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我们在观音寺得瑟了至少半小时 ,有人说:“这地方真幽静,都不想走了,干脆咱下去背包上来,在这儿扎营吧,晚上喝喝茶,整点小酒,畅谈畅谈人生理想,那该有多快乐?”不行啊哥们,梁山虽好,不是久呆之地,咱的理想在路上,为了咱的理想,咱还得往前走。在我的“督战”下,大家又向前走去。 看过营子岩,下一步是环穿板山,走我们前天看长城走的那条沟下山。 观音寺位于营子岩U型障谷的最底部,几面都是数十米高的崖墙。从营子岩上板山,没有直通的路,看前人的轨迹,要沿着营子岩另一侧的崖壁向前走,转过这道连续的崖墙,再沿陡坡处上山。 回望营子岩的U型障谷 眺望沟对面的纪念馆建筑 路边,不知什么小动物掏的洞 崖墙好象无休无止,路一直沿着崖向前延伸,直到我们走出营子岩沟口,身边的崖墙才不见了踪影。崖墙不见了,路并没有向上拐,反而调头向下拐去。因为刚才拍照片,这会我又被队友们拉开了距离,听声音,老慢已经下的我低了差不多20米,不是20米远,是高度20米。 拐弯处疑似有条岔路,似乎是平切,不是向上。我只是念头一闪,并没有多想。我和老慢出来玩,一般都是老慢走在前边,他体力好,经验丰富,辨路的能力特别强,极少有走错路的时候。但追着队友向下下降了10多米,忽然感觉不对:上山路可能会有局部下降,那是为绕开拦路的石崖,一般不会连续下降,除非前边的崖特别大,眼下这片山坡,全是陡坡,没有断层,上山路不应该有这么大的下降,这条路不对,这条路是下山路。不行,我得回去探探那条岔路。“停,别走了,咱们可能走错路了。”“没错吧,一直没见有岔路。”“ 刚才有条岔路,你们等一下,我回去探探那条路。” 通回路的拐弯处,果然是条岔路,只是路头有些隐蔽,不留神很容易被忽视。我不放心,又向前走了十来米,前边的路很快如我所愿的向上拐去,并有人工铺砌的台阶,再看轨迹,完全重合,没错,这才是我们应该走的路。”回来吧,往回退,路在这儿呢。“ 岔路的路头 人工铺砌的台阶 攀过一段陡坡,是一处平缓的台地,这里没有任何房屋,却孤灵灵的竖着两杆旗杆,是那种寺庙门口常见的,挂经幡的旗杆。这地方原来有寺庙么?如果没有,为什么会竖两杆旗杆?如果有,为什么没有任何建筑遗址?甚至不见片瓦寸砖?带着满心疑惑,我们沿山脊继续向上走去。 从旗杆处看营子岩沟对面的山 山脊上的路有点乱,不仅有不时分岔的小路,还有不知何处通来的三马子路。我们不管那些,只顺着轨迹走。轨迹真是个好东西,不管你来过没来过这个地方,也不管你认不认识路,只要有人走过,把轨迹上传到网上,你就可以分享。你只要顺着轨迹走,一般就不会出错。不象过去,只凭一张纸质地图,一个指南针,得摸索着向前走。感谢开发轨迹软件的各公司,感谢上传轨迹的那些驴友。 山上的灌木,我们走过的路 板山雄姿 再看甘陶河谷,我们前天走过的,杨家口长城5号台所在的那个山头历历在目 拉近看那个山头 说是环穿板山,并没有登板山顶,板山四面悬崖峭壁,不知别人有没人上去,我们反正上不去。当我们上至距主峰下的门板式崖墙不远时,路沿着崖墙下方的山坡向左绕去,接边切过几道岔脊,我们已从板山主峰的北坡绕到了山的南侧。 绕过主峰,路开始下降,下降的还挺急,我以为我们是在向主峰和次峰间的垭口,即我们前天走完杨庄口长城后想登的那个垭口走,可又感觉有点不对,哪儿不对,我没有想,也没打开手机核对轨迹,脚下的路很清楚,而且上次核对轨迹后一直没见有岔路,路应该不会错,前边的队友走的急,我得追赶他们,哪里顾的上看手机? 下方传来狗吠声,还有柴油机的轰鸣,突突突的声音。只是隔着密林,只闻其声,不见其踪。下边是村庄还是有人?不清楚,不过听声音离的不远,一会儿就清楚了。 小心下降中的队友 下边是村,我们在村边遇上一个年近90的老爷子,老爷子腿不太好,但很健谈,与我们拉呱了好半天。老爷子说,这个村叫北山,顺公路翻过村后的小梁,下去就是花园。这个村是北山啊,我走过花园到固兰、核桃园、娘子关一线的穿越,研究过沿线的资料,对北山有印象,这个村属花园村管,离的没多远,只隔一道小梁,走路过去最多一个多小时,还全是公路,也就是说,我们走到了北山,这等于是走通了杨庄到花园的这条线,还这么轻易,这是我没想到的。 北山村不大,原有5、6户人家,现只剩一户,就是那个老爷子家。不过“村”里的人气挺旺,主要是有人在这儿办了养殖场,刚才的突突声就是三马子车的发动机声。 我们的路没有走错,我手中的轨迹,也不是从板山山脊直接下垭口,而是先下到北山村,再从北山村翻垭口,只是轨迹没进村,贴着沟对面山坡走的。这是我到了北山村,和老爷子交流的空隙,查看轨迹时才搞清楚的。 按老爷子指的出村路,我们很快又与那条轨迹汇合在了一起。这是一条标准的串村路。 北山也好,花园也罢,属测鱼镇,测鱼过去归山西,解放才划入河北。所以板山在过去即晋 冀两省的省界,前边说的那个垭口,是两省间的一个通道,从北山去杨庄村,必走那个垭口,一个小时就到,如果下花园、走公路,要4、5个小时。 先下后上,我们很快就上到了垭口。 垭口西侧,主峰方向 垭口东侧,我们前天想登没能登上去的板山付峰 与北山一侧的平缓山道相比,垭口的杨庄一侧,是很急很深的下降,坡陡木密,道路崎岖难行。 好在我们都久经战阵,好在今天是轻装。一路向下,我们很快就走上了前天走过一次的路。 很快,我们又见到了那座宏伟渡槽——建于上世记70年代初的西跃渠渡槽。过了这座渡槽就是能走车的三马子路了,再有几分钟就是甘陶河谷。呜呼,胜利再望,毫无悬念了。别,别着急,走河谷的大路没意思,咱得增加点小难度,走山脚上的果园、梯田。这一来,没有悬念, 却创造了悬念。不过这对我们来说已是小菜一碟,最多是走几步路的事。 我们还是很快的回到了我们放车处,小河沟里洗把脸,打伴的漂漂亮亮的,回家喽。 再见甘陶河
最后修改于 2022-08-18 12:28
阅读(?)评论(0)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