院的各个屋门前,按过去的制式挂着各种号牌,如帐房、管事房、库房、信房等





广和堂前院的两厢,也是各有三间东西厢房,厢房北侧另接一间偏屋,这点也与相邻的体和堂没有区别。



前院的东厢房






前院的西厢房



  广和堂前后院间的内院门,个人感觉,是常家庄园里最漂亮的内院门,没有之一,漂亮就漂亮在两侧的浮雕,其立体感特别强烈。





内院门里侧的文字雕




  广和堂内院,东西厢房也是各五间,正面是五开间的二层楼。但与体和堂、养和堂的正厅楼又不一样,广和堂的二楼并非中国传统的木作构殿堂式建筑。而是带有现代风格的砖砌二层楼,与前院的倒坐楼基本一致,只是门前多了个遮风档雨的抱厦。




广和堂正楼匾:“广和堂”,抱厦柱联:“露气竹窗静泼墨临摩诘,秋光月夜深街拓咏少陵”



上房门口,挂着总信房的号牌



上房的窗户





砖雕艺术



养和堂和体和堂,二楼的楼梯都设在屋外,是砖头砌石头台阶。广和堂的楼梯设在房内,是木楼梯



上房地下,藏钱的金库



内院的厢房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