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偷来两日晴,“拥着”长城好宿营——2021年国庆,涞源西羊栏至唐子沟长城穿越、8

2021-11-03 11:07 阅读(?)评论(0)
  由城墙倒塌处重新登上长城,眼前就是浮字21号台。21号台与22号台的间距也就7、80米远,是我们今天所走的所有浮字号长城中,楼距最近的一对敌楼。

  21号台两侧的城墙是东西走向,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它的西面,其旬形较好,只有东楼门处的砖拱部分有人为损坏,更有一道大裂缝从顶到底贯穿整个墙体。而其西南角(即西楼门部分)已经坍塌,说明整个南墙已经危险。如不加以维修,再过几十年这座敌楼的两门之间的整条通道可能会全部塌毁。真不希望这样的事情会发生。




由21号台前看不远处的20、19号台



  因这段长城上的所有敌楼都是同一种结构和尺寸,因此我很少再拍敌楼内的照片,拍也是偶尔拍一张,表示个意思罢了,比如下边这张照片。



21号台内的通道



浮字21号台的东墙,楼门处的墙体及拱劵已经坍塌



  出21号台,长城再次折向北。拐过弯去是浮字20号台。20号台保存的也比较好,虽然楼门上方的砖拱有人为的损坏,但总的来说品相还不错,主体没有大毛病。

  20号台敌楼旁,城墙内侧多出来几道石墙,应该是过去的养羊人所为。后来发现,这一片的城墙下有多处类似的石圈。




敌楼下的石头圈



老慢拍的,我走向20号台的照片



老慢站在20号台的北门口



20号台曾被老乡做为羊圈,敌楼内的地面有很多羊粪,不过已有点年头了



20号台的北面



  站在20号台下向北看,前方是一座山顶浑圆的山,这座山的西坡地势较险,南坡则山势平平。前边的长城沿着陡坡向西弯去,一座保存良好的敌楼亭亭玉立在西山坡上,那座敌楼即浮字19号台。19号台这边的城墙有断茬,脚下的路没有继续沿着长城走,而是拐进了前边的沟,沿着浅沟向上走,此时老鬼夫妇正顺着路向上攀,飞翔、青山、陶子三人却不见踪影,他们仨跑的快,应该已经翻过前边的山头了。





远拍浮字19号台的正面



亭亭玉立的19号台



近看19号台下的城墙断茬



  走上沟底小路的瞬间,老慢指着不远的19号台问我:“还过去看那个楼子么?”“算了吧,不好过去,而且这边的楼子没变化,看不看的意思不大。”确如我说,别的地方的长城,每个敌楼都不太一样,不说是千变万化,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什么4眼楼、3眼楼,两眼楼啊,什么回字形敌楼,三通道敌楼,两通道敌楼呀,还有什么拱劵顶敌楼,木梁架顶敌楼了。就是看似同样的敌楼,往往也有小区别,而这一段浮字号长城,看过的每一座敌楼,不论是外形还是内部构造,或是登梯口的款式,几乎完全一样,就保存完好度都差不多,几乎到了千篇一律的程度,看一座等于看了十几座,这样一来,我也有点乏味。



回看走过的长城 ,由近及远的20、21、22号台



  山水和梧桐雨还没跟上来,从25号台下他俩选择走城墙下的小路,和我们分开起,后来一直没能和我们会合,那条小路开始还算好走,可越往后越难,最终变的寸步难行,现在他俩落后的比较多,我不得不停停走走的等他们。而此时,前边的银杉和老慢也在等我。快上至山顶了,老慢在前边喊了一声:“龙哥,往这边走。”“呕。”我随口回了一声,眼看银杉和老慢肩并肩的翻过了前边的山,四野一下子变的空荡荡的,我顿时有些惆怅,想想后边的山水和梧桐雨,他俩可能更郁闷,于是我再一次停下了脚步。


老慢拍的我停下来等待的照片



老慢和银杉肩并肩的翻过前边的山头



  山水俩人露头了,也沿着浅沟里的路向上走来,我这才转身又向上走去。 眼看着山顶越来越近,现在我离山顶也就还有几十米,高度不足10米了,这时我的脚下出现一条横向的小路。我突然意识到向上顶走不对,长城并没有上山顶,是绕着山头的西坡走的,我上了山顶也得向下走,此时横切才对。按理说此时应该往左切,冲着西山坡上的长城那边走,可我看那条横路是东高西低,就莫名其妙的往东走去,拐上山头东坡才发现不对,只好又沿着另一条小路往山头上拐,白白拐了一个弯。



再次等待期间拍的身后的长城,19、20、21、22号台



  沿山脊线向下走,很快又看到了长城,又回到了山坡上的正路上。此时山水 他们还没上来,我又顺路拐回去,招呼他们往我这边走,下到他俩也上来后,我们才一起向前赶去。

  现在我视线中由近及远依次是浮字18、17、16、15号台。也就是说,我们离15号台所在的那座山,那座在远处看着象是一道天障一样的山已经没有多远了。远远的看,16号台下支着两顶帐篷,是飞翔他们要在那儿扎营?还是其它驴友支的帐篷?距离过远,我的眼看不清楚 。



回到正路上拍前边的长城



老慢在几乎同一位置拍的照片,背影是银杉



西山坡上的浮字18号台,虽近在咫尺,但急于赶路,没有过去看



还是浮字18号台



浮字17号台,好象是突出于主城墙之外,应该是座哨楼



  果然,城墙是有个豁口,豁口处的长城向西接出了一道几十米长的城墙,尽头即浮字17号台,从其位置是得,肯定是座哨台。

  我仍没顾的过去看,我要赶紧赶到16号台下,看在那儿扎营的是不是飞翔他们。如果不是,我还得抓紧时间赶路。现在已经4点20多了,这会儿我们真的没有多少时间了。




  城墙下支帐的果然是飞翔他们,这里应该是一片废弃的梯田片营地虽够不上五星级的标准,但也相当的不错风行一时 要的是紧守着长城,在这儿扎营有一种拥着长城睡觉的感觉,那感觉就象睡在母亲的怀抱里,一句话:睡的踏实。

  当我们到达时,飞翔他们已经支好帐篷好半天了,当然,这个半天是夸张用语,咱国人形容时间长的惯用词。飞翔他们半路上遇上个老乡,已经打听好了营地和水源,由17号台下去,走几分钟有个小村,名叫南楼台。南楼台、南芦台,是老乡发音不准,还是我听错了,或者是长城遗产网上的地名有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村就有水。




南楼台村、长城与我们营地的位置关系



沿小路下南楼台去打水



  南楼台(在长城遗产网上为南芦台,在游记里我用老乡的发音,称之为南楼台)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原属烟煤洞乡隋家庄行政村管辖,是隋家庄行政村下属的36个小自然村之一,全村原有六户人家,现常年在家的仅有两户人。

  南楼台虽然小,却有一条水泥公路通到村口。由于南楼台距长城非常近,近到直线距离仅有几十米,所以常有人自驾来这里游览野长城,走长城的驴友更是经常路过这儿,但象我们这样重装走长城的并不多见。南楼台的老乡纯朴又热情,对我们就象一家人一样,还借给我们桌橙,让我们在长城边渡过了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国庆之夜。





飞翔拍的晚餐时的照片




蓝妹子拍的晚餐时的照片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