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偷来两日晴,“拥着”长城好宿营——2021年国庆,涞源西羊栏至唐子沟长城穿越、19

2021-11-14 12:47 阅读(?)评论(0)
  有车就是方便,第二天早饭后,我们又杀回了唐子沟。涞源的天气预报,今天11点后有雨,连续几天的中到大雨,也不止涞源,整个华北都有雨。诺大的国庆小长假,现在只有最后不到半天,最多不到3小时时间了,这点时间也不能闲着。昨天我们下山最后一段路没有顺长城走,从58号台拐了弯。从卫星图上看,由58号台到唐子沟底, 中间还有5座敌楼,分别是乌字53-57号台,我们决定用这不到3小时间把这段长城补上。这样的话,今天这小半天时间不会浪费,下次再来走长城,直接从唐子沟往北走,行程也好安排。

  正象我们在山上看到的那样,53号台至58号台那段山脊果然特别陡,陡的一批,虽然来这儿的人比较多,上山的小路踩的很明显。但这一带的山多是花岗石,路面上又浮着一层风化的花岗岩砂粒,出溜出溜的象滚珠。好在现在是轻装,轻装重装那可差远了,绝对的不一样。



唐子沟南侧。乌字53-57号敌楼位置示意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理所自然的是距沟底最近的乌字53号台。 53号台所在的山脊并不高,离沟底满打满算不足百米。但是陡,特别陡,而且越接近沟底越陡。不过我们都是玩重装的,首先鞋就和普通的游人(来这儿的还是自驾游的普通游人多,每天都有,大多是慕名而来普通游客)不一样,我们是登山鞋,一般游人多是旅游鞋,顶多是双徒步鞋。我们个个都有双杖保护,这一点同样是普通游人不能比的,普通游人想捡根棍都不容易。难怪普通游人说我们是专业的,其实我们啥子专业么,不过是爬山爱好者。

  蹭蹭蹭的一路上攀,我们很快就来到了53号台下。



从山坡上看53号台



  乌字53号台,即长城遗产网上的土安村4号台(1、2、3号台位于沟北),屹立于唐子沟南侧,三面环沟的险脊上,唐子沟围着它绕了一个U形圈,它的西北东三侧皆是陡不可攀的危崖,南侧是巨石突兀的窄脊,唯有东南角的陡坡上有条曲折小径勉强可攀。属于那种一夫当关,万敌莫开的险地。

  和大多数乌字号敌楼一样,53号台主体保存的还不错,四墙基本完整,敌楼内部的拱劵也还牢固。




  53号台的中心室,也是那种较为宽大的中心室 ,室中还扔着一个碑座,这种碑座应该是当年长城完工后,朝廷派人来巡视检查,立的巡视碑,相当于现在的竣工纪念碑。据说唐子沟南的长城上原来立有两块碑,现都已不存。有意思的是,这个碑座不是平的,而是一边高一边低。




53号台的边通道(回廊)也比较宽,大约1.5米



登楼的两个蹬梯口之一



有意思的是,另一个登梯口后来被堵死了,后补迹象明显



  53号台只有一个南门,它的南墙是一门两窗,其它三面墙都是四个箭窗。从北侧的箭窗处向外看,下边山坡上有长约20米一段盲墙,再往前即悬崖。对面山脊,近沟底处也是悬崖,山脊上的长城贴着崖边向东拐了一个弯,下到沟底地势稍缓处,才再次折向南。这种走势与浮字号长城天桥沟两侧城墙走势完全一致。




再看下边的沟



从53号敌楼里向东看,那座白色的二层楼即李勇的长城保护站



  从53号台向南看,山脊不远处有突兀的巨石,它象拦路虎一样切断了53与54号台间的山脊。要想去54号台,必须从左侧山坡上绕。关于前边的巨石,有人说它是座天然的烽火台,我表示怀疑。如果它是烽火台,人怎么上去堆柴,又怎么上去点火?




  53至54号台之间有两条路,一由山脊下降约10米后再横切,那条路走的人多一些,准确的说是下山的人多走那条路,所以轨迹多一些。还有一条路,由山脊下行2、3米就横切,贴着那座突起的巨石向前切,这条路稍小。飞翔等走的前边的人按轨迹走的是低处那条路,走在后边的老鬼、蓝妹子还有我,走的是高处那条路。其实差不了几步路的事。



侧切路上回看53号台



  由陡坡拐回到山脊上,54号台已在眼前。

  乌字54号台,长城遗产网上标为土安村5号台,据说当地人称沟北小山包上的52号敌楼为1楼,称刚才那座53号楼为2楼,称这个敌楼为3楼。是否准确,没有核实。




从山脊上看长城外侧的沟



  54号台也是座3乘4眼楼,这种形式基本是乌字号长城的标配。从外貌上看,54号台保存的不如53号台好,其南北墙的西侧两个箭窗均已损坏,墙体也有上下贯通的裂缝。更严重的是,两个楼门的砖砌拱劵都有塌毁,特别是南楼门,下部墙体已被掏空,顶部拱劵有明显下沉,虽做了简易支撑,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53号楼,急待一个根本性的保护方案。




用钢管临里支架加固的南楼门



  乌字54号台又有盖洛楼之称,1908年,美国传教士盖洛来涞源考察长城 ,乌字54号台是它的最后一站,盖洛为54号楼拍摄了多张照片,并在它1909年出版的《中国长城》一书中着重介绍了54号楼。100多年后的今天 ,盖洛的照片及文字已经成了研究这段长城的重要资料。

  今天,54号台里竖有以盖洛拍摄
照片为主的54号台宣传牌。




从54号楼里看53号楼



从54号楼里再看关外的沟



54号台的南立面



  站在54号台南门处向前看,前边的山脊起伏较缓,不长的距离内连续有两座敌楼,分别是乌字55、56号台。此时,前边的队友有的已到达了55号台下,更有人已经进入了55号敌楼内。你们走你们的,我走我的,反正今天任务不重,最远走到57号台就回撤,一共不过5个敌楼,这点活两外小时绝对富裕,既然如此何必着急?下山早不也没事干么?更何况刚才飞翔说了,原来报的11点开始下雨,现在又推迟了,推到12点了。




银杉在观察城墙的高度



这段城墙残高5米以上



再看关外的沟,拉的太近了,好象浅的很么



山坡上的石,像什么?你自己说



  乌字55号台,长城遗产网上的土安村6号台。这座敌楼保存的也不错,主体没有大毛病,只是楼顶的碟墙体部分都已不存。




55号台的登梯,虽损毁严重,大型还在,手脚利索的登楼不是难事



从55号台北门处看54号台



从55号台看56号台



55号台的南侧面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