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偷来两日晴,“拥着”长城好宿营——2021年国庆,涞源西羊栏至唐子沟长城穿越、9

2021-11-04 12:16 阅读(?)评论(0)
  守着长城睡觉就是踏实,不知别人有没有这种感觉,反正我有。

  天亮了,古人云:闻鸡起舞。 可我们扎营的地方尽管离村不到百米,却即听不到狗吠,也不闻鸡叫。相反,首先听到的是几个过路人的说话声和脚步声。后来得知,是一户已经迁到城里居住的老乡回来了,一大早带着闺女女媳来看长城。再听到动静,是青山起来烧茶。青山我以往的游记中多次提到,骑行、爬山,休闲、自虐,次次不空、周周不拉,出行次数是当当的,青山不仅活动多,人还勤快,每到营地,是我们名符其实的大厨不象我只会吃,又连吃货都算不上胃口没有战斗力。靠,怎么说的青山全是优点?不行,得找点缺点......,缺点是没良心,怎么吃也不长肉,明明咱老百姓现的生活这么好,他却干瘦干瘦,跟天天吃不饱似的,幸亏他不出国,出国肯定丢人,没准还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拿来说事:“你说你们中国好,社会**好,可你怎么这么瘦呢?



第二天清晨6点15分,营地之晨



早起煮茶的青山



  听到动静才起“床”(早醒了,怕打扰别人一直没敢动)。青山在那煮茶,我却没那习惯。还是遛弯吧。先去17号台看一看。

  浮字17号台(长城遗产网上标为南芦庄17号台),建在山脊西侧一小台地边缘,是为弥补主城墙视线不好而建,和主城墙有一道长约4、50米岔墙相连,这样的敌楼一般称为哨楼。我们昨天看到绝大多数(浮字27号台除外)敌楼都是标准4眼楼,即四面墙或是4个箭窗,或是1门3窗。17号台虽也是4眼楼,但因其哨楼的地位,南、北、西三面为4个箭窗,东墙却只有1门2窗,不算是标准的4眼楼,算是3乘4眼楼吧,但又比常见的3乘4眼楼多了一个箭窗,但在我们看到的浮字号长城中,也算一个特殊处吧。




  浮字号长城中,除长城遗产网上标的东羊栏村6号台以南的敌楼,因靠近拒马河谷,在抗战中被拆除以外,东羊栏5号台以北的敌楼,绝大多数保存良好,浮字17号台是少数几个损坏严重的敌楼之一,它中心室的拱劵大部已塌,边通道的拱劵也有局部损毁,说来说去,大概还是离村近的结果。上世记5、60年代,人们的生活比较艰苦,长城也没有列入国家保护文物,拆城墙(不仅仅是长城,包括一些古城的城墙)成为一种风气。这一现象,到文*革后才逐渐扭转。1984年,一场风魔全国的爱我长城活动在我国轰轰烈烈的展开,此后保护长城才逐渐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识。进入21世记,有越来越多的重点地段的长城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包括我们走过的涞源的狼牙口、插箭岭、白石口、宁静安、浮图峪 、乌龙沟段长城。





从17号台北边的箭窗处看南楼台村,你会发现在17号能很好的监视南楼村所在的这条沟



从17号台南侧的箭窗向南看,能看见18、19、20、21号台,如果没有近前的几棵树,视线会更好



从南侧另一个箭窗处看我们昨天走过的长城



从17号台西墙箭窗看城墙三岔处



  从三岔城墙处向南看,长城不远处有个战台,在长城遗产网上标为南芦庄3号马面。再远点,是昨天我们来时擦肩而过的两个敌楼,昨天没顾上进去看,今天也没回去看一看,我怕占用时间太多,影响大家上路。




  三岔城墙向北不远,我们营地 一旁的敌楼是浮字16号台,在长城遗产网上标为南芦庄村16号台,它也是昨天我们在锥子山上往北看到的14个串珠楼中的第13个敌楼。这个敌楼和浮字号大多敌楼一样,也是标准的4乘4眼敌楼,这座敌楼主体保存还好,楼顶部分毁坏的较历害,包括部分拱劵已经受损。




16号台的中心室 ,也是那种比较宽大的中心室



局部见天的边通道



从16号台西窗处看南楼台村



从16号台箭窗处看南侧的长城和17台



从16号台里看北边的长城及15号台



从城墙上看我们的营地



再看我们的营地




山水拍的早晨的营地



  想早上路,结果却不早,真正上路已经快9点,当然,这个时间只能说不早,但也不能说晚。

  以往国庆出行,每次至少走5-6天。今年天不好,预报从3日下午起连续有雨,还是大雨,所以现在我们最多还有一天半时间,在这一天半里,我们要一路向北,能走多远走多远。可说是一天半,后天的半天肯定走不了多少路,除非象今天一样住在长城边上,否则上了山差不多又该下山了。但从卫星图上看,象南芦庄这样处于山顶附近的村庄没有了,要扎营只能下沟,所以能出路的主要是今天。根据昨天的行程,今天我们走到唐子沟问题不大。如果走不到唐子沟那我们去哪儿扎营?石堂沟,那儿还有人家么?唉,不想了,现在想也没用,到时看情况再说吧。

  出发我还是走在最后。继续当咱的副班长。这个官虽然不大,但大小也是个官。哦喜欢。




  这段山脊,长城下有路,路还很清楚,毕竟这儿离村很近,过去还有地,我们扎营的地方就是过去的梯田,即使现在老乡不来这种地了,也断不了过来有点事,再加上经常有走长城的驴友,那路踩的非常清楚。

  出发不过两三钟,已到浮字15号台下。奇怪,我们脚下的路,为何没有通向15号台的岔路?大家都沿着路向上走去,我却把包卸在路边,一个人向旁边的敌楼拐去。15号台南门外的城墙有塌毁,背着包可能不太上去,我准备看过15号台,再回来背包。不知为何,老慢这次没有跟过来,以往走长城,老慢也是逢楼必进,就说昨天最后的那段路吧,我从19号台东侧的豁口拐下了城墙后,一直到营地再没有上城墙,连续错过了19、18两座敌楼,17号台还是今天早晨才去的。老慢上到山顶后,又从18号楼拐上了城墙,只少走了一个19号台。今天,放着这么好的一个敌楼老慢却无动于衷,这是为什么?




  15号台保存的确实不错,不是有点不错,是相当不错。我们昨天走过路过看过的敌楼,包括这座浮字15号台在内,一共是27座,其中除个别敌楼外,绝大多数保存良好,是我所有的走长城活动中,看到的敌楼密 度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段长城。 15号台在这20多座敌楼里,不敢说最好,也绝对是数一数二,就拿我们现在看到的南立面和东立面来说,简直到了完美无缺的程度。可它南侧的城墙,却垮塌的很严重,几乎成了断崖。最终我没有由南侧爬进敌楼,当我正要攀爬敌楼下的断墙体时,就听前边的驴友说,北门好进去。既然如此,我就没必要冒险了,还是乖乖的走北门吧。




15号台的北侧,完好度稍差一些



  当我从15号台里退出来时,队友们又已走远。我急忙快速的追去,可我走了没多远,却见前边的队友停了下来,有人还对走在后边的我们喊着:“别过来了,这边是断层,下不去。”,前边确实是断崖,长城在前边有个断茬,肉眼观察,两道城墙高低相差大约30米。




老慢拍的,立于前边崖头的队友




  当立在崖头的几个队友开始向回走时,我却走向那个崖头,呵呵,让咱也当一回逆行者,不过我过去纯粹是为了看景。 你别说,如果天气好,站在这儿看景还真不错,可惜今天有薄雾,对面的山,对面册上的的长城全都笼罩在一层薄雾中。都说蒙胧美 ,可我看不出蒙胧美在哪儿。我只拍了一张下边长城的照片,也向回退去。


山水拍的,前边的队友向回走,我却走向崖头的照片



从崖头上看下边的长城



老慢仍在长城边上拍照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